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设乐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乐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越来越被人所推崇。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维持学生积极主动的不竭动力。情境教学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新课改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情境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焦虑,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开展了“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操作,即通过教师运用多变的手段,精心设计、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觉自主地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人际和和谐的情境,是激趣乐学的前提。显然,若是一位学生与某位教师关系恶劣,那么,他对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必然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如果一位学生受到某位教师的信任,师生关系良好,那么他必定会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喜欢该教师执教的学科。因为,教学又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我要注意改进师生关系, 非常重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发扬学问中的自由和组织管理上的民主(如在分组教学中大胆让小组长自己主持对学习的讨论),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力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自觉、自主地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是激趣乐学的关键。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仿佛套上了枷锁。因此只有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应试中解放出来,才能活泼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我首先减轻了分数对学生的压力,针对优、中、差三类生建立了分类学习目标,通过注重提问、练习、测查等方式使各类生均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其次是不布置家庭作业,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所学知识;第三是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创设浓郁的趣味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兴趣之乐。寓教学于游戏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更喜爱游戏活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克.福培尔曾说过,小孩的工作就是游戏。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彩游戏的方式,学生十分欢迎,兴趣更浓,教学效果也更好。如在低年级教学中用开火车、开房门、找朋友、夺红旗、放鞭炮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四、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参与之乐。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动学生动手实践或亲身制作学具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它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手脑问题,手脑并用,通过自身的探索后获得成功,体验到参与之乐。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可让学生在先课前自制一个长方体,通过各种感官理解什么是长方形的表面积,然后让学生把模型拆开,成显一个组合图形,让学生动手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得出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学生不仅兴趣更浓,积极性高,而且通过亲身参与,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

五、创设探索、研究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求知之乐。即: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在教师的诱导下探索研究,从而激起学生求知的需要。如:教师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这课时,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让学生任意说一个整数,教师马上就能说出是否能被2、5整除,这一现象使学生感到十分惊奇、羡慕,就急于知道这是为什么,于是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发现“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从而体验到了求知之乐。

六、创设竞争的情境,让学生得到进取之乐。“好胜心”是每个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对激发学习兴趣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口算时,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在回答问题时实行抢答,看谁最先回答出来;在进行简便运算时,看谁的方法最简便;在解答难度较大的题时,看谁最先解答出来;此外还可在每学期适当地进行一次数学竞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便在紧张、刺激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了进取之乐。

七、创设激励的情境,让学生苦中求乐。“自信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设置一些障碍,激发学生在困境中树立“自信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反用”这课时,学生在掌握了如“11×34+89×34”这种类型的基础上,教师便出示了如⑴“11×34+17×34+72×34”、⑵“99×34+34”、⑶“101×34-34”、⑷“34×46+75×34-31×34”等类型的深化练习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与我们所教过的“a×c+b×c”类型题有点相同,又有点不同,感到手足无策,难以下手。这时,教师应大胆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循循善诱下,通过艰难的研究,学生逐步发现⑴是属于(11+17+72)个34的反用,⑶是乘法分配律对减法的反用,这些题均属于“反用”这种类型的变式题。所谓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教师创设的激励情境,让学生在困境中历尽千辛,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到了从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树立了“我能行、我真棒”的信心。

八、创设多媒体网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持高涨的情绪,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但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更需要这种良好的情绪。因为数学本身不像语文那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情,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情感的体验,就得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开拓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又能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例如:在教学《亿级数的读写法》时,可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地图上面有各省市的土地面积,可以根据地图上面积的数字来教学亿级数的读、写法,而且通过地图,学生可了解到中国有这么多个省市,又能直观地对比哪个省市的面积大或小等。

总之,“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操作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重视了学生个性发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体现了两为主原则,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把如何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研究的核心;切实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丰富了课堂教学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同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数学走进生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有效教学的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性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