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亲,孩子成长不可缺失的导师

父亲节要到了,虽然这不是中国的节日,多数商家把它作为促销的噱头,但是,这样一个日子可以提醒我们,父亲这个角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父爱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无力填补。” 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下,越来越多的母亲抱怨,丈夫对孩子的关心不足,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养孩子似乎成了自己一个人的事了。医学、社会学等很多研究都表明,父亲对孩子的影响甚至要大于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是不可缺失的角色。

        从怀孕开始,胎儿在母亲体内成长,出生后的婴儿只有依赖母亲的奶水和照料才能生存下来。因此母亲与孩子有一个共生时期,而父亲是在后面阶段慢慢加入进来的。所以说,母亲与父亲的角色有第一、第二之称。但是,正如人字的结构一样,只有母亲的一笔,孩子是站不稳的,只有加上父亲的支撑,孩子才能成为堂堂正正的人。

早在胎儿时期,大约在母亲怀孕4个月左右,胎儿就能听见外部的声音,尤其对父亲男性的低频声音反应更灵敏。因此,父亲在胎教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要,这样,孩子出生后,能够很快凭借声音认出自己的父亲。

  婴儿大约在出生后2个月走出“自闭状态”,与母亲逐渐形成一个积极的、新的保护层,这就是婴儿与母亲的“共生圈”。在这个阶段,婴儿以为自己与母亲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高度依赖母亲在精神上、情感上以及生活上的照顾;4~5个月以后,婴儿慢慢学会爬和直立行走,身体发展带来的视野和空间的拓展使他感受到自身的存在,这就是个体化(即内在精神自主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持续2~3年。

  如果母亲在这个过程中能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并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孩子就可以较好地从与母亲的共生圈中走出来,顺利开始他的个体化与分离进程。然而,这种母子的分离过程并不容易,母亲和孩子都要面对分离的焦虑。而父亲在这个阶段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在整个“共生”过程中,父亲可以分享母亲与孩子的亲密,并把分享逐渐转变成独特的、具有第三者功能的角色。父亲——这个处于外界且特别的人,是母子分离的加速器和稳定剂可以帮助母亲和孩子从共生的二元体中解放出来,顺利进行分离。

  孩子3~6岁的幼儿时期也是俄狄浦斯情结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孩子完成性别认同,表现出对异性父母的崇拜,对同性父母的认同,也就是说,女孩学习妈妈做女人,男孩学习爸爸做男人这个时期的孩子以惊人的速度将看到、听到及接触到的事物一一吸收。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他开始关注自己从何而来,人的身体器官为什么会有不同?这个时候告诉儿子“你有一个父亲”,就等于让他知道他不是由母亲一个人生出来的,需要一个男人来共同完成这件事。这就弱化了他认为母亲万能的想法,同时让他了解,母亲生活中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别的男人,有一片他不能进入的区域,他不能成为母亲的“全部”。

  他学习从两人关系(他和母亲)走向三人关系(他、母亲和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说,父亲就是他和母亲之间的第三者,而且是一个有权威的第三者。

  父亲为了自身的生存,有权力禁止孩子占有母亲,让他到别处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让他了解脱离母亲、长大成人的必要性。正是因为父亲具有这个独特的地位,拥有原始的权力, 对孩子来说,他就代表着权威和规则。

婴、幼儿期父亲角色的存在,使家庭形成稳定的三角关系,孩子处于父母的联合保护之下,更有安全感,而安全领地的不断扩张,为孩子探索未知世界安上了助推器,在兴趣的引导下去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父亲”对男孩和女孩的成长都有影响。但对男孩的特殊意义在于,父亲身上的男性特质,比如果断、刚毅、坚强、有力量、保护性等等,对男孩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男孩的童年时期,甚至一辈子,父亲都可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孩子们会为拥有强壮的父亲而感到骄傲。当孩子们被问及谁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时,绝大多数拥有父亲的男孩都会说:“我爸爸。”父亲是儿子身份的象征,内心安全的保障,力量的所在。父亲不同于母亲的思维模式,父亲的冒险精神以及独特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留下一个较大的自主空间;孩子遇到困难时,就要发挥自己的智慧、能力,因而他的意志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这对孩子的智力开发非常有利。父亲角色还帮助男孩控制自己的情感,学习接受社会准则的限制和约束,在父亲的指导和带领下,孩子从父亲身上学习怎样成为男人。父亲身上勇敢、坚毅、强悍、意志坚强的男性特征,给予孩子更大的生命激情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为了实现自我塑造,男孩不单需要一个现实中的父亲,还需要一个“内心的父亲”。也就是说,他需要内化父亲角色的功能和作用。“父亲角色”不仅仅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种象征,象征力量、规则、权威;“父亲角色”还是一种言传身教,父亲用自身作为儿子效仿的模板、超越的目标,激发儿子成长的动力,用无声的权威指引儿子的未来。

即使父亲不在家也是一种影响。那个位置是空的,给人想象的空间:他不在,去了哪里……重要的是妈妈对父亲不在家的解释是什么,是用什么情绪说的。如果妈妈笑咪咪地说:“爸爸在外面忙着很重要的事业”,或者抱怨说:“谁知道他又死到哪里去了!”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包括其中的情绪,对孩子都会有不同影响。

    父母是影响下一代成长与发展的关键人物。在社会化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很多重要他人,因此,即使是单亲家庭,仍然有必要,也有机会在家庭以外适度补偿缺失的父亲功能。给孩子一个“内心的父亲”。

  只要能承担起父亲角色的重要他人,师长、偶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等等,都能部分地替代,起到补偿的功能。当然,完全替代是不可能的。即便父亲在,父亲角色发挥到75%的作用,就已经很不错了。而父亲不在,替代部分起到60%的作用,这也很好。父亲角色没办法发挥到100%,因为没有非常好的父亲。

  我们了解这一点,就能让潜意识的需要变得清晰,有意识地去寻找替代的人。因此,单亲家庭的孩子只要父亲或母亲正确引导,弥补缺失,孩子也并不必然成为问题儿童。

地域上的分别只是空间距离,心理空间与地域空间有差别。如果父亲与孩子关系亲密,虽然相隔遥远,孩子内心的父亲在,父亲角色功能的发挥照样可以很好。父亲平时工作忙,每天回家很晚,只能一星期陪孩子一次,如果每次都是全身心投入,感觉很开心,这也很好,比每天同孩子在一起却冷冰冰的没有互动更好。

  青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身体的生长发育迅速成熟,心理的发展相对缓慢,人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辨证思维开始萌发,但认知上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及表面性;人格上缺乏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承受压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不足,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面对困难、挫折时,很容易退缩到家庭里。他们强烈追求成熟和独立意识,一方面渴望像成人一样得到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又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以及其他成人的意见。这种既反抗又依赖的矛盾心理,使他们对父母采取一种对抗、逆反的态度;而代表权威和规则的父亲角色(包括其他有类似象征意义的人如教师、长辈等),就成为男孩反叛、攻击的主要对象——他们挑战权威、挑战规则,有的甚至付出相当大的成长代价。

  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渐渐成熟,这意味着他们开始按照成人和社会所制定的规范生活,开始关注“自我”,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更多运用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衡量和评判许多社会现象,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因此,父亲角色也成为孩子发展的标杆和超越的对手。

 

对于一个孩子,尤其是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生命历程来说,“父亲和父亲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持久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父亲、尤其是父亲角色的缺失,可能是他一生的遗憾,是他需要终生成长的重要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人转变-父亲角色:男人成长的重要资源
孙云晓:仅有母爱是不够的
父教缺失对儿童成长的危害及预防
家庭关系的缺失及其改进
父教不该形同虚设
教养过程中父亲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