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娄东一瞥之王锡爵故居

2009年5月14日

 

   太仓新华东路与府南街交汇处,州桥东北方有王锡爵故居。王锡爵在万历朝曾经做过首辅,他的曾孙在清朝也官至大学士,因此被称为“两世鼎甲”,其子和孙都荫赠一品,又被称为“四代一品”,这就是故居前牌坊前后额的来历。故居留存的建筑已经极少,早已没有与这种家世相对应的景象,只有面阔五间的门房尚能想象曾经的规模。明史对王锡爵的评价是“性刚负气”,不是个软柿子可以随便捏着玩。他曾经不买张居正的帐,为了鄙视张居正的“夺情”,辞官回老家奉养父母多年;张居正死后,他又一反时人之态,客观评价张公的功过;他曾经为自己的人在考察中“不过关”而甚为不平;又曾抱怨“庙堂之是非,天下必欲反之”,似乎还没有达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高度。但总归来说他为官几十年还算尽于职责、兢兢业业。争国本和揭密信两件事情,使士人对王锡爵颇为微词。

   王锡爵似乎是被皇帝拉下了水,“认可”三王并封,但这实际上并非王的本意,只是个无奈之举。作为首辅在朝臣和皇帝两边确实需要很大智慧来周全,很少有两边不得罪的可能。“三王并封”一出,王锡爵立即被朝臣指责,被认为是始作俑者。不过终究还是有人能看出王锡爵“认可”三王并封的目的,“公欲暂承上意,巧借王封,转作册立”。但他很快就清楚这种方法的风险,随即“说服”万历收回三王并封,次年又促成皇长子出阁读书,加强了其地位。天启时,对王锡爵在此事中的作为有评价“深奉皇祖眷任,国本调济具悉苦心”。万历三十一年,没了首辅,皇帝又想起王锡爵来,希望他能再次出任。他已年迈,估计也再不想趟那些吃力不讨好的浑水,坚持不授。但王锡爵还是以密信的方式回答了,皇帝厌于言官而无从应对的困惑。其密信被东林党人偷看后,公之于众。东林党人公布的密信内容中,有王锡爵告诉皇帝,言官的奏章别理会,就当成鸟兽乱叫。但又有另外的版本说密信中的相关内容为劝诫皇帝,不要以为把言官之语当成鸟语不去理会,时间长了似乎事情就能摆平,要改革时弊,做到一点过失也不能有。

   王锡爵故居内还存有赵孟頫书法碑四通、八面,即《归去来辞》和《送友人李愿归盘谷序》。据载,赵孟頫弟子顾信辞官回太仓时,孟頫特地写了陶渊明《归去来辞》和韩愈《送友人李愿归盘谷序》两幅行书赠之。顾异常珍爱,将两件珍品勒石刻碑,共四块八面,并特筑“墨妙亭”存之。明末碑石被敲断。清咸丰年间墨妙亭及其所在淮云寺毁于战火,仅存断碑。清光绪年间重修孔庙时,将断碑移嵌于大成门壁,文革时遗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时相继发现。据称,此两篇书法为赵孟頫从未发表著录过的真迹。墨妙亭原在城北,1983年在太仓人民公园内重修,藏石碑若干通。故居门内有卖相关书籍的一个小柜台,看到有本《太仓旧影》,买下,后来从门房里出来一位先生(摄影家,民主党派人士),与之交谈,知道书内许多照片就是他早年拍摄的,也是从这本书和与他的谈话内容中,知道太仓城市建设中的是是非非。


《送友人李愿归盘谷序》书法碑

《归去来辞》书法碑


《归去来辞》书法碑背面

太仓人民公园内重修的墨妙亭碑廊-1983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仓一日(下):王锡爵故居、张溥宅第和海宁寺遗址
王锡爵行书杂曲卷,故宫博物院藏
太仓石拱桥:年纪最大的州桥
赵孟頫墨宝 碑刻修复记
朱德故居:发现朱德密信和书法真迹!朱德故...
【觅画记】王时敏:为一代画苑开山(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