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开显和他的新乡土诗,作品

  郑开显是恩施州土家族著名青年诗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他就在国内许多大型文学刊物,如《诗刊》《朔方》《民族作家》《诗潮》《诗林》《绿风》《长江文艺》等等,发表了几百篇诗歌,诗作被收入许多选本,得到文学界朋友们的充分肯定。
  《走访农户》是诗人九十年代初出版的诗集《想做一个人》的第二辑,共收录诗人的四十二首诗,我把这些诗,称为“新乡土诗;因为从时间上说,这些诗反映的是新时期恩施山区这块土地上的农民,传统与现代的生活状况、生存状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精神追求,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反映农村生活的标语口号式的诗歌相比,这些诗无论内容和艺术上有质的区别!
  一、诗人出生在农村,长大在农村,参加工作之初,又从事农村基层工作,因此,诗人对农村生活,对农民的幸福与喜悦、痛苦与担忧、盼望与追求、赞扬与摒弃,表现真切,把握准确。《中国作家》诗编方文称赞他的诗,对农家生活表现得质朴、准确、富有人情味,有自己独特体验和感受。《走访农户》,不像传统的田园诗,焦点对准田园风光、自然风景,而是真正关注着农民对土地对庄稼对周围亲人、邻居的情感,关注他们新时期对生活的追求及变化,关注不同年龄的农村人的内心世界,从小孩到青年到老人。以人为本,农民农事是作品的主题。“爷爷的烟斗/是爷爷的拐杖爷爷的尊严/在月光下在火塘边/常被萤火被流星被孩子们的眼睛/点----燃-----”(《爷爷的烟斗》)。短短几行,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以及与自然与他人的亲和,生活的自足。在《打猪菜的姑娘》这首诗里,诗人这样写到:“为了给阿妈分忧给阿爸解愁/她满山遍野的寻找/不填满这背上的竹篓/她不回家”写出了农村女孩懂事,从小就学会给爸妈给家里分忧,农村的孩子早当家,懂事、勤劳。在《习惯》这首诗中诗人写到:“乡下人不会散步/赶路的习惯根深蒂固/劳动迫使他们/长久站立/因此无事的时候/他们习惯坐着坐着乘凉烤火/沉默是种等待/是种感觉/有人缓缓而立/因为他突然想起/一件没做完的事”从习惯的角度,反应出农民勤劳的本质。在《初夏的包谷苗》一诗中,诗人这样写到:“油菜已割麦子将收/初夏的包谷苗/是土地的独生女农民的幺儿子/因倍受宠爱而愈加娇嫩”写出了初夏时节,绿中沁出鹅黄的包谷苗的娇嫩;“独生女”“幺儿子”,更写出了农民对包谷苗的倍极护爱!“当我们像脱掉冬衣一样/割掉这漫山遍野的麦子/初夏的包谷苗鲜鲜的薄薄的/一如土地的新衬衫。”“新鲜的”“薄薄的”“新衬衫”,从视觉、触觉写出了初夏包谷苗的清新、鲜嫩以及给人的喜悦与美感!
  不仅农民农事是诗人笔下的主题,连农家的劳动工具、日常生活用品以及牲畜、肥料,在诗人笔下,也都那么可爱,那么充满情致,那样充满人性的温馨。“鸡在院坝里觅食/我在院坝里读诗/我注意到鸡的神态/同我完全一致/阳光沐浴我们/我们不怀疑阳光的公正”(《觅食的鸡》),仿佛鸡在享受阳光,享受宁静与休闲,沐浴阳光的公正!“山庄的静默/一如我俩最初的羞涩”(《静默的山庄》),真如辛弃疾词所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多么羞涩的山庄!“在其他地方/你都备受冷落/只有在庄稼地里在农户手上/你才草药般淡淡馨香”(《农家肥》)。写出农民对农家肥情有独钟,农家肥对庄稼的重要。“此刻的梯不具备/奥妙的寓意/它简单的样子/坚挺而诚实/用脚踩它用手摸它/便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农家木梯》)。诗人笔下的木梯,不追求外表华美,“坚挺而诚实”,乐于奉献,对生活没有高要求!
  二、与古代田园诗歌不同,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土地的主人特有的品质、性格,反观自我,凸显自身的不足。“也许除了这副重担/他没有更多的财富/甚至没有农夫应有的健壮/可他步履轻松谈兴正浓/不像没有奋斗已经疲惫的我/无所事事却活得很累”(《与农夫同行》)。农民的朴实、简单、坚韧,我的脆弱、慵懒,通过反观,凸现出来。
  三、运用联想,通过对比,增强作品的厚重感。“目睹那些朴实而厚重的灰色身影/在车轮扬起的漫天烟尘中/挺直腰板拄锹而望/和行道树没有两样”(《养路工》)。养路工的艰辛,忠于职守,在于行道树的对比中,引人深思!“哦火粪这些锥形的火粪哟/让人想起埋葬饥饿者的坟墓/哺育婴儿的乳峰”(《火粪》)。让人体验到火粪对于庄稼对于农民的重要价值!“鸡在院坝里觅食/我在院坝里读诗/这种耐心和仔细/缘于平凡的生活/也源于温和宁静的心经”(《觅食的鸡》)。是田园生活的宁静,也是诗人心境的宁静!
  四、作品把细致的观察与浪漫的热情的想象结合,使作品既具有现实主义的深刻又具有浪漫主义的理想与热情。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写实、以实衬虚,诗意盎然,意蕴丰富。
  “以古老木盆盛满年轻的心事/尊于河湾的石板上你美丽的浣洗/村庄便蹲在山坡上庄稼尊在田野里/看你也花一样秀丽的摇曳/听那棒槌声随风而来随山而去”(《浣衣女》)。诗歌将浣衣女置于河湾、野花、捣衣声中,富于诗情画意,同时用移情手法,将浣衣女的勤劳、美丽、灵秀烘托出来!在《农家院坝》他这样写到:“漫步城市广场/想起农家院坝/它很大像如来佛的手心/它很小犹如哲人的秃顶。”联想,增强了作品的内涵,使诗歌更有广度和深度。“走夜路的人/不回头/回头怯懦就挡在了前头/回头无路可走”(《走夜路的人》)。虚实结合。“采茶女娇嫩的采茶女/我就是为你写诗的新娘/你就是为我持家的新娘”(《采茶女》)。浪漫的想象,让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抒情,给人美的享受!
  五、古诗的意境美,在诗中得到了体现,避免了许多现代诗的散乱、浅薄。从他的诗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田园诗对他的影响,看到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张志和、范成大、杨万里等人的诗歌,对他的影响。“蛙声四起/如星如雨/一种心情便暗暗滋生/像开花的芝麻雨后的春笋”(《蛙声四起》)。很容易想起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词句。“季节最好是下雨/最好披蓑衣戴斗笠/再次湿润古诗的意境”(《插秧时节》。叫人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想起柳宗元《江雪》垂钓江雪的蓑翁!而《农家院坝》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意境。《洗衣女》融合了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和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意境。
  六、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哲理,从中表现农民的爱憎、价值向度。
  “在农人的眼里/没有什么可以舍弃的东西/被斥为废物的/往往是不太争气的孩子/只有痞子和懒汉/才是小村急于清扫的垃圾”(《乡下没有垃圾》)。在农村,最讨厌的就是痞子和懒汉,也就是那种好吃懒做的人。“土地很挤/我们得学会见缝插针的本事/麦行里种包谷/包谷行种洋芋……于贫困的缝隙里套种幸福/在平凡的生活中套种满足”,从套种这种种植方式,表现出农民为生活的丰衣足食而彰显出的生存智慧。
  七、观察细致,把小说的细节描写,移植到诗中。“一头牛迎面走来/它对这雨毫不在意/昂着头步履平稳坚定/我情不自禁地闪到一边/给它让路/”(《无伞时刻》)。把牛走路的神态准确描绘了出来。“谁都知道乡下人鞋里常有一窝泥/头上常有几棵草,“有人为乡下人深情地写诗却不愿/坐乡下人的椅子动乡下人的筷子”(《下乡人》)。“吃过晚饭/再喝两口浓茶扯几句闲话/我们便心满意足/然后男人挑水女人喂猪/很多时候/电视只是一种摆设/我们习惯蹲在坎边/面对田野暮色”(《吃过晚饭》)。没有细致观察,没有对农民的深情,是写不出这种独到深刻的诗的!
  八、他的诗歌的语言,看似朴实、浅白,细品则有韵味,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彰显出诗歌主抒情的特点;与乡土的题材内容吻合。试想,如果以一种华丽的或艰深晦涩语言来写乡土诗,就颇有些穿西服打领带扛着锄头上地里干活的滑稽。
  “田被我们整得平很细/水是昨夜邀来的山泉水……当这些明镜般的水田/高悬于我们的梦境/眼前的农事便一目了然”(《阳光下的水田》)。“邀”,了水与农民的亲密!写出了水的珍贵!“农事一目了然”,语言形象、自然,意蕴丰赡。
  郑开显的《走访农户》,是真正的乡土诗,是古代诗意的田园生活与现代农村新生活的结合,在这片土地上,今天的农民,诗意的栖居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山水田园诗题材浅见
别开生面的“田园诗人”——范成大——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浅尝
田园诗
怀念已故诗友李立君
农桑诗选
解读杜甫《春夜喜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