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京岁时记——城池概述(下)

                     明代“国初三都”之说

明初,大将军徐达率部攻克元大都后,太祖朱元璋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永乐元年(1403)正月,成祖朱棣将北平行省升为北京,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当时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进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其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明成祖实录》)

尚书李至刚所说的“高皇帝中都之制”指的是明洪武二年(1369)在濠州路临濠府(今安徽凤阳县)旧城西二十里营造都城一事。当时朱元璋决定把临濠定为中都,遂把临濠府易名为“中立府”。建都工程启动之后,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并将府治所迁至新城内。中都是按皇城规制建造,工程帑项浩大,几年后即捉襟见肘支应不起。太祖就把建造中的中都城改为皇陵规制。中都城垣在太祖朱元璋驾崩的前一年完成,但终未用作京师,遂渐废弃。迨永乐皇帝决定迁都北京后,连同南京和凤阳府中都即被称作“国初三都”。这就是尚书李至刚所说的“高皇帝中都之制”。

                                   北京砖城之始

    明洪武初对元大都的测绘改建由大将徐达负责。徐达命副指挥使华云龙经理故元大都修整事宜,命指挥张焕主持测量故元皇城,命指挥叶国珍测量南城(即金中都旧城)。此时的北京城并未作为都城改建,只是北平府规制。

    永乐四年(1406)闰七月,淇国公邱福等请旨建造北京城垣及宫殿,以备皇上巡幸。成祖照准。不久成祖朱棣巡幸北京,工部奏请择日开工兴建京城。成祖以营建北京事重体大,命文武群臣复议。十四年(1416)十一月,成祖再次诏谕群臣商议营建北京城事,之后便全面开工。皇宫大内、太庙、社稷、圜丘、先农等坛庙亦相继营建。新建城垣将元大都城旧城北部缩减五里许,南面从今长安街略北一线阔至今前三门一线,东西两侧与元大都旧城基址接近。将元大都成北部安贞门改为安定门,健德门改为德胜门。新建城垣将城墙外部砌以砖甓,北京砖城即创始于此时。

十八年九月(1420),成祖帝颁诏改京师为南京,改北京为京师。十一月,诏谕天下迁都北京。十二月,北京城及宫殿郊庙全部落成完工。十九年正月,明成祖迁都北京。

京师顺天府辖五州二十二县。京城属大、宛两县治下。弘治四年(1491),顺天府五州二十二县共有十一万五百一十八户,户民六十六万九千三十三口。万历六年(1582)顺天府有一十万一千三百三十四户,户民七十万六千八百六十一口。大兴县有一万五千一百六十三户,户民七万一千七丁口(明代丁指十六至六十岁男子)。宛平县有一万四千四百四十一户,户民六万二千六十七丁口

明正统元年(1436)十一月,英宗朱祁镇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青,工部尚书吴中率军队及民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护城河及桥梁水闸。四年后修筑完工。京城九门均建有正楼、月楼(瓮城楼)各一座。正阳门瓮城东西各有门楼一座。各门外建有碑楼,城四隅有角楼。同时深挖护城河,河堤垒以砖石。护城河深浅宽窄不一。一般深一丈馀,阔至十八丈。九门前的木桥全部拆除,改建石桥。两桥之间河道各有水闸。正统十年(1445),因城墙内侧仍为土筑,遇雨时常坍塌。英宗谕旨以砖修筑城墙内侧。至此,京师城墙内外全部由砖砌成。“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年之瞻矣。”(《明英宗实录》)

                          “内九外七皇城四”始成

正统朝修建后的北京城以皇宫大内为中心共三重城墙。 

第一重:宫城,又叫紫禁城。周长六里一十六步,比金中都大内和元大内均小三里十四步。正南第一道曰承天门(即今天安门),第二道端门,第三道午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北曰玄武门。

第二重,即环绕宫城之皇城,周长十八里馀。城门六座:正南曰大明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北曰北安门(今地安门,元称厚载门),大明门往东左拐为长安左门,大明门往西右拐为长安右门。

第三重,北京城。周长四十里,城门九座:正南曰正阳门(正统初年修城楼时改称,之前叫丽正门),其左侧曰崇文门(之前曰文明门),其右侧曰宣武门(之前叫顺承门)。东面南侧曰朝阳门(之前叫齐化门),北侧曰东直门。西面南侧曰阜成门(之前叫平则门),北侧曰彰义门(后改西直门)。北面东侧曰安定门,西侧曰德胜门。

此时的京城墙高三丈五尺五寸,城墙上的城垛高五尺八寸。城墙下石上砖,底座基厚六丈二尺,上端厚五丈。

嘉靖三十二年(1553),兵部尚书聂豹等人建议在京城外四周再筑外城。给事中朱伯辰也进言:“城外居民繁夥,不宜无以圉之。臣尝履行四郊,咸有土城故址,环绕如规,周可百二十馀里。若仍其旧贯,增卑补薄,培缺续断,可事半而功倍。”(《光绪顺天府志》)嘉靖帝遂谕旨于京城外修筑第四重城墙,并任命工程提督、工程监督、工程巡视等职官。开工不久,嘉靖帝又顾虑工程耗费巨大,难以成功,便问权臣严嵩等人意见。严嵩亲自视察工程后奏禀嘉靖帝,宜先筑南面,俟财力宽裕时再成四面之制。嘉靖帝以为可行,遂决定只修筑南面外城。于此,明清两朝京城只有正阳、崇文、宣武一线之南有外城,东西北三面再无外城。

外城又叫罗城,于京城南侧一面转抱至东西角楼止,总长二十八里。城门七座:正南曰永定门,其左侧为左安门(俗称礓嚓门),其右侧为右安门。东曰广渠门(俗称沙窝门),其北侧曰东便门。西曰广宁门(俗称彰义门,清道光年易名广安门),其北侧曰西便门。外城城墙矮于内城,高二丈,城垛高四尺。城墙底座基厚二丈,顶厚一丈四尺。嘉靖四十二年(1563)于永定门等七门外添筑瓮城,深挖东西便门城壕并以砖砌河堤。一年后,外城全部修竣。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之制于此正式完成。

                        清代京师、民国京兆均因明旧制

清代京师内外城、皇城、宫城均因仍明朝之旧,未作改动。京师顺天府辖五州十九县,大兴、宛平为京师首邑。顺天府衙在地安门外鼓楼东侧,即元大都路治所旧址。大兴县衙在安定门迤南,宛平县衙在地安门迤西。雍正十二年(1734)顺天府二十四州县共有一十三万六千二百五十四丁。乾隆三十七年(1772)顺天府有一十四万一千零六十五丁。光绪八年(1882)大兴县村庄共有一万九千六百二十五户,男女大小共计十八万零一百八十四口。宛平县西南北三乡有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三户,男女大小共计二十万零六千四百五十六口。(参《光绪顺天府志.食货志一》)

民国肇始,定都北京。民国政府对城池未作变动。总统府居于西苑(今中南海)一隅,为此开辟新华门。民国三年(1914)将正阳门瓮城拆除,于北城门东西两侧各开辟一门,分进出上下行。民国十五年(1926),于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开辟和平门。民国十七年(1928)政府迁都南京,京兆改北平特别市。民国二十三年(1934)北平市有三十万一千二百二十三户,男丁九十四万四千二百七十二人,女口五十八万三千二百四十九口,共计一百五十二万七千五百二十一人。

旧京古城饱经千载风雨,基址数次更易,城垣几经修筑。由内而外,由土而砖,终成“内九外七皇城四”之制。此巍峨壮阔之古城阅尽世间沧桑,五百馀年古老而不倒,隳倒而不朽。她与京师顺天府代代户民相伴相濡展纸磨墨,书写了浓笔重彩之“老北京”三字,至今韵味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九外七皇城四,北京何谓四九城?
京城旧梦:古地图中的北京印象
探古寻幽记——丈量北京足迹之三:古都北京建城史之明清京师
盘点老北京古都的城门
李伟敏:明清北京城
北京古城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