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诗的技巧(4)
    拟 

    把物赋于人性来描写叫拟人,把人赋于物性去描写叫拟物。拟人是一种特殊的比,在于赋于感情化。它可以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像“红杏枝头春意闹”的 闹 字,“好雨知时节”的 知 字。拟人的目的并不是要简单地将物比成人,更重要的是借特舒发作者的感情。像上文中的“闹”字,表达的不仅是红杏的繁茂,还表达了作者去看到红杏时的喜悦心情与丰富的联想。

    问 

    问有设问,反问,提问。设问放在一段话的开始,先提出问题,接着 自己根据所提问题 把看法说出。问题的引入,在于带动全篇。像“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句。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像“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句,反问句,使语气冷峻,强化了作者写诗的意旨。

    联想

    写诗联不开联想,抛开了联想的诗仿佛是公式,会枯燥无味。联想是一切诗的来源,也是使诗文得以写下去的基础。联想,就是看到了某物,某事,某人,根据他们的面貌特征与规律,想到所咏之物。 想“白日依同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句,就是从观落日与观黄河而想到了登高望远的哲学性。联想涵概的内容很多,所用的范围很广,像一切的比喻,拟人,兴,夸张,借代 都含有联想的成份。

    暗示

    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在文学与诗歌中,暗示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与之相关的衬托,像征等手法都含有暗示的成份,但是奇怪的是做为文学技巧的研究鲜有将暗示列为写作技巧之一,但是暗示却是如此地常用,我们说的寓情于景,就是一种暗示方法,从作者的感情通过景物的描写写出来。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句,就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暗示作者的清傲。善于运用暗示的手法,可以使诗意在言外,其味无穷。而有的时候,通过一些形像鲜明但是却远离现实生活中的事特描写,暗示的效果会有另一种境界,会产生某种神秘的感觉。暗示中含有联想的成份,但是又不完全属于联想,它是一种运用作者主观的写作技巧,使读者产生一种有方向的联想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诗的技巧
诗词入门十八讲(9--14讲)徐宜恭/作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读完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浅谈现代诗歌的写作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十大规律(下)_为您服务教育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