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教育断想

顾明远在《教育研究》撰文,谈中国教育现代化,以为这是与社会正在发生的现代化转型相适应的,是时代性要求。

中国教育虽然历年来坚持走变革的发展道路,也确实因为这种开放的姿态与改革的行动,而使得中国教育在庞大受教育人口基数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可是同时我们必须足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在社会发展转型中,其蜕变还是艰难的,不完全的,在很多地方和很多时候,我们的学校教育和课堂形态,以及教学组织等都显得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高歌猛进相比似乎迟缓和滞后。

这与中国社会目前处于转型期,地域广阔而情况复杂,在教育发展的进度上不一致,有落差,不无关系。

教育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的蜕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制设计,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人生活需要的课程设计,适应学生主体发展需求的教学支持,体现现代思想和理念的教学管理、监控和评价机制。等等。

一、现代学制

中国沿用的学制源自西方工业化发展初期,以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人员为侧重点。因此,在国家设计九年义务教育,并免费支持之后,上面实行人员分流,重视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即有职业类学校对接。而欧美在其社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中,他们的工厂和产业大多变为了总部经济,也就是说,企业总部在美国,可是生产企业都放在了劳动力成本偏低的地区与国家。这就使得这些发达国家其就业的岗位和与之适应的人才类型发生了改变,即他们的人才往往占据经济活动的高层,而技术类人才的培养重心开始往综合类大学转移。自然,各个国家也有不同,美国自然是第一梯度人才的使用大国,而日本和德国,掌握具备很强的理论转化为技术和产品的能力,因此在高级实用类人才上具有优势,他们使用的是第二梯队人才。与上面国家不同,我们是制造业中心,是世界加工厂,也就具备了容纳大量技术工人的职业岗位,而在制造过程中我们最为困扰的是缺乏高级技术人才,即我们的国家竞争其实是以德国和日本为对手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我们的教育应该努力锻造好的工人,以及支撑工业化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

如此,我们的学制设计要区别于美国等,努力引流,发展好职业教育,以及理工科教育,尤其工科大学教育。

二、课程设计

就基础教育而言,近来的持续不断的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发展基础。例如,核心课程的学习有成效,学生在国际竞赛和国际学业测量中有好的表现;教师学历提升很快,教师职级设计能够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效果显著;教师敬业,学生专心读书,学校教育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这样的尊师重教的氛围是别国少有的。可是也存在几个大问题,在破解上少有作为。如下:

应试驱动学习,并主导教学。一切学习行为都源自考试,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表现比较突出。正如外人评价的,中国的学生会考试,可是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怎样挣脱应试的羁绊,发展学生自主的有选择性有兴趣的学习,这是一道难题。由此,需要构建一个学习驱动的新机制,以及改变升学的方法。另外,学生学习的内容窄化和人才的同质问题突出。也就是在课程设置上,只有国家课程,而由于应试驱动,学习窄化在考试课程才受到重视。所以,中国的学生其知识基础高度一致。再次,因为课程少,没有选择性,学生学习的都是规定性课程。这显然不利于发展学生多样化的能力和品格。此外,教与学的付出太大,为了考试课程,而牺牲了其他兴趣和能力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是高负担的。

在基础教育中,上面四个问题,都与课程有关,也是新课程改革力求解决的问题。而现在看,收效甚微。

三、教学模式

我们的教学研究,偏重与研究怎么教,以为良好的教才能产生良好的学。把旧教育,教师掌握并垄断知识,然后依靠合适的解释方法,教会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由此,带动了教法的变革。目前各学科一批名师的所谓教学经验,其实都是改良教的经验。

这种重心偏移的教学模式,给予教师太多的责任和依靠,而我们也知道善于教的老师,教学修为和技术精良的老师在人群中是极少数,过于依赖良好的教的教学模型,注定在实现学习的效率提升上有局限性。

所以,当前中国教育在教法革新上需要寻找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模型。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投入一个特定的机制,或课堂里,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高度投入。这样的教学,要从适应学来设计。例如,学案导学,由讲授转型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生本课堂等,学术观点就是基于这种认识而产生的。

四、教育管理

学校无疑是教学的实施单位,也是人才出产的工厂。有效的学校管理是奠定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这就需要一批有办学思想的校长,还要赋权给他,支持学校有特色发展。可是我们恰恰在办学自主权上落实得不好。中国社会缺乏学术管理思维,人治思想充斥,不能一切从人本出发。教育中一些行为是与教育净化环境与人心的要求背离的。

有效的学校管理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一是,校长专业发展机制。目前没有构建一个完备的职业校长培养机制,即校长被视为官员,而不是职业岗位,因此校长入职和校长的培训等没有形成制度。与国外校长的职业化比较,我们的校长进出都有一些随意性。这无法保证校长队伍的专业水平保持稳定性。

二是,校长的办学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即基于学校情况的因地制宜的办学,要比上级意志的体现,更能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效能。

三是,学校办学的评价以及质量监控。学校办学怎么样,要有适当的监控手段,目前的高厉害考试排位显然不是有效的手段。而过程性监控又没有跟上,因此各所学校的管理监控和督导不是非常到位和得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长论坛演讲稿选登(二)——水南小学校长王富
春节·专访丨罗湖区教育局局长王水发:未来教育不在未来,而在现在!
当新高一遇到新高考,人大附中新轮课改六大看点出炉 | 动向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和外延
实录:2015年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