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好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湖北南漳巡检中学 王 英

经常听到有教师感叹:作文难教啊,怎么教学生都写不好。好作文难道真是老师教出来的吗?我看不是。无论什么样子的作文都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教师的“教”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从作文自身需要的条件来看。学生要想写出好作文,第一,得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和写作素材、良好的语感和良好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布局谋篇的能力;第二,即便是具备了上述各种能力,也还得有写作的欲望和表达的兴趣。如果学生自己不具备这些条件,教师的指导再精彩再到位,学生恐怕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原因,相当多的学生词汇贫乏、语感不强、素材积累不够,写不出好文章也是自然的。那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该怎样去做呢?我觉得教师的任务不在“教”而在“引”。只要能把学生“引”上“路”,好作文就呼之欲出了。

一、多途径,阔视野──打造学生作文的素材库

学生的作文往往千篇一律,材料单一,难出精品,主要是因为学生生活领域狭窄,无法广泛的摄取生活中鲜活的素材。这样见识短浅,积累的素材就相当有限,这时候做老师的就应想着方、变着法地帮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多为学生开辟一些途径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以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例如,可以每周开辟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读课外读物,为学生推荐新近杂志上与学生写作实际贴近的精美时文;二是阅读所做过的试题中感人的美文;三是阅读以前的摘抄笔记或札记;四是关注身边有个性的同龄作品。

二、勤练笔,多思考──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性

俗话说“一天不练生,一天不写手生”,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写随笔,只要内心有触动就用只言片语记录下来储存到素材库中备用,引导学生用笔抒写自己的独特感悟,引导学生善于用心去发现、捕捉别人未见之事物,引导学生在读中关注他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有意识的查找自身的不足,再有目的地去发现、去吸收自己需要的东西,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达到以悟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假如学生在反映生活时,只是把掌握的材料机械地搬进作文,那么即使描绘得再绘声绘色,也难以给人心灵的震撼、思维的启迪。

三、精评讲,多鼓励──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还有个重要环节就是批改和讲评,以往的批改都是马后炮式的,由于和评间隔的时间太长,往往得学生一头雾水,一节课下来老师说得头头是道、愤愤不平,对学生却没有多大实效。我们主张即时批改、即时讲评,也就是定时作文,当堂批改,当堂评讲,时多关注文章的优点、亮点,评出学生的自信;另外要重视评改中的美文效应,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非凡的见解,让不同层次的人都能体验到创作的快感,对较成功的作文或片段、甚至句子还可以作为范文宣读,或办班报、校报,让学生的作文变成印刷品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后兴趣,从而使得学生都能乐于创作,爱上创作,以期收到作文教学的最佳效应。

总之,作文的“引”字工程可归纳为三个“引导”:引导积累,即引导学生积累词汇、素材,培养语感;引导思考,即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主动的思考生活,并付诸文字,逐步写出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引出兴趣,即引导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把作文当任务”为“让写作成习惯”。当然这“引”字工程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参与。

生活中部分老师总抱着“文章本天成”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显得非常消极、被动;也有部分老师肯动脑筋,创造了诸如“口诀式”“突击式”“宿构式”等作文方法,结果学生的作文缺少了活力和个性,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呆板。这种泯灭了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公式化作文法成了新时期的八股文,只能令人唾弃。所以作文教学千万不能求急,应老老实实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体验生活、抒写生活,把写作变得像说话那样随意、简单,而且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必需时,好作文就自然而然地炼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写作要素与提升写作水平的基本策略
怎样让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
怎样让孩子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
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呢?积极引导学...
作文教学随笔
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