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修改了四遍的教学设计,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y1] ,通过反复吟咏,理解诗歌内容。

2、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y2] 抒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y3]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诗人博大胸襟和济世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屏幕出示湖州现代诗人柯平诗《杜甫困居长安十年》[y4] 

 

 

 

 

 

 

 

 

 

 

同学们看完了这首诗,你读出关于杜甫的哪些信息?

   现实生活中的杜甫是一个怀有崇高理想和凌云壮志却报国无门,志向难展,甚至在生活上都困顿至极的一个人。

   那么,杜甫对于自己的这种人生遭际又有怎样的感想呢?当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候,他又会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起去窥探[y5] 这位伟大诗人的心灵。

背景介绍。

二、读诗:

人们常说“三分诗,七分读”。那么对于古典诗歌,到底应该怎么去诵读呢?南宋的诗评家严羽认为读诗“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歌之抑扬”就是说读诗要注意节奏,而“涕泪满襟”是指读诗要有感情。

生自由诵读诗歌。

推荐一位同学范读,全班评价交流(找准感情基调)。全班齐读。[y6] 

三、赏诗。

我们初读了这首诗,现在我们一起去品读赏析这首诗。

1、这首诗的题目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大家齐声诵读诗的第一节,想一想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秋风呢?

指导学生抓住“怒”、“卷”、“三重”、“飞”、“撒”、“挂罥”等字词,体味秋风的猛烈、无情。

面对这样的秋风,面对秋风下残破不堪的茅屋,作者的心情怎样呢?

3、过渡:秋风破屋,茅草纷飞,诗人可以拾回的只剩下零乱洒落在江郊的茅草,但这些茅草却被谁盗走了?(群童)

那么,这又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呢?

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是你,看到一个枯瘦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狂风中看着自己的屋顶被刮走,你忍心再去盗他的茅草吗?

那群童盗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

   原来群童盗茅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因为他们也很贫穷,他们可能也迫切地需要那些茅草去修补他们残破的房子。其实困穷的又岂只有杜甫和这些孩童呢。

   诗人在这节诗末尾说“归来依仗自叹息”,你觉得诗人在感叹什么呢?

3、过渡:秋风破屋,屋破难修,最怕的是什么?(下雨)

   继续思考:这又是一个怎样的雨夜呢?

   师引导学生注意本节诗歌着力渲染的色调(黑色、冷色),引导学生关注“墨”、“黑”、“铁”、“雨脚如麻”等词语。

   环境是冷冰冰的,还有什么是冷的?(诗人的心情)

   整节诗的色调都是冷的,却唯独有一个词却透着温暖,是哪个词?(娇儿)思考,此时的杜甫面对因寒冷而睡不好的娇儿,又有何感想?

   4我们读完这三节诗,会发现其实这就是三幅画,从秋风破屋到群童抱茅再到长夜沾湿,杜甫的处境一步步的恶化,心情也随之一步步的沉重悲哀。这个时候的杜甫最倒霉,最沮丧,最无助也最需要关怀。

同学们,如果是你,在这样的遭遇下,面对破屋,面对冷雨,面对娇儿,面对难眠的长夜,你最想得到什么呢?

   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正常,也符合一般人的逻辑。作为普通人,我们迫切需要改变的恰恰也就是现在的处境,我们祈求一幢坚固、温暖的房子,祈求孩子能安然入睡,祈求自己再也不要受这样的苦难。但是如果杜甫也只想到这些,那么他就不是诗圣了。

那么,杜甫究竟在想什么呢?其实诗歌还有一节,我们一起来看。

[y7] 大屏幕出示第四节诗。

师诵读本节诗歌,学生齐读(注意这一节的感情基调,与前三节对比)。

这就是被尊为“诗圣”的杜甫,在自己颠沛流离的时候,还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的惦念着苍生的疾苦。为了百姓、为了天下和他一样贫寒的世人,他宁愿丢舍下自己的温暖、幸福乃至生命。

   这究竟是一颗怎样的心灵啊?

四、品人[y8] 

过渡:历史的不幸造成了杜甫的不幸,然而杜甫的不幸却光辉灿烂了那段历史,他让后世看到,那个时代除了苦难、血泪和卑污之外,还有崇高和光明。

千百年来,多少的仁人志士被杜甫的这份崇高的博大胸襟和济世情怀感召和感动啊,诗人的伟大人格甚至影响了国外的许多学者、文学大家。

我三十年来沉浸在他的诗中,我深信,他使我成了一个较为高尚的人。

——【美】雷克斯罗思:

这位古代优秀作家的诗句至今还能激励读者,在他们心中激起高尚的思想和情操。

——【俄】叶·谢礼布里亚科夫

2、同学们,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

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试以“杜老儿,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五、师小结本课

同学们,千年前的这场秋风刮破了诗人的茅屋,但它绝刮不破诗人骄人的诗才,也刮不破诗人那颗悲天悯人之心,更刮不破我们对这位伟大诗圣的怀念。

在杜甫离世的千年之后,一位和他一样,用生命和热忱守望祖国和人民的伟大诗人闻一多为他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斯人已逝,作为生者的我们又该为这个外表繁华富足却日益冷漠苍凉的世界留下一道怎样的光彩呢?

我们的伟大诗人将与哺育他的伟大思想文化一道万古长存!

[y9] 


 [y1]何为正确的读法?

 [y2]什么描写?

 [y3]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y4]出示这首所谓的现代诗合适吗?目的何在?

 [y5]窥探是什么意思?

 [y6]读了两遍够吗?学生读出味道了吗?

 [y7]进入了直接分析,或者也可叫做肢解分析。

 [y8]品人应该是学生品评,而这个环节恰恰没有学生的存在。

 [y9]这是说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春语文·张敏课例研究(二十八)】唐诗里的“家国情怀”——《唐诗二首》整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开课优秀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张丽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为什么还想要高楼大厦千万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