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珂 10年流水席(组图)




  黄珂 美食家,因在家中常年摆“流水席”而闻名于京城。近年来被媒体大量报道。

  在北京,提起黄珂,绝对算得上传奇人物。很多文化圈的人都认识他在望京的家,而且都不止一次地在他家吃过饭。作为主人的黄珂,打开家门,10年来大宴宾客,有朋友统计过,这几年下来他接待的食客不下几万人次。来客有诗人、画家、音乐人、出版人、作家,形形色色的生意人与北漂者,他们的朋友以及他们的朋友的朋友。来这里吃饭,碰上名人大腕也是经常的事。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这里的饭桌上相识,齐聚在黄珂的居所里,彼此不分尊卑贵贱,觥筹交错之间,原本互不认识的陌生人也成了朋友。他们称自己为“黄客”:黄家的客人。现在,他们还自发成立了“黄友会”,自办圈子内小刊物,开美食文化餐馆,渐渐形成一个独有特色的文化沙龙。

  黄珂是四川人,上世纪50年代生人,早年下海经商,创办过文化公司,做过彩色棉花生产商。现在是北京一家投资公司的老板。他把公司的事情交给别人去打理,自己一般打个电话交代一下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家里宴请宾朋。由于天天是宾客满门,以至于还没到黄珂家,刚一进他家公寓楼的大门,只要看你是个生脸,再有点文艺界的“范儿”,开电梯的小姑娘就会告诉你,“607,出电梯往右拐。”一进门,看看门口这些换下来的鞋,你就会明白黄珂家的阵势了。

  走进黄珂的家,300多平方米的家里家具寥寥,客厅里只有一组5人沙发、一台电视,除此之外,偌大的房间里就只剩下餐桌和餐椅了。不过,几个靠墙而放的大书架上面却满是朋友送来的礼物,占据阳台的,则是一直摞到天棚的酒箱。据说,黄珂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同时接待过七八十人,若晚上只有七八个客人,则可以用“冷清”来形容了。每到开饭的时候,黄珂就会坐在餐桌的一端,笑看众客的吃喝说笑,也偶尔与大家共饮一杯。因为黄珂的私家筵席每晚不断,于是开始有人称呼他为“望京孟尝君”,也开始有人将他比作现代版的柴大官人。对于外界冠以自己的种种说法,黄珂依然带着他标志性的笑容,不作任何解释。因为黄珂就是黄珂,黄珂交朋友是不讲任何条件的。无论身份、地位存在多大差异,只要成了“黄家宴”的座上客,大家便不再有任何尊卑之分,在饭桌上,身家过亿的老总也许就坐在刚刚来北京、四处找工作的“北漂族”旁边。

  每晚的“黄家宴”以最正宗的、未经改良的地道川菜为主。黄珂自己就是美食家,这些菜品本身就对客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2006年,在朋友们的鼓动下,黄珂与朋友合伙在798艺术区开了一个名为“天下盐”的四川菜餐馆。“天下盐”主要经营黄珂风格的四川菜,其中有许多是独创的。现在,“天下盐”已经开了分店,黄珂也计划在798艺术区里再开一家个性化酒楼,但是酒楼归酒楼,只要有朋友能够带着你找到黄珂家,那里的流水席就会有你的座位。

  新报:大家都有兴趣问您,您是哪年来的北京,怎么就在家里开流水席了呢?

  黄珂:我1983年就来北京了,最早也是做媒体,后来又做过别的生意。到1999年时,我可以不用天天去公司了,整天呆在家里,朋友们开始到家里找我来玩,我时间多,朋友们来得也勤,慢慢就形成了这么一个状态。其实这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刻意。我这个人天性喜欢交朋友,有朋友来就好好款待,就像我去外地旅游,当地农民招待我吃饭一样。我的家门对所有朋友都敞开,大家也都喜欢来这里玩,就这样越聚越多。其实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人和人之间就应该真诚相待,如果对陌生人视如路人,我觉得这个社会就有问题了。

  新报:我不相信很多朋友来您这就是为了一口吃的,您觉得是什么样的力量吸引这么多的朋友来到家里吃饭呢?

  黄珂:菜品好吃是一方面。因为我是四川人,在北京的四川老乡都喜欢到我这尝尝最正宗的川菜。还有一些朋友是因为单身,住得也不远,没有应酬的时候自己也懒得出去吃,就跑我这来和大家一起吃。我觉得大家最主要的是喜欢这种气氛。而且我现在也是单身,家里就只有我和女儿。所以来这儿的朋友也不用看女主人的脸色,大家都特放松。

  新报:来您这里吃饭的朋友发起了“黄友会”,我注意到这里面也不乏“女粉丝”,就没有一个最后能成为这里的女主人吗?

  黄珂:起码现在还没有。倒是有孤男寡女的在这里认识了,最后混成两口子的。我觉得她们可能觉得来这里玩玩可以,最后成这里的女主人了,天天招待大家,还不烦透了。其实当初对成立“黄友会”我是反对的,如果成立组织就要有章程有活动计划,这就是一种约束了,我不喜欢朋友交往之间有约束。

  新报:您现在也有饭店了,就没想过要在饭店里招待大家吗?

  黄珂:家里的气氛和饭店是不一样的。对于招待朋友来讲,在家里显得更真诚,客人的感觉也会不一样。饭店是营业场所,老请客,客人反倒不好意思去了。

  新报:都知道您烧菜的手艺是第一流的,那现在还亲自动手给大家做饭吗?

  黄珂:现在做得少了,我算是“监制”了,当技术顾问,但是一些没做过的菜或者是难度比较大的菜还会亲自掌勺。现在做饭的主要是我家的阿姨小彭,忙的时候还要请一个小时工,等于为她配一个“助理”。

  新报:这10年来到底有多少人在家里吃过饭,统计过没有?

  黄珂:每天少的时候也得有10来个人,最多的一次有60多人,平时也有几次来了50多人。每年大概有两三千人次,再具体的就没算过了。

  新报:有许多媒体报道您,都强调您在十几年前遭遇的一次车祸中,作为4人当中唯一的幸存者,后来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才有了今天的状态。

  黄珂:媒体总是喜欢找点小理由,讲个小故事,再引导出一些深刻意义。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其实这个说法有些牵强了,我这么做还是性格上的原因。当然车祸之后,心态更放松了,不像以前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重,尤其是钱包。

  新报:每天付出那么多,那觉得自己的收获在哪里呢?

  黄珂:我收获了朋友,朋友越来越多,朋友圈越来越大。现在都讲究收藏,有朋友问我收藏什么,喜欢收藏什么,我说我喜欢收藏的是友谊,是朋友。

  新报:有人把您称为“望京孟尝君”,您自己怎么看?

  黄珂:这个比喻不好,我不是孟尝君。孟尝君那是养食客,有目的有计划,为自己造势。我就是以家宴招待朋友,大家在一起好吃好喝,随便聊聊天,聊什么都可以,高兴就好,大家都不谈论与利益有关的饭桌话题。

  最近在黄珂家吃过一次流水席,那是很普通的一天,我所在的长条大桌上有不到20位客人,我到的时候有点晚了,据说已经走了一拨了。吃到半截才发现,还有一个小房间,类似单间,里面还有五六位,也在觥筹交错,看来是熟客。席上又发现,和我一样是第一次来访的,怎么也有七八位。感受了一下,确实有和饭馆不一样的地方,除了特有的家庭气氛,就是客人哪怕彼此之间没人介绍认识,临走的时候,也要对着全体房间里的客人一一打招呼道别,因为都知道,能到这里吃饭的,都算是自己人。

  黄珂天生就是敦厚相,问及他在798的饭馆为何名曰“天下盐”,他说有古语“川人乃天下盐也”,我倒觉得“盐”的范围应该再大些,凡是在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下,能够请别人吃顿饭的好心人,哪怕只请过一顿,也都应该算是“天下盐”吧!

  和朋友们在一起,黄珂总是很快乐。

  采访手记:

  本版撰文 马驰

  

本文来源:每日新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门盛宴
那些你不知道的春节宴请礼仪!
他摆了近20年的流水宴, 却难逢像刘嘉玲那样能驱魔的女子
黄珂 美食 美酒 美女
礼尚往来的待客宴
打造完美家宴,筹备家宴不止是温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