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武汉书院对联集锦

江汉书院

  江汉书院,位于湖北武昌。明万历间提学葛寅亮主持创建于文昌门内,以江、汉二水为楚地之望而定名。清顺治年间左布政使黄志遴等移建于忠孝门内,熊赐履曾肄业其中。后因年久失修,将圮,康熙三十九年(1700)谢加恩等予以修复,“负笈来者,踵相接也”。其时,夏力恕就读于此。四十九年巡抚陈诜等修。雍正四年(1726)巡抚法敏、布政使郑任钥、粮道王承烈捐俸增膏火,并集八郡之士命题考艺,“而拔其尤者数十人,俾入院肄业”。礼聘靖果园为山长,“一时书院之兴,惟此为盛”。教学上“凡所设施,一本经术”,十一年,钦定为省城书院。乾隆九年(1744)总督德沛、巡抚崔纪捐资拓地建楼房号舍数十间,10郡之士,有跋涉2000余里来学者。又建十贤祠、德教堂,祀周敦颐(濂溪)、朱熹(考亭)、张栻(南轩)、程颢、程颐、赵复、张载、陈良、公孙龙、任不斋等,使十郡之士知“科举学之外,尚可求至乎圣贤之域”。嘉庆、道光间办学不辍,咸丰初,毁于兵火。同治元年(1862)总督官文,“以重文教士为急”,即旧基重建。自前门至道南堂后,东壁西园监院厅,规模备具,并置斋房40间。时观察陈心泉为山长,官府接款于西园客厅后造大小住房13间。四年,雷以諴受聘主讲,修建圣殿及月池,增置斋房40间。八年总督李鸿章又建文昌阁、奎星楼,增修花厅大小房舍,总计殿宇各廊房,约30余间。教学上以“勤习经学,讲明圣道”为宗旨,“俾诸生敦品力行,不独以八比试帖毕乃事也”。称“杏坛四教文行忠信”,“然必穷经致用乃可谓之行,而其本不外忠信”。肄业生员初定额60名,后增为240名,每年束修膏火、甄别课试由督抚主之,司道武昌府以次序课,江夏知县年终轮课1次。光绪末改学制、建学堂,三十二年(1906)总督张之洞筹建师范学堂,共分甲、乙、丙,丁、戊、己、庚、壬8堂,将甲、丙两堂设于此,书院遂废。

余响振沅湘,后风雅而作离骚,此事摅怀,知文章实本忠孝;
真儒邈江汉,继朱程以传道统,陈图讲学,愿弟子皆当圣贤。

  • 清代雷以諴题江汉书院

或登书贤,或膺拔萃,或被优选,六十几名,皆从游院中弟子;
可入词馆,可进部曹,可备外职,二百余载,多遴用楚地人材。

  • 佚名题江汉书院
 

敢云教育有方,唯劝勉文行交修,相期东箭南金,都成国器;
且喜鉴衡不爽,实搜罗庠序新养,果见荆襄江汉,共献楚材。

  • 佚名题江汉书院

陆不惮艰险,水不畏风波,纵横四五万里,高者自高,卑者自卑,似许学山并学海;
世渐靖风烟,事渐增奇怪,上下数千百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却教知古还知今。

  • 佚名题江汉书院

经心书院

  经心书院,位于湖北武昌,清代张之洞任湖北学政时所设。当时他见原有江汉书院规模太小,不足以容纳多土,乃于1869年(同治八年)商请湖广总督兼署湖北巡抚李鸿章,在武昌三道街学署别建精舍课士之所。后改为文昌书院,院址迁火星堂文昌宫(今湖北实验小学后面)。到李鸿章督湖广时始定名经心书院。人院肄业学生由学政在各县诸生中亲自选拔调取。书院宽阔,住宿条件优越。学合分经、义、治、事四斋,每斋20人,人各一室。课程有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经心书院培养出不少高材生,当贺人驹、陈作辅、傅廷浩、范昌埭4名高材生病故后,张之洞亲自作诗哭悼,称《四生哀》,足见其重视人才。1891年(光绪十七年)湖北前学政赵尚辅等捐廉俸复将经心书院迁回学署右舍(今武汉市警官学校处),更名为经心精舍,规制仍旧。1897年书院改革,增设自然科学课程,叶青、姚炳奎、蒋克武、曹汝川等分任天文、舆地、兵法、算学分教。曾在书院任山长者有李寿榕、谭仲修,曾任监督者有吴兆太、纪相聪、刘鸿烈等人。1902年清廷下令书院改为学堂时,经心精舍与江汉书院一并改为勤成学堂。

经纶涵万物,文以虎变;
心意范群英,志在鹏飞。

  • 佚名题经心书院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湖北蔡甸索河镇。

嵩峦添绿春雨后;
阳门金纳百花前。

  • 清代熊伯龙题嵩阳书院
 

 

茅城湖书院

  茅城湖书院,位于湖北新洲。

茅城湖承泗水渊源,教诸生安夏攘夷,共晓春秋大义;
秀泥寨接尼山风月,愿我辈熔经铸史,重开今古宏谟。

  • 蔡勉之题茅城湖书院
 

 

其它主要书院简介

  二程书院 位于湖北黄陂。明景泰中同知蔡绶曾立二程祠,弘治十八年(1505)提学陈凤梧改为二程书院。明末毁。清康熙初知县杨廷蕴重建。增益屋宇,更名曰“望鲁书院”。乾隆七年(1742)知县沈盂坚建学舍171楹;嘉庆初知县陈增庆、道光十年(1830)知县韩维镛修葺。二十八年邑人金光杰请于二程夫子飨堂后空地重建。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师范学堂,三十一年又改办模范高等小学堂。

  寿昌书院 位于湖北武昌,明崇祯间县士人公建,初名崇文书院。后知县邹逢吉改名“寿昌”。清道光四年(1824)知县保先烈得诸生刘彬捐修考棚钱若干千,予以重修,厚筑墙垣,辟室5楹,规模较增。七年邑人周长青又捐买院后墙垣1座。十九年买本院隔壁基屋1座。咸丰三年(1853)悉为兵毁,同治四年(1865)知县江世玉、六年知县潘亮功重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高等小学堂。

  凤山书院 位于湖北汉阳。始建于明代,其间几经兴废,至清咸丰间毁于兵。光绪中知府余肇康重建,宣统元年(1909)改为阳夏高等小学堂,后改为农工中学堂。

  晴川书院 位于湖北汉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知府郝上錞建,初名汉阳书院。乾隆二年(1737)知县沈孟坚修,七年知府陈文言、知县刘嗣孔取义学废址增拓之,更名“晴川”。三十八年知府潘振莹以其旧宇倾圮,乃另营别馆于小校场,然亦因“僻处隘巷,岁久敝陋”。嘉庆十三年(1808)知府刘斌议改建,购得试院西张氏故宅1座,着人修葺,“五旬而落成,闾闬峻高,庭宇博敞,黝垩垩漆,焕然改观。前为讲堂,题曰正谊;中为山长居室;后堂及旁舍,分处生徒;西偏葺书轩供游息;凡几案床榻囷廪釜甑之属,巨细皆备”。又有汉阳知县裘行恕“购《十三经》、《二十二史》、子、集诸书,充牣斋馆,以资采获”。咸丰间毁于兵,同治四年(1865)知府钟谦钧、知县李振麟等重修。

  崇正书院 位于湖北汉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学政杜翰、知府赵德辙建于城内九莲池西。据杜翰记载,其为专授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书院,所谓“专课小学”。咸丰二年(1852)被毁。


 录校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部大省湖北发展至今,深深打上两个张姓名人的烙印!
古代书院及其改制与复兴展望
名联欣赏:名胜楹联(湖北武汉名胜:其它之二)
张之洞联集
唯楚庆多才:清末湖北三大书院是如何炼成的
张之洞撰联(关于李文田的一点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