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涛诗词讲座之一:古四声与今四声
前言:在现实及网络交友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的好友:他们也希望学习“正宗的”、古典格律诗词,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一直没有学成。而本人恰好有多年的古典诗词教学经验,因而在此进行一下小结,可能对愿意学习格律诗及填词的朋友有些参考作用。

互联网时代,愿意耐心看内容的人其实不多,因此我每条内容一般写得很短。内容也不定期更新,但我会加上内链(即在文章结尾加上另一条内容的链接,直接点击就可查看),这样也就能够形成一个系列。

该系列主要针对格律诗及填词(宋词)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不涉及诗词内容的欣赏。一般说来,任何人讲格律诗,都会围绕以下三个部分:平仄、押韵和对仗。我也不例外。掌握了格律诗基本规则,填词规则也就更简单了。

好,闲话少说,今天就讲第一节课内容:古四声与今四声

今天的内容很简单,也很容易掌握。古代四声分为:平、上、去、入。简单地说,古代的汉语发音大致分为这四个“部门”,除平声外,上、去、入都归为“仄声”,“仄”的意思就是“侧倾”,那么“仄声”其实就是“非平声”。现代四声分为:一、二、三、四声。现代四声这个大家基本上都很熟悉。

那么这古四声、今四声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呢?那么其基本对应关系是:现代的一、二声基本等同于“平声”;三、四声基本等同于“仄声”。

请注意,我说的是“基本上”,而非全部。也就是说,这个大原则还不能100%有效。问题出在那儿呢?就在于古代的“入声字”后来逐渐消失了。

作个形象的比喻:在古代有一个“入声字”的部门,后来该部门效益不行,被迫关门。部门关闭了,但手下的这么多汉字还得用啊,那就“自谋出路”吧,于是这些入声字就“再就业”和“重新上岗”。去哪儿再就业呢?反正平声字、上声字及去声字三个部门还没有关闭,那就到这三个部门碰碰运气吧。于是乎,入声字部门手下这么多的单独入声字,就分别“投靠”到平、上、去等部门当中。

这些入声字中,如果他们“投靠”的上声、去声等部门,反正这两个部门的大类别还是“仄声”,这也好记,根本不用去管。但是啊:还有部分入声字跑到平声字部门里去了,而这部分入声字,我们不妨称之为“伪平声字”(从其历史发展来看),这也就是我们需要记忆或查询的字。前面我们所说大原则无效论,基本上就是指对这部分“伪平声字”无效。

古代平声只有一种调值,后来又分化出“阴平”和“阳平”,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第一声和第二声。其实在北方不少地区,至今一些方言依然不分第一、第二声,而统一归于平声,其调值大致在第一、第二声之间。

最后以一个图表来简单说明一下古四声、今四声的对应关系:



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下节课再见。2013年10月23日 杨中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写好诗》(上)
《诗词津梁》八 辨四声是学平仄的基础
古代诗词的平仄、押韵和格律
诗词写作入门(四)
平水韵与格律诗的押韵
诗词基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