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楹联知识】(二)
我们学习对联基础入门的关键是:对联联句的第一步骤(读句)与第二步骤(划音节)。
在这里强调下,在联句的时候,每个人习惯步骤不一样的,今天讲的只是一种方式而已。

【一】读句:
       可能有些朋友会不屑一顾,读句有什么读不懂的,凡是字典里有的字就认识,即使是生僻疑难字,我们还可以借助学习工具来认识,但由字组成词或句呢,或病句呢,特别是机关联(典故,镶嵌,折字…),就要靠平时积累的知识来判定了。

怎么读呢?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的诗《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首诗是他读书的经验之谈,他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在“涵泳”(细细体会琢磨),就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1:读懂:
    所谓“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联句第一步就是要读懂出句的句意。读不懂,那就在此止步,不然就“盲”凑字,如果在联赛,对联pk时,就会坐失良机,望联感叹。
 
(1)明字意:
      明字意:就是明了每个字的含义,达到字字落实的地步,有时候,对一个字(词),未正确理解,都会关系到对句的成败。
 
如:{网海诗社楹联空间出句}
细雨梧桐夜漏(听雨竹)
仄仄平平仄仄
   出句以細雨、梧桐、夜漏三个事物并列,其中梧桐为连绵词。这三个事物在诗词多用于表达孤独寂寞之情,如“睡少偏知夜漏长”,“珍簟生凉夜漏餘”,“思倦翻嫌夜漏迟”,“河汉横斜夜漏永”,“梧桐更兼细雨”,“廉纤梧桐细雨”。….

     读懂、分析出句句意:从出句中联可以想到宋词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玉炉香》温庭筠},(梧桐雨在古典诗词里的意象指离愁之怨,孤独之悲)点点滴滴的雨,无情敲打在梧桐叶上,引起愁人彻夜不眠,和泪数漏声。 

我们来看对句:
【出句:听雨竹】细雨梧桐夜漏==秋风柳絮朝飞【对句:XXX】
 在这里不讨论对句格律,词性与意境何如,就知道对句人没有正确理解到“漏”字,何为“漏”,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

(2)明典故:
      明典故:就是出句中所用典故一定要弄明白。有些出句,运用典故较多,而且运用得颇为巧妙,如果不知其意,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很难读懂出句的本意。典故尤其在机关对联里用是常用的。

我们来学习这副对联:
西席桃李满桑梓
东坦龙蛇尽楷模
   这副短短的仅仅14个字的赞美老师的对联,竟然巧妙地运用六个典故,且语意通畅、音韵和谐,毫无雕琢斧凿之痕。

此联的大意是:我的老师教育、教学有方,得意门生遍及乡里;他的女婿们也都是龙蛇般的非常人物,个个堪称为人之楷模。

句中典故:
1)西席:即老师。 
2)桃李:喻指门生、学生。
3)桑梓:桑梓是桑树和梓树的合称,这里喻指家乡。
4)东坦:指女婿。
5)龙蛇:这里并非“龙”与“蛇”的合称,而是比喻非常的人物。
6)楷模:楷和模都是树名。
(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解释典故出处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学习下句中典故)
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典故的了解,是无法正确对句,只有茫然相对,无言说再见。

2:读透:
    读透这是在读懂基础上的第二步。如何才能读透?
    读出出句的本意,还要明了出句的主题,是欢快,还是忧伤。出句类型写景抒情,咏物言志 ,即事感怀等等,

    比如出句是婚庆联,对句是伤悲对句,这样不仅破坏了喜庆的意境,而且让人贻笑大方。特别是特殊对联,比如婚庆对联,春联,祝贺联一定要注意意境与主题相扣。

    这些都是在读句中要弄清楚,这样对句才能与出句完美相联,一副完整的对联,就是二句诗。
如果说诗词是一道绚丽风景,那么对联便是风景中的绝色景点。

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一组优美的风景对联:
如:台北阳明山公园鱼乐园联
水清鱼读月
花静鸟谈天
   这副对联主题明快,采取写景寓情方式,以正对方式工整联句
联句采用了衬托和比拟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了阳明山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

联眼:读 谈(动词)“清”,“静”是联句的因,其次才有“读”“谈”是联句“果”
   上联的“水清鱼读月”,描写鱼儿在寂夜中欣赏月亮的微妙情景,“读”本是动态,“清”静态,动静相互衬托,巧妙结合,把阳明山清澈的湖水描绘得一清见底。
    鱼能“读”月吗ma?“读”为古入声字。

关于“月”,我们常用的是:观月、赏月。不说“读月”,人尚且如此,何况鱼乎!作者在这里不落窠臼,大胆创新。一“读”字,留给我们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鱼游到了“月”边,仿若是在要吃月、吞月、咬月。如果这样写,那是写实。“鱼读月”,是作者把自己的意象,强加给鱼。艺术就是艺术,没有觉得不合事实,不合逻辑的。反而觉得有趣、有味,此时的“鱼读月”,可谓鱼读胜人读了。
 
    下联的“花静鸟谈天”,将一个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环境描绘得幽静异常,连鸟在花丛中“谈天”也听得清清楚楚。“静”“谈”,有静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不仅是对花海中的鸟鸣声作了形象的比拟,而且对繁花似锦的幽静景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如果,花不静,那鸟也就飞走了,无可谈天。只有花静,鸟才能静心闲适谈聊。我们不由想到了《入若耶溪》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树影横江,鱼戏枝头鸦宿浪;山光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等等上佳联句。

    鱼能读月,鸟可谈天,是移景移情,把人的思想、情感,移到了鱼鸟的世界。使对联充满着诗情画意,给人一种环境优美、清幽深邃、世外桃园的感觉,产生出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这副对联还采用了“藏字”的艺术技巧。所谓藏字,就是作者把要表达的情感用字藏入联内,让人细心体会,慢慢思索,是一种构思精巧的艺术手法。作者在上联中藏了一个“清”字,下联中藏着一个“静”字,连起来就是“清静”二字,这里既对阳明山环境清幽优美的特点起了画龙点睛突出主题的作用,又表达了作者对清静舒逸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妙趣横生。

    这副佳联是联界不可多得精品,不得不为作者炼字酌句手笔所深深折服。
    赏析对联不仅是的知识积累,亦能陶冶我们情操,亦能提高写作能力,亦能帮助对我们对诗词鉴赏。
学习对联同时,不妨对欣赏佳联。

【二】、划音节:
当我们读懂出句句意后,就给出句划音节。

1:划分音节(对联六大要素中的节奏相应)
    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称为节奏,分为“语意节奏”和“语音节奏”,简称“意节”和“音节”。意节是按词语实际意义划分的节奏,音节是朗读时按停顿需要划分的节奏。节奏的末字称为“节奏点”,“意节”和“音节”末字分别称为“意节点”和“音节点”。按字数,有一字节奏,两字节奏,也有三字以上的节奏,其中两字节奏居多。对联的语音节奏是由平仄相间和相对决定,但语意节奏是多变的。一副对联的语意节奏可以和语音节奏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音节与意节相同)
天地/低昂/龙虎/气
雌雄/争战/帝王/才

如:(音节与意节不同)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意节划分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音节划分
但在对联里多按音节来划分出句。
如果音节把握不准确,一样导致对句错误。

例如;{网海诗社楹联作业出句} 
【出句:听雨竹】 
归燕/又/携春/早至==        
晚阳/才落/夜迟临【对句:XXX】
且不论词性与句意,就可知对句者没有准确把握好出句的音节,导致错误。
归燕/又/携春/早至==        
晚阳/才落/夜迟临

2:联句划分类型:
下面将对常用的 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的节奏进行简单讲下。

如按一般节奏分,后半句不管如何断句,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应为:
心在/朝庭,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洛阳。
对联的节奏,还应避免“三同调落脚”。

如:
琴瑟/调和/尽乐事
亲朋/团聚/齐欢心
上联三仄声落脚、下联三平声收尾。按规律上联的“尽”字应是平声字。下联的“齐”字应是仄声字。 

    总之,对联中的失替、失对、同声收尾、三同调落脚等都属于影响对联节奏美的平仄失调现象。是对联的忌讳,我们学习对联时,要注意尽力避之。是对联的忌讳。

    划分联句节奏的方法远不止这几种,而这几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要注意停顿的长短级别不等、节奏强弱有致,语气抑扬顿挫等逻辑要求,划分联句音节,多读慢慢意会,掌握语感,

“解一卷而众篇明”,始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湄子/文铃歌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湄子传播【楹联基础知识二】
对联知识讲座:楹联常用句式
对联新手启蒙教程二:巧记对联律句基本平仄格式
巧对浮山回文绝联“山浮水面水浮山”
对联知识讲座:楹联的起源及演变
对联六要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