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苏:贬所隔海相望,竟然会成为永别

     苏轼与其弟苏辙兄弟情深,苏辙说苏轼:“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说苏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兄弟俩经常以诗歌相互酬答,被贬谪之时也是如此。苏轼最著名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怀念苏辙所作。

自从踏上仕途,二苏命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兄长被一贬再贬时,弟弟也因为受牵连而日子很不好过。患难见真情,在勘问“乌台诗案”过程中,苏辙愿意以自己的官爵为长兄苏轼赎罪,结果被贬为筠州监酒。后来苏轼第三次被贬到儋州,苏辙也受牵连被贬雷州。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宰相是章惇,他别出心裁地报复苏轼,因苏轼字子瞻,章惇便将他贬到儋州,苏辙字子由,章惇便将其贬到雷州,都以二苏名字的偏旁来安置。

苏轼贬往儋州时已62岁,当他到达梧州时,听说弟弟刚刚经过,心情很激动。一路追到藤州,难兄难弟终于得以相见。期间他们到一家小铺子吃饭,饭菜粗粝,苏辙难以下咽,“置箸而叹”。苏轼则风卷残云,还笑着说:“你现在还想品尝什么滋味吗?”苏轼身处逆境不屈不挠乃至甘之若饴的坚强性格可见一斑。




雷州知州张逢仰慕二苏的道德文章,不仅高接远送,还摆酒接风。兄弟俩得以在雷州同住近半个月才分手。临别那天夜晚,苏辙送到船上,苏轼旧病复发,苏辙也终夕不寐,于是对兄长朗诵起陶渊明的诗劝其止酒。

苏轼在海南,苏辙在雷州,正是一南一北隔海相望。苏轼的另一名篇《西江月》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写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夜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兄弟二人同时遭贬,患难与共,倍觉情笃。“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兄弟之情跃然于词句之间。谁也没有预料到,上次在雷州苏家兄弟的分手,竟然会成为永别。(来源:苏姓经纬


链接:


苏轼与苏辙,相亲相爱相知的一对兄弟

 

人常说“古来兄弟相亲相爱相知之乐,未见有过二苏者”。这二苏就是苏轼苏辙。苏轼旷达,苏辙内敛,苏轼不拘小节,苏辙沉静严谨,一对互补的兄弟。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擅长政论和史论。其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不少,但逊色于苏轼不少。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

苏轼把自己科举考试时候写的文章收入文集,有一处引用的典籍记错了一个地方,苏轼也不改,直接就收入,说明苏轼不拘小节,而且率直,错了就错了,不愿意掩饰。苏辙在将自己小时候写的一篇文章收入文集的时候,对不合适的地方做了改动,说明苏辙严谨,要求比较完美。具体是那篇文章我记不清了,好像是《缸砚赋》。

在晚年两兄弟被贬蛮荒之地,分手时苏辙要哥哥答应他一不再写诗,二不再喝酒(因为苏轼经常以诗获罪,不让他喝酒是因为苏轼当时身体不好),苏轼为了不让弟弟担心,就答应了,结果在一次打盹的时候在梦中做了首诗,苏轼醒来心痒难耐,就把这首诗记录下来了,又一想,反正答应弟弟不写诗也没做到,干脆再喝杯酒吧。说明苏辙从实际出发,而苏轼则大而化之,不甚在意现实的毁誉。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苏轼被贬海南,弟弟苏辙被贬雷州。二人相遇于藤州,惊喜之余到路边小店吃面条,苏轼高旷豁达,处于忧郁的境遇却能随缘自适,转眼之间,已将“粗恶不可食”的面条吃光,苏辙却只吃几口就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开玩笑逗他:“莫非你还想细细品味吗?”



苏辙太好了,好的做他哥哥难,苏轼太好了,好的做他弟弟难~~苏轼曾把自己和弟弟比作二陆,“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苏辙对他哥哥实在很好,苏轼也实在喜欢这个弟弟~~而且两人又都这么有才华~比如写诗写文,兄弟俩经常唱和~看看以下一段:“黄州为全鄂胜境,子由《快哉亭记》谓其南合湖、沅、北合汉、沔,其势奔流肆放,益张于赤壁之下。余尝三至其地,凭苏子吊古之墟,瞰长江之清流,慨然想见其为人。夫以天地之大,白露清风,长江皓月,何在非供骚人笔墨资者?然非所性不失,有以胜造化鼓铸之情,鲜不动于物而生其羡矣。坡仙以象外之神,写个中之境,物皆自得,兴与人同,故能使一时望君吁古之怀,遂成为千百世凭吊兴亡之所。而其穷耳目之胜,又适如子由之记《快哉》,令人读之,真有难为兄难为弟者。此所由壮色江山,而江山皆乐为之助也欤!”

苏轼苏辙兄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因为像他们两个人这样,同为当世的大文学家,同在政坛上达到巅峰,彼此政治立场与人生经历又惊人的相似,相互又都视对方为最重要的知己的兄弟,实在是少之又少。那么,苏轼苏辙兄弟俩的这种深厚情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是由于他们两个人啊从小一起接受教育,一起读书,从小长大,所以培养起来特别深厚的兄弟的情谊。这个苏辙啊在祭奠他兄长的祭文里边怎么说呢,他说啊: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幼学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什么意思啊,就是我们两个,互相之间的这种手足之情,毕其一生只有一个人,我这一辈子,手足之情最重最重的,就是我的兄长苏轼。而我的兄长苏轼,手足之情最重的,就是我。我们两个从小读书的时候没有老师,父亲就是我们的老师。不管是春天,秋天,夏天,冬天,不管是天气热,还是天气冷,我们两个都老在一起读书,总在一起成长,一直到壮年以后,各自成家,才分开。所以这是一个什么呢,是一起读书,一起成长的这个过程,才能够产生非常深厚的兄弟的情谊,我觉得这对我们现在的青少年的成长啊,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很有启发意义的。(苏轼)他写过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和子由渑池怀旧》。这个诗很有名,有这么四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来源:头条号-梦神视界)

推荐阅读:

“丁香花公案”是什么?龚自珍与寡妇顾太清的那些事

历史上的“好色”文人之苏轼 

方孝孺被“诛十族”的历史真相

自己住破庙,四处乞讨,却买300多亩地办学校

“末代状元”刘春霖:“宁作华丐,不当汉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苏辙诗文中的兄弟情
宋史:近古罕见的苏轼兄弟情
康震:苏轼与苏辙既为兄弟,亦是知己,患难始终,休戚与共
北宋好兄弟:岂是人间随随便便的烟火
但愿人长久,世世为兄弟
人有悲欢离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