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改下的高效语文课堂
(安徽省蒙城县岳坊镇岳坊小学代 春 芬)
摘  要:新课改,目标明确,抓住根本,尊重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 取主舍次    回归文本    存异    创新
引  言:有些教师在打造新课改下语文高效课堂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同事们进行分析并提出参考意见。首先是强调在新课程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明确,分清教学轻重主次;其次是语文课程开发各种资源的同时不能丢掉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接着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又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引导;最后要求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从老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材都有了崭新的变化,教学中积极立足于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学一改过去机械灌输和只注意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这样小语课堂出现了新的气息。但是既给我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进一步思考的实例,这是任何新事物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只有在整个实验进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研究解决,才可能使得我们的课改工作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所以,我们一方面应相信我们的努力是对的,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发现问题的症结,剔除不利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工作做的更好。这里,我把自己发现的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几处误区和参考意见提供给大家,希望引起思考和讨论。
一、目标要明确
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转变和现代学习环境的优化,学生学习行为有越来越超前的趋势。其中鼓励学生课前搜集查阅大量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课文,掌握课堂四十分钟难以提供和掌握的知识,这无疑是大语文观的具体体现。
那么,是不是每课开始,便让学生将所查资料不分轻重主次,一股脑地全盘托出呢?未必。一位老师执教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开课让孩子汇报资料就用去将近十多分钟,其中有近七、八分钟时间是全班共同倾听一个男孩照本宣科地念周总理的生平及当时中国的贫穷现状,由于孩子对材料不知取舍认为内容越长越具体,念起来十分费力,全班孩子听得也是云里雾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在二、三学段阶段目标中又分别提出“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这“有目的”和“根据需要”解释了搜集资料不是盲目的、毫无选择截获的。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和帮助,加强对学生搜集资料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孩子最初可能在搜集资料时贪多、贪杂,但如果课前布置任务时就给出范围,提出要求,相信久而久之,为什么搜集、怎样搜集、搜集什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老师要求学生简单谈一谈能表现周总理特点的事迹,学生们的汇报就很集中也很到位,为课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资料汇报要注意教会学生既能搜集,又会根据需要整理和提取,否则是白费工夫。
二、万变不离本
语文课程应开发课内外各种资源,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使语文教学走出以往单一、闭锁、低效的困境。
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也的确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将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更多的体验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这不是说语文课可以淡化或者干脆就舍弃了文本、舍弃了品词读句和情感体验。课标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阐述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回归文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不能丢。我们都知道文章是个例,而小语,面对的是小学生的最基础的“语文”学习,不抓好教材这个例子,又怎能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又怎能给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有力的基础呢?这就更提醒我们应该就文本而进行相应的训练,使我们的孩子能真正读懂祖国的语言,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形成影像。当然,我们不反对就文本中一些较生疏难懂的知识辅以动手做一做甚至更多的方式帮助理解,但若将这种动手做当成语文课的“正餐”,那就错了。一次,一位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一环扣一环很顺利地结束课堂,但大部分学生充当的是观众而不是主人。甚至有的学生整节课都不看一眼课文,这也是不可取的。语文课一旦离开文本,上成了美术课、设计课、发明课、和思品课(更多的是表演课)等等,便失去了语文的特点,便成了“四不象”,语文教育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所以我们说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学科教育规律,我们要在开拓创新的同时注意避免走向新的极端,要回归文本,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教材文本中发现、理解、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同时受到情感的陶冶。
三、求同而存异
知识的积累和构建更多的还要靠阅读,在阅读活动中,阅读者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来理解文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正因为有千差万别的经历、知识经验,才有千差万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有阅读的不同理解和感受。也正因为如此,新课标从人本的角度出发,第一次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体验”。根据发现我提出如下建议: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表见解、自由积累语言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指导。
首先,学生选择的读书方法很多,在本课、本篇文章的学习中到底那种更合适,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其次,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毕竟有限,发表见解时有时会偏离文本本义,甚至由于生活阅历以及价值观的影响使他们的理解走向片面和错误。有的孩子学完《登山》就认为越是危险的活动越能锻炼自己的意志。还有的孩子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愤愤地指责小女孩的父亲是多么的不负责,而他自己的父亲又是多么爱他。在这种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及时出手,帮助孩子从认识上得以提升,不能以尊重孩子的理解感受而听之,以免误导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取向,而应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并学会做人。
四、求实并创新
提到创新教育,课堂教学中给我许多好的启发,也留下两种极端的印象:老师们要么忘而生畏,觉得很难操作,有时找不到创新点;要么将课堂搞得热热闹闹,一味追求花样翻新。我也曾在公开课上犯过这样的错,在上《田忌赛马》时为了探究马的几种出场顺序,让学生放开讨论列出所有的出场顺序,一时间课堂气氛热烈但用时过长。在评课时有的老师也为我指出:不需要列出所有的顺序列出几种就行了,这样既耽误时间又混淆了本课的重点。那么,我们应该处理这种创新教育呢?我个人认为,一要加强基础教学,二要大力提倡主体性阅读习惯的培养。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学科。创新教育首先要过好语文基础这一关,无基础就无创新。人类所有的发明无不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才获得成功的。如果小学生连一篇课文还没读懂,对文本本身的理解还做不到,你怎么苛求他去创新?所以,离开文本、离开语言训练、任学生漫无边际地创新是不足取的。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加强主体性阅读成为语文创新教育的首选。我们知道,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孕育在对文本的主题思考里的。首先是自主性阅读。因为越是高度自主,学生的读书热情就越高,所获知识就多,产生的思维碰撞就越激烈,思维活跃,创造性品质就越容易突现。其二是探究性阅读,这是自主阅读的较高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都将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三是批判性阅读,这是自主阅读的最高境界,当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去判断一篇文章的优劣真伪,并进行取舍,正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急剧发展的时候。不是有许多学生对课文里的知识点进行过质疑吗?
以上是本人在平时教学中发现的几处误区和采取的应对措施,难免有些不足。只是想请广大的教师参与对诸多的教育现象的不断思考,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摆在首位,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把语文教学工作做好、做实,真正让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新理念》2011年版
2、《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朱慕菊  2002年出版
【http://gxpywjy.blog.163.com/
 编辑收藏 】
欢迎好友光临
敬请:推荐、转载、
让更多博友分享!
对您的支持深表感谢!
 
  
  默默无闻的教育教学博客欢迎各  位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效课堂再优化
如何构建好高效课堂
关注语文教学细节 打造精彩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呼唤教学激情 (转载)
如何提高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效率
【引用】语文高效课堂的最佳掌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