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学概念·以才学为诗
古代诗学概念。原是宋代严羽对于宋诗创作的某种不良倾向的概括与批评。语见其《沧浪诗话·诗辨》:“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诗者,吟咏情性也。……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处。”严羽此论,继承了张戒《岁寒堂诗话》对江西诗风的批评,针对当时诗弊,有为而发。大抵苏、黄之后,江西派诗人主盟诗坛,最严雅俗之辨,因而诗人无不重视读书学问。江西诗派讲求“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无一字无来历,无一韵无出处,使事融会经史,高其骨格,以资标榜。苏轼才学纵横,发而为诗,肆其辨博,自然无所不可,因其博学中洋溢着才气性情。而黄庭坚后,同样以才学为诗,而面目一变。方回批评黄诗云:“黄专用经史雅言,晋宋清谈,《世说》中不紧要字,融液为诗。”(《桐江集·刘元晖诗评》)王若虚《滹南诗话》也云:“鲁直沦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耳。”针对江西诗派的不良诗风,严羽批评他们是“以才学为诗”。江西诗人,“多务使事不问兴致”,视读书为作诗,堆砌典实,卖弄学问,玩弄艺术,则违背诗歌“吟咏情住”的抒情特征,远离形象思维的艺术。读书并不妨碍作诗,读书可以增加间接的生活知识,所以问题不在是否读书,而在如何读法。如杜甫读书破万卷,书为诗用,不为诗累而增其情趣。故严羽论诗,并不一般地反对读书,所以说是“古人未尝不读书”;后人反之,专在诗中掉书袋,炫博逞辩,卖弄学问,则读书愈多而性灵愈窒。可见严羽的批评正中肯綮,对纠正不良诗风,发扬优良传统,具有一定的意义。(蒋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诗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网
国学资讯 - 邓新跃:《沧浪诗话》与盛唐诗歌的经典化 -
中国古代文学史常识部分
诗学概念400题(二)
诗话雅书 ——《二十四诗品》讲记
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盛唐概念 ... 黄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