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门】南普陀寺,雨中的朝圣
 

 

    刚进入南普陀寺,我就被眼前这样一幅画面深深吸引住了:寺前的两方石塔与厦大主楼遥相呼应,塔上停留数不清的鸽子,已过芙蓉树开花的最佳时期,但枝桠上仍零星点缀着红艳的花朵,一群鸽子泊在芙蓉枝头,天空轻轻飘落的雨滴,俨然一幅隽永怡情的南国风景水墨画!石塔造型仿自泰缅佛塔,为闽南所仅见。

 

 

    那么巧,刚进寺门,雨滴开始密集。我在想,这是不是佛对众生的洗礼呢?在榕树下避雨,远远就能望到莲叶舒展的新绿了。盛夏时节,塔前的放生池内开满荷花,蓝天白塔、绿叶花海,那该是多么安宁美好、清净高洁的画面。

  


 

    南普陀寺与厦大比邻,科学和神学在这里连体,这倒是很像国外著名的剑桥大学,那里的大学和教堂紧密相连,在这一点上厦门大学和国际早就接轨了。

 

  

 

 

     五老峰山下久负盛名的千年古刹,始建于唐代,由于该寺以奉祀观音为主,又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浙江普陀山的南面,故称南普陀。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厦门的南普陀寺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佛教在闽南一带的传播基地。寺院香火鼎盛,每年观音诞的时候,寺内均会举行盛大活动,众多善男信女手持燃香叩头跪拜,祈求健康和财富。从寺后可以登上山顶,俯瞰厦门大学校景和厦门港风光。

 

    一大早从曾厝垵出来,外面依旧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猫老爷早就查好了路线,乘坐29路或47路在厦大西村下车,6站路不到20分钟。厦门的一站真的好小,几乎每停一站就有一个旅游景点,公交车非常干净整洁,窗外目之所及的每一处都充满苍翠清新的绿意。在厦门的一周里我体验过好几次公交,但没有发生过一次堵车的现象,我观察过公车上形形色色的人,也没有一张脸庞因为生活的打磨呈现出呆滞麻木的表情。这不禁让人感叹,与帝都相较而言,是多么大的天壤之别。一个城市的人们是否过得幸福,公交车内的一张张面孔会透露给你最真实的答案。

  

 

闽南佛学院前的大榕树。

 

 

位于南普陀寺一侧的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在海内外久负盛名,是弘扬佛法、培养佛家弟子的摇篮。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屹立于寺院中轴线最前端,歇山式重檐飞脊,轩昂宏伟,殿前为入寺正中大门。大门前有宝鼎香炉,可以在门口请一炷香,为家人朋友求平安。

 

 

    佛教通常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天王殿前各有石狮石象两尊,像这样具有东南亚风情的石象一般较少出现在我国的寺庙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象”与“祥”谐音,我猜这是不是寓意太平有象、吉祥如意呢?

 

 

    南普陀寺的殿堂、楼院、门廊等石柱上,均镌有出自文人高士撰书的楹联。联文中或托景物以抒怀,或寓掸机以寄悟,巧对佳联,各得其妙。

 

 

礼佛的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遇佛就行合十礼、跪拜礼。正中的弥勒菩萨坦腹露胸,常开笑口。

 

 

 

弥勒菩萨后面是护法天神韦陀,面朝大雄宝殿,凛然威武。

 

覆掌按杵而立。

 

佛台前的供果。 

 

 

     天王殿两侧供着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掌碧玉瑟琶一面,职调,用音乐使众生皈依佛教;南方增长天王,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手中宝剑用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北方多闻天王,管混元珍珠伞,职雨,护持人民的财富,手中宝伞,是用来降服众魔的。

 

 

西方广目天王,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如有人不信佛教,即将其捉去,令其皈依。

 

 

 

 

千佛应身。从后面看天王殿。

 

 

天王殿后两侧廊院,有对称排列的钟楼和鼓楼,建于1921年。

 

 

      大雄宝殿外的两座小塔,很多游客往塔上扔钱,以此祈福。小塔4米多高,每层塔上都有小门。很多人拿着一枚硬币,努力地想把硬币扔进塔的小门里。一男子将一枚硬币扔到最顶层的塔门内,引来旁人的拍手喝彩。而为了能一币命中,有的人扔了十几分钟,仍不放弃。

 

 

钟楼上悬有宏钟,楼下供奉着地藏菩萨。

 

大殿主梁的两端装饰着腾云彩龙,造型栩栩如生,八面威风。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的中心,具有典型的闽南佛殿的特点。殿前石庭平舒宽展,大殿两侧罗汉堂朝拱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的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大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也是佛门钟磬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

  

 

 

大雄宝殿内正中莲花座上端坐着佛祖释迦牟尼。佛祖的眼睛向前凝视,左手放于盘腿而坐的膝上,右手微微抬至胸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雕刻精美。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供奉于中间的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佛传记和三藏取经的故事。释迦牟尼佛两旁,还有两个尊者,东边是释迦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释迦堂弟阿难陀尊者。

 

 

 

精美绝伦的木雕窗和石刻楹联。

 

 

云板法器,制作精美,通常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敲鸣用的。不知道这个法器有着怎样的故事?

 

 

南普陀寺的十八罗汉,无论是其身材,还是面容,一反通常瘦削和古怪的相貌,显得衣冠整肃,仪态丰盈,颇有几分盛唐风韵。

  

 

大雄宝殿两侧的十八罗汉,每侧九尊。这组塑像是在“文革”十年浩劫之后重塑的。雨水顺着屋檐嘀嗒,不急不徐,万物都好像蒙了佛的恩泽,显得格外洁静祥和。


 

 

大殿一角安静盛放的白菊,充满禅意。

 

 

这个长形龙头鱼身的鱼鼓很有趣,比云板、木鱼类的法器活泼艳丽多了,你知道它的用途和寓意吗?

欢迎大家来竞猜哦。vivi将在下一篇博文里为大家揭晓答案。

 

南普陀寺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精美至极。

 

 
闽南、潮汕一带的寺庙建筑风格与北方寺庙相比有很大差异,飞檐斗拱上不再是屋脊六兽,而被这些花型彩饰所替代。

 

 

印象深刻的“无我”挂匾。不知是不是指佛教的教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静。

 

 

大悲殿正门前台阶左右两侧,屹立着对称的两株菩提树,增添了禅寺的庄严肃穆。

 

 

  南普陀寺的第三座殿是大悲殿。这座殿阁建于明朝,原为木质结构,奉千手观音,清初称大悲阁。大悲殿立于大雄宝殿后石砌多角形高台上,主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造型巧妙,结构严密,俗称蜘蛛结网。闽南信众崇奉观音菩萨,香火鼎盛。

 

 

      南普陀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中轴线主体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藏经阁位于中轴主体建筑最高处,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献,上层藏经,下层法堂。因在修缮中,没能进去,二楼安放着一尊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卧佛,据说极其柔美,神态自然,慈祥和善,很想去看一看。

 

 

礼佛者的鲜花点缀了寺院的角落。

 

 

台湾金石堂敬献的石狮子。

  

 

 

    这个虔诚的朝圣者一出现,就引起了围观。他用最敬重的行礼方式,朝着他心目中天堂的方向,一路行三跪九叩之礼来到这里。雨水浸透了他的身体,朝圣磨烂了他的衣衫和鞋袜。不知道他这样行了多远,跪拜了多少次,我不忍再多看一眼。更要命的是绕南普陀寺朝圣一周,从大悲殿下来的石梯上,他一跪三拜,身体直直地拜倒在下行的石梯上,背上还有沉重的行囊,稍不留神就会碰的头破血流。这种自虐似的修行,让我触目惊心,心里有什么东西在隐隐流动。我看不清他的眼神,整张脸上写满了疲惫和辛酸,坚韧与大爱。背包上知恩报恩四个字,在他瘦弱的肩膀上熠熠生辉。

 

        他就像一台事先设定好的机器,一旦开动起来就会按照既定的程序走下去,直到终点。这种行为的意义,没有人能真正去理解修行者的心情,但是通过仪式一般反反复复的身体动作,他自然而然抵达了答案。在这个艰苦卓绝的过程中,他逐渐获得了一种力量,克服掉怀疑,恐惧,肉体的惰性,和日复一日单调爬行的枯燥,在孤立无援的,黑暗的旅行中,逐渐把自己的灵魂和审判者上帝融为一体。想起了一首黄舒骏的作品,名字就叫三跪九叩,里面讲的是一个和尚的自我修行,引发的是社会种种的猜疑与联想。

 

 

 

星空隐隐浮动  地平线被我缓缓推送
一步一种刺痛  别人的折磨我的解脱
在这艰苦时候  喜悦在我心中
苍穹与我动人的沉默
岁月不回头  轮回的巨流
多少旧日念头已全部带走

 

 

曾经什么都没有  多么希望什么都有
如今什么都有了以后  也该什么都没有
爱恨皆是空  一切是非功过
都消失在我沥血之后
消失在我三跪九叩之中

 

   

精美的摩崖石刻。

 

温润的雨水,榕树滋出新根芽。


充满神秘的安宁和佛教的气息。

 

 

大雄宝殿外,两座许愿塔上供奉的佛像,每一尊的形态都不一样。神形极美。

 

 

 

 


    我看着礼佛的往来人群,皆双手合十中默默地诵读祈愿,然后虔诚地行跪拜礼。佛主总把爱留下,每天都在翻阅着跪拜者的香火,用博大的胸怀去满足着所有人的欲望。旁边有一对情侣在轻声交谈,女生对男孩讲拍佛主是不好的。我想起每次透过镜头凝视佛主的脸,内心满是虔诚的敬意,没有行跪拜礼,没有再求什么,内心安宁,毫无杂念。也许是因为忘了,也许是因为我悟到了些什么。

 

    出来的时候,跟猫老爷一起加入了投许愿币的行列,忘了撑伞。之前小小的不愉快都飘散在了春雨里。我不贪心,一举击中塔最低一层的门里,依然无所求。他笑我这样太容易,试了多次总是差一点,我在一旁帮忙瞄方向做指挥,一声清脆的叮咚,许愿币终于被如愿投进了第五层。我不问你跟佛主许的什么愿。拾起雨中被别人遗落的一枚,两个人笑着也帮忙投了进去。人生是一场不间断的修行,我想我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有关南普陀寺的美食,南普陀素饼荣获过《中国名点》金鼎奖,是厦门著名特产,有甜、咸各种口味馅料,出来的时候在门口买了几盒。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久负盛名的普陀寺素斋,有一道“半月沉江”因郭沫若先生得名,据说味道很独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尝一尝,但对于偏爱肉食的猫老爷而言这显然不具备诱惑力。

    出南普陀寺,天空开始明媚,仿佛刚刚经历的春雨是梦一场。我想,我不会忘记菩提树下那个朝圣者带给我的启示。我知道,这是一段被神祝福过的时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普陀寺大悲殿的历史
端午南普陀祈福,遇见佛光
世界著名宗教建筑——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
再访南普陀
南普陀寺与白城沙滩︱【喵无】的寒假厦门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