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关何处——乡愁诗鉴赏》课堂实录(下)
·《乡关何处——乡愁诗鉴赏》课堂实录(下) 
(2011-3-28 13:32:00)董一菲

 

乡关何处——乡愁诗鉴赏》课堂实录(下)

2011年3月23日大庆东风中学

       整理:大庆十七中张显辉(水孩子)

 

 

(幻灯片展示乡愁是一种声音)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

师:其实刚才已经涉及到,乡愁不仅是一个意象,乡愁也可以是一种声音。刚才我们鉴赏了“胡笳”这个意象,胡笳阵阵,胡笳声声,阵阵胡笳之声使我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在古代,有个大才女,叫蔡琰,蔡文姬,她写过《胡笳十八拍》也是带有浓重的思乡情怀的。再看这些声音,芦管的声音、音乐的声音、琵琶的声音、黄莺的声音,都可以使远方的游子想家。故乡是什么?故乡也许就是妈妈的一声呼唤;故乡是什么?故乡也许就是村头的袅袅炊烟;故乡是什么?也可能是那条日夜流淌的小河,也可能是一切的一切……

23:我想说“此夜曲中闻折柳”的“曲”字,我感觉,这“曲”应该是折杨柳曲,表达的是对故园及亲人的的思念之情。

师:哦,折柳的曲子,好耳力!

生24:芦管的声音应该和箫声差不多。苏轼说:“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能够让人想到类似于呜咽、啼哭的声音,我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常年征战在外的人,站在高处、望向家乡的方向,他不一定能看见,但是他能感觉到那个方向他的家人在思念他,所以站在那里看,正在这时,传来断断续续的芦管的声音,像是在啼哭,让他的心情更加哀怨、凄婉。

师:好,很好。能够联想到课文中学到的《前赤壁赋》当中的文字,是呜咽、是啼哭,这个说法好。然后要注意到“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诗是一朵奇葩,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花,是中国人的骄傲。李益是什么时候的诗人?是晚唐诗人。晚唐诗人的边塞诗已经带上了晚唐的烙印,晚唐是什么样的时代烙印?那便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无尽的哀伤,“一夜征人尽望乡”,一个小小的“芦管”引起的是无数的士卒的望乡之景,可不是那个“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只是一个老兵。这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的情怀,不再是盛唐时期的那种建功立业,那种保家卫国,那种壮志未酬那种情怀了。这是晚唐的边塞诗人,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注意比较。这首诗先说到这儿,还有没有别的可以补充的?

生25:我就觉得第一首诗用声音表达出来的效果来写声音富有感染力,比如《李凭箜篌引》里的李凭的箜篌声响起,然后天上的云彩全都走不动了,这里芦管声一响,那个人就想到乡愁,很有感染力。

师:想到《李凭箜篌引》,就是那句诗没有说出来,是翻译出来的是吧?有点瑕疵,要是背下来就更好了。“空山凝云颓不流”,是吧?关于音乐的事儿,我们就一起先说到这儿吧。好,往下看。

(幻灯片展示乡愁的经典意象)

    家书   梦境   衣    月    节日

师:乡愁的经典意象,在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有大雁,为什么呢?大雁怎么是乡愁的经典意象?大雁可以传书。大雁传书,书是信。还有家书,家信最能够表达乡愁。杜甫怎么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然后是梦境,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有衣服可以表达乡愁,那当然是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再有像月亮,像节日,王维怎么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下面同学可以列举一下,除了黑板上说到的、我们刚才复习到的,还有哪些意象可以承载乡愁啊?

生25:我觉得还有“舟”,泛舟的舟,有漂泊之感,有“孤舟一系故园心”

师:说的很好,还有哪位同学?

生26:还有落叶,早秋经落叶,飘零似客心

师:它(落叶)飘飞的像客家游子的心,还有哪位同学可以补充?还有哪些经典意象可以表现离愁?

生27:我觉得邮票也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师:余光中说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的确如此,因为余光中他吹响的是乡愁诗人的集结号。在台湾,以一首《乡愁》吹响了乡愁的集结号,有大量的乡愁诗,邮票当然可以了,承载乡愁意象。

生28:我觉得还有“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羌笛”的“羌”和“胡笳”的“胡”异曲同工。是吧?很好。再想一想,在记忆当中再搜寻一下,还有什么经典意象能写尽乡愁呢?

生29:我觉得还有杜鹃。它的叫声是“不如归去”,表达了一种乡愁,听到杜鹃叫声的时候可以想到家乡,“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师:非常棒。杜鹃声里斜阳暮,最能够啼血的声音,自然界的天籁,有这么一句话,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那么在大自然的声响之中,在许多的鸟类飞禽当中,叫声最凄惨的莫过于那杜鹃。于是我们称之为“杜鹃啼血”

这是台湾的另一位乡愁是人舒兰写的一首《乡色酒》,带着问题读,带着什么样的问题?这首诗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幻灯片展示舒兰《乡色酒》)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一男、一女生对读。

师:全班同学齐读一遍。“乡色酒  舒兰”一二

生齐读《乡色酒》。

师:手法,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三十年前”“三十年后”,什么手法?

生:(齐答)对比。

师:对比,这个对比可不得了啊,题目叫什么?

生:(齐答)乡色酒。

师:诗人把什么比作“乡色酒?“读没读懂?“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是谁?同学们看看,这“乡色酒”是谁呢?看第一节,“你从柳树梢头望我”,啊,是月亮。“三十年前”,为什么月亮在望我?是因为她羡慕我,为什么要羡慕我?“我正年少”生活正圆满。青春年少,花好月圆,人世间所有的圆满集一身,于是月亮望我。三十年后,从大陆到台湾,你怎么看出来诗人已来到台湾的?

生:(齐答)椰树。

师:椰树,哎,真聪明!这个细节就暗示不是大陆了,不是杏花春雨的江南了,不是骏马西风的塞北了,而是宝岛台湾。这个时候,三十年的世事沧桑,人世巨变结果来了一个巨大的颠覆,“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为什么要望月?想家了,是吧?结尾是“你满,乡愁也满。”构思非常漂亮。这首诗,把它搜集起来,背下来。下一首诗也是台湾一位著名诗人叫非马写的《醉汉》,那么“醉汉”这个形象啊,我还是放一段音乐,请同学来读一下,大家理解一下这个意象。

(幻灯片展示非马《醉汉》)

醉 汉  非马

              把短短的直巷

              走成一条

              曲折

              回荡的万里愁肠

              左一脚

              十年

              右一脚

              十年

              母亲啊

              我正努力

              向您

              走

              来

一女生在音乐声中读《醉汉》,读毕生鼓掌。

师:乡愁是借助一个什么形象表达的?

30:乡愁是一条直巷。

师:(乡愁)像一条直巷?是回家的路是一条直巷?

31:是一条曲折的直巷。(笑声起)

师:是一条曲折的还是直的巷,真是很纠结啊!(笑声又起)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乡愁怎么表达出来的?

32:它是说诗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的艰难,就是突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想要回到家乡然后一直在曲折的路上回荡,一直没有。“向母亲努力的走来”一直没有回到。

师:简单的说,乡愁不是什么直巷了,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是回家的过程,但是因为我们概括太抽象了,能不能再补充一下说说这个乡愁是通过什么样的特定的情境也好、意象也好甚至是情节也好再拿出来说一下。

32:通过回家的路途……

师:我想问是谁回家的路?

32:作者。

师:作者,是吗?题目叫什么?叫“醉汉”,这就对了,是通过一个醉汉的形象,谁走路会这么走啊?“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多夸张的手法,表达醉汉,也就是抒情主人公一个典型的形象,对于故园的思念的……加个词儿,孩子!

33:悠远。

师:啊,是一种悠长悠长的思念,悠远的思念,我看这感觉很棒的。

34:沉醉。

师:哦,是一种沉醉呢,醉汉嘛,一种执着,醉中也知道回家。非马的诗非常漂亮,也是一位台湾诗人,可以到网上搜一搜他其他的小诗。

仿写一下,孩子们,这首诗大家非常熟悉,初中学过,《乡愁》,席慕容说了:“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你可以续写,可以写一句,可以写两句,老师给你们点时间,你们可以好好想想,怎么可以写的更漂亮一些。

(幻灯片展示席慕容《乡愁》)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约两分钟后,有同学举手)

师:就先写到这儿,这位男同学你先说。其他同学自己传麦克说。

35:故乡的画是一首清朗的诗,总要有曙光的黎明起始。故乡的印象却是一段朦胧的惆怅,仿佛雨中的徜徉、消逝……

师:非常棒!这敏捷的才思相当于才占八斗的曹子建的“七步诗”,老师从那走到这儿,是七步,他就想出来了。非常棒!

36:故乡的梦是一支微婉的歌谣,忽近忽远的在耳边回荡。

师:是一个童谣,忽近忽远,这个感觉真好。童年就在眼前,因为我童心未泯,童年就在彼岸,因为已经是过往。

37:故乡的梦是一段温馨的回忆,总在有东风的傍晚飘扬;故乡的光影却像消失的哀愁,……

师:大家写诗的本领基本都赶上蒙古的公主席慕容了,看不出真假来了,因为高鹗续《红楼梦》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出后四十回是续本,现在我都看不出来,我已经丧失了评判能力。

38:瑟风秋水连天漾,无奈悲歌唱。最是无情空惆怅,泪洒离别上。夕阳洗染愁悲壮,梦在故乡档。我自饮酒醉欲忘,醉了哀伤,愁了悲壮。

师:席慕容的《乡愁》应该说是婉约派的,那么我们这位男同学的乡愁诗写的是豪放派的,你们感受到了么?非常大气磅礴,绵绵无尽,载不动。

39:故乡的画是一首哀婉的歌,总在羁旅的路上回荡。故乡的人们有着一种永恒的期望,仿佛期盼着衣锦还乡。

师:啊,期盼着衣锦还乡,我们的一个民族大梦。什么时候回家?衣锦还乡。所以“高祖还乡”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最高境界,还乡的最高境界。

40:故乡的山清水秀像一段遥远的记忆,总在静谧的夜晚飘回我的梦里。故乡的样子却日渐消逝,像我心中无以派遣的惆怅。

41:故乡的风是一朵浅浅的云,总在有阳光的蓝天飘荡。

师:就这一句?断章。继续。孩子们,最后一位同学发言好么?

42:故乡的人是一缕脚下的炊烟,无论飘到哪儿,根就在哪儿。

师:根就在那里,这句话太讲究了。很有哲思。

结尾是网络上的这么一首乡愁诗,大家说现在网络上的这些写手,比如说他的网名叫“红烛醉西楼”,肯定有同学喜欢网络阅读了。

一男一女对读。

师:这首网络上的乡愁诗,很有一些欧式的大长句子,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容易被绊倒是正常的,要是让老师来读,还赶不上孩子们呢。

我们说乡关何处?其实,乡关处处。家园的情结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厚重,生命更绵长。好,下课!谢谢同学们!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首朦胧诗赏析
人在旅途:田园梦, 我的绿色的丰盈的乡愁
《乡愁》课堂实录
纳兰容若《长相思》教学设计
写作课 | 文学作品中,要特别注重字词的“暗含义”
【诗家风采】任四维 || 乡 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