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讲”也可以如此精彩

现在的班会课,一般都由班主任组织并主讲,形式单调不说,枯燥的内容,一味的说教,令学生对班会课毫无兴趣,当然,班会课的实际效果也就大为逊色。表面看来,这似乎是由于班主任的“讲”带来的,但反复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节“插班”班会课《留住童心》,使我对以“讲”为主班会课的认识有了新的发现,原来,“讲”也可以如此精彩,“讲”也可以如此打动学生的心!

这节班会课,从形式上来看,似乎并无新鲜之处,既无多媒体助阵,又无隆重的气氛烘托,就是一块黑板,几十名学生和李镇西老师。从最开始学生的涣散,冷漠,到中间逐步的活跃、聆听,积极参与与真诚表达,到最后的热烈鼓掌,这节“朴素”的班会课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可能这节班会课后,这个班并不会立即发生可喜的转变,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节班会课上思想的触动会令不少学生(不大可能是所有学生)在滋生不良言行时有所顾虑,做一番“两个我”的灵魂搏斗。对于短短40分钟的班会课,这已经就足够了。

总结李镇西老师这节成功的班会课,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自己学习:

一、班会课是因势利导,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强行灌输。有人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其实,班会更是师生心灵交融的过程,面对学生的“冷淡”与“涣散”掌声的“见面礼”,李镇西老师没有发火,没有抱怨,当然这与他此次的任务在身可能也有关系,他就是去帮助唐老师做学生思想工作的。而是真诚地表白“这是我第一个没有鼓掌欢迎我的班。我不怪大家,因为如果大家违心地鼓掌,我也不舒服的。”这使学生初次感到老师对他们意愿的尊重,同时,李老师也表达了对学生,对自己的期望,“我希望我今天这堂课结束的时候,同学们能够发自内心的鼓掌”,

为吸引大家,李老师灵机一动,提出一个学生容易回答,但又存在模糊认识的小考题——““请问‘儿童’是指多少岁以下的人?”围绕这一考题,课堂开始活跃起来。李老师在纠正学生对“儿童”这一概念的错误认识后,又让已经满了十四岁和今年满十四岁的同学举手,继而指出,“在座的同学已经告别或即将告别儿童时代。然而,我们在告别童年的时候,是否把童心也告别了呢?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话题就是――留住童心”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生硬的表达。班会已悄然开始。

由报纸上一位警察无意中枪杀人的事件,联系到本校初三的有些哥哥姐姐不好的行为习惯,引导思考“赤子”的理解,进而启发“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样的纯洁。可是――我们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通过什么事开始慢慢变得不那么纯洁甚至开始堕落的?”“同学们都抬起头看着我,专注谛听着。每双眼睛闪烁着清澈的光泽”,这表明学生已被李老师富有感情的理性讲述所吸引了。

这为接下来的“秘密调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础。“秘密调查”这一环节是这节班会课的“亮点”,她促使学生低下头,闭上眼,但开始静下心,面对自己的灵魂,接受真实的心灵拷问,这是润物无声的自我教育。学生在毫无顾忌的心理安全氛围中接受这一拷问。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心中的正气、正义、良知、上进等积极心理情感得以催生。但这种调查也存在学生不太深入了解自身毛病的问题,所以,接下来,李老师又让大家书面写“你对自己为什么不满意?”

在这期间,李老师作了现场采访,并对这两位学生真实诚恳的回答予以赞赏和肯定。这对其他同学是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引导每一位学生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诚恳地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是学生进一步深入的自我反省。

简要的总结肯定学生的上进愿望,然后进入“故事”阶段,这故事并非是大人物,或者遥不可及的,而是自己留学法国的女儿和自己在泰国遭遇外国人歧视中国人不文明的真实经历,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作为中国人,我们怎能是这个样子呢?“由国外,回到我们班,李老师提出“每一个同学想想,懂礼貌,讲卫生,勤奋好学,尊重别人,这是不是从小就懂得的道理?你现在还保留着你小时候的纯真可爱吗?”从而引入成长过程中“两个自我”的搏斗,为更通俗地理解这“两个自我”的搏斗,李老师举了回家做作业与玩儿之间选择的心理斗争过程。使学生觉得啊呀,我的确就是这样逐渐丧失上进心的。触及到了学生的心灵。

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如何改正就是大问题,因为明白道理,不等于行动中能够践行,“知”与“行”是有距离的,如何达到“知行合一”?李老师动用自己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大家讲了“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邹冰的故事”——由一个打架、旷课、不做作业等缺点缠身的学生,通过老师的教诲,甚至是严厉的教诲,以及同学的帮助,尤其是他自身的努力,终于战胜自己,并且对曾经“严厉教育”过自己的老师感激不尽,甚至专门路过,只看一眼恩师的经历,使学生明白老师教育大家的良苦用心,学生成人、成才就是老师最大的幸福。这为引入唐老师带班的苦恼做好了铺垫,但学生丝毫不感到有训斥自己的意思,反而是在以自己良心唤起对老师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尤其是李老师介绍到唐老师为带班而做出的牺牲,“唐老师特别善良,脾气也很好,一片好心来当你们的班主任,付出得太多,你们知道的,唐老师的孩子还很小……”学生的感情湖面已经泛起涟漪,甚至掀起波浪。

有了错误,不要紧,能认识错误,并改正就好,为此,李老师搬出了自己成长中的“错误”故事——捡了两块砖头,放在竹兜下面,让后将油菜叶覆盖在砖头上,以冒充斤两和写大字侮辱同学人格。通过了解这两个故事,学生明白了成长中认识错误,吸取教训的重要。由此,李老师联系到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说脏话的批评,并动情地说“同学们一定要知道啊,你说脏话就等于在撕自己的脸皮啊!我生气和心痛的。还不仅仅是有同学说脏话,更因为这些说脏话的同学,在说的时候丝毫没有害羞的样子,那么自然那么心安理得。他不知道,他每说一句脏话,就等于在向别人宣布:我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人!我的爸爸妈妈也没有教养!”

这样的告诫,学生从心底感受到老师是真正在为自己的成长而讲。为此,李老师还介绍了他所带班级同学们避免说脏话的办法,就是互相监督。

整个过程看得出李老师为此次班会作了准备痕迹的就是《我们得回到幼儿园》书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老人面对‘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在幼儿园’的平静回答及其阐述,回到纯真,回到赤诚,就是保持童心,保持上进。

最后,面对大家专注的表情,李老师送上了班会的点睛之语——“一个人感到羞愧的事越多,他就越高尚。”(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表示“大家能够在听我的话的同时,庄严地想想自己曾经有过的童心,并有所醒悟和悔恨”就足够了,并表达了以后会继续关注每一位同学进步的期望。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应该说,这节班会课到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李老师还特别在最后点到,把学生写有调查结果的纸条给了唐老师:“你可以看看,我是为你做的调查。”这是对唐老师的一种艺术暗示,也表达了一种期望。

整个班会过程,以李老师的“讲”为主,学生参与为辅,但学生不仅没感到那种强行灌输的枯燥,厌倦、反感,相反还深深被吸引,被感化,这种因势利导的“讲”的艺术,真正达到了“水到渠成”的育人效果。

二、班会课应尊重学生,应平等交流,而不应居高临下。思想只能通过思想来影响,班会交流师生本质上思想是自由的,人格是平等的,只有这样才能真诚沟通。李老师的班会课始终把自己与学生摆在平等的位置,始终尊重学生的人格,即便批评也始终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这样,学生就从心底感受到,老师的确是在发自肺腑的促使自己进步。这从开场白就可以看出,“我到过很多班上课,这是我第一个没有鼓掌欢迎我的班。我不怪大家,因为如果大家违心地鼓掌,我也不舒服的。”这是什么心胸,本来不快的场景,变成了肯定学生的积极因素,化不利为有益的语言背后不光是教育的智慧,更有尊重学生人格的民主思想。

秘密调查环节就是利用这种神秘感使全体学生置于平等且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学生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当李老师一位男生为什么对自己不满意?他说:“我行为习惯不好。”“我吸烟。”时。李老师说:“吸烟是不好,但现在我要表扬你,第一,你认为吸烟是不好的行为,第二,你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三,你向校长承认错误。所以我表扬你,因为你童心未泯。请坐。”又问另一个女同学:“你能说说你为什么对自己不满意吗?”她说:“我学习不认真,很懒。晚上回家不想做作业。”“李老师说,“我也要表扬你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面对面且在全班公开的师生对话,让有缺点的学生觉得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并不是无可救药,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乐意把“解剖刀”对准自己的心灵,作深入的自我反思。这是尊重所带来的教育智慧。

两个我的搏斗是李老师引导学生自我救赎的重要方式,他特意引用了傅雷的一段话:‘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卑贱的情操,而是永不会被卑贱的情操所征服;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黑暗的时候,而是不会被黑暗所湮没。’说明缺点并不可怕,不足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伟大,关键在于看哪个“我”能占上风。这样说,学生可能并无直观的感受,于是,他又举例:晚上在家学习,你想玩了,心里就开始犹豫了,学习呢,还是玩儿?很多时候,你会对自己说,还是休息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再说,我是去喝水嘛!我是去吃水果嘛!你就找许多理由安慰自己,原谅自己。到客厅喝水的时候,你手里端着杯子,眼睛却盯着电视节目。一晃时间就过去了,学习任务也没完成。你们看,这时候,懒惰的‘我’,就战胜了勤奋的‘我’。”这样深入学生心理的讲述,学生一点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在“挨训”,而是认为在帮助自己认识自己,帮助自己战胜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镇西】六一快到了,给你策划并示范一堂班会课(我手把手教,你现学现用)
李镇西:桃李满天上——万米高空和空姐的一段美丽邂逅
七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节日的感动
实中有你更精彩——主题班会
李茹:《让我怦然心动的一节课》写作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