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功利可转化为动力(刘波)


阅读功利也可以转化为动力

□宁波市镇海区教科所

每年认真阅读《教师周刊》上关于年度教师读书征文评选的总结评点类文章,已经成为了我的必修课。最近,我认真阅读了《阅读这么私人的事也变功利了——浙江教师阅读现状评点之一》(以下简称《功利》)一文,并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这篇文章中,很多评委对教师阅读的看法很契合当下中小学教师阅读的现状。不过,我觉得从读书征文评选中得出的教师阅读功利性的结论,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进行解读。

我想起了大学时教中国教育史的老师提到的一个观点:科举制度的实行有效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但同时应试教育也应运而生了。《教师周刊》开展浙江省教师读书征文评选(以下简称“读书评选”)以来,参与人数不断增加,有效地激发了全省教师阅读的积极性,但同时也造成了阅读的功利性,这其实也很正常。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功利也是推动人做事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适度的功利是促进其成长的动力。

与参加《教师周刊》主办的另一项公益性评选——浙江省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相比,教师参加读书评选的积极性要远远不如,因为论文获奖对教师的各类评职评先更有用。从这两项公益性评选受教师的追捧程度可以看出,功利也是人的一种理性选择。

一、让评选诱发教师读书热情并非坏事

《功利》一文中对参赛教师的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文中提到,40岁以上参加读书评选的教师非常少。其实这部分教师,除了一小部分已经形成了读书和写作的习惯外,不仅是参加读书评选的兴趣小,也很少主动参加其他与专业成长相关的比赛。

说到底,这主要是由职称终身制造成的。以前曾有“高级后不作为”的说法,评上高级职称之后,除非有名优教师考核的要求,大多数人是很少主动写文章的。

我曾在基层学校从事多年的教科研管理工作,对全校教师论文发表、评奖的情况有全盘的认识。的确,有些教师在评上高级职称后,10多年的时间里竟然连一篇区级以上发表、获奖的文章都没有。不过,近年来由于教师职称的聘任需要竞聘,其中有论文、课题的要求,高级教师写作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可以说,考核的硬性要求成了推动教师写作积极性的因素。

不过,上了年纪的教师不参加读书评选,也并不代表他们不读书。读了书,再写读书笔记,有一定的难度,要投入一定的精力。我在基层工作的时候,每年都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有奖读书征文评选,教师自愿参加,其中老教师参加的人数确实是很少的。

我也清晰地记得,读书评选的获奖对教师有促进作用。有一位年轻教师在第九届读书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一获奖给了她很大的信心。此后,她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突出,每次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她都踊跃参加。去年,她在第十一届读书评选中又一次获得一等奖。

目前活跃在基础教育界的名师,无一例外都是爱书之人。他们的阅读时间从哪里来?是什么促使他们读书不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内在的阅读需求。

缺乏阅读氛围和缺乏阅读需要是当下教师读书较少的两大原因,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教师周刊》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读书征文评选,为教师的阅读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是有利于激发教师的阅读需求的。

外界的功利刺激转变成教师的内在需求,这何尝不是推动教师阅读的一条路呢?

二、教师专业阅读依然需要加强

《功利》一文中指出,95%以上的读书笔记基本上是就教育论教育,缺少个性化的阅读。不过,这只是教师参加读书评选时提交的文章,所读书目并不一定代表教师平时的阅读。另外,很多学校组织教师读书活动时,往往也以教育类的书为主,这样,容易导致参赛的读书笔记基本上是与读教育类的书有关。

毫无疑问,教师的确应该博览群书,拓宽自身的阅读面。国家图书馆前馆长詹福瑞在《读书之道》一书中指出,青壮年时期读书是职业和工作的需要,由一般性的阅读转入钻研对书的如何使用。这时期的读书进入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阶段。

教师作为职业人,这个阶段阅读主要是职业性的。我曾在人大复印资料上读到《上海市中学班主任阅读状况调查》一文。该文的调查者通过对班主任阅读状况的分析,认为当前班主任阅读的专业性不强,是非常值得警惕的。试想,当一位教师跟地铁上随便拉一个人的阅读状况差不多时,那么教师的专业性又从何体现呢?

201610月,《中国教育报》发布了新教育研究所研制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教育阅读书目。我早就知道这个书目在研制,因此对此很期待。这个书目发布后,我很认真地研读了一下,并购买了《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对其中一部分感兴趣的图书进行了购买备读。

这个书目共100本书,基础书目30本、推荐阅读书目70本,分为3类,其中专业发展类占50%,职业认同类和视野拓展类共占50%,而职业认同类的书基本上也都是教育类的书。可见,该书目的编制者认为教师阅读的主打书籍仍然应该是教育专业类书籍,它并不只是学科教学方面的,与教育相关的书籍都可以纳入。

三、教师的阅读应循序渐进

有些书可以随便翻翻,但有些书是需要啃读的。其中案例型的书最容易读,也最受教师欢迎。我还看了不少谈阅读的书,魏智渊在《教师阅读地图》一书中,把教师阅读的书分为了案例型、经验型、分析型、原理型、哲学型这5类,对指导教师阅读很有帮助。

最近几年在我国非常畅销的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就属于第一类(案例型),中国教师广为熟悉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属于第二类(经验型),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则属于第四类(原理型)。如果学校开展共读活动,把雷夫的书作为共读书是合适的,但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就会让很多教师读不下去,进而丧失对阅读的兴趣。

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自身又非常想啃读教育经典的教师,可以组成小团队来共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某网曾组织学习共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最后还公开出版了学习心得。

据《教师周刊》的相关统计,教师写雷夫的书参加读书评选,2013年和2014年这两年最多。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组织全省教师暑期读书活动,推荐了包括《第56号教室的奇迹》在内的17本书。最终公布的获奖读书征文中,读这本书的获奖文章最多。好读归好读,教师阅读最终要有一定的提升,只读案例型的书,教师也是“长不大”的。

我调到区教科所工作后,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镇海区教科研骨干读书会。我也组织了一次共读活动,把常生龙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炼》一书作为共读书。这本书的可读性比较强,对教师很有启发,不少教师在阅读中也逐步激发了阅读的热情。

有些教师表示,自己的学校缺少阅读氛围,所以要加入区级的读书会,可以在阅读上走得更远。

我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第十一届读书评选。评选结果出来后,很多教师都得奖了,好几位第一次参与读书评选的教师还获得了一等奖。

让教师有实际的“获得感”,这是推动教师阅读的有效手段。《教师周刊》组织的浙江省第十一届教师读书征文评选,让很多教师尝到了甜头,有了盼头。我觉得,尽管为赛而读,为赛而写,会导致教师在阅读上有一定的功利性,但仍然会有不少教师的阅读热情被点燃。(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 2017317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万教师阅读行动】2016年度推荐书目
【好书推荐】2015出了哪些教育好书,赶紧看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
深觉解 立四端——学校读书教育纵横谈
【李镇西】我是如何读一本书的?(附:推荐十本杰作和十本拙著)
“立足三尺讲台 争做教育先锋     ——我的教育故事”征文评选活动报道
重磅!特等奖5000元,第五届“我的教育理想” 读书征文活动第二批推荐书目出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