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胜联·屈贾二公祠联
经天行地大文章
——闲话长沙市屈贾二公祠联


屈贾二公祠位于长沙市太平街太傅里,旧称濯锦坊。原为祀汉忠良贾谊,后增祀屈原。宅中有传为贾谊所凿古井及手植柑树一株,中堂悬匾《治安堂》。祠右配建清香别墅,内有佩秋亭、怀忠书屋及大观楼等建筑,现存祠屋一间及古井。

屈贾二公祠的对联不多,每副都有可赏之处。乾隆进士,官至湖南巡抚,江苏武进人左辅(1751—1833)对著名的屈原、贾谊十分崇拜,瞻仰屈贾二公祠时,挥毫一联: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既然屈贾二公是合祠,联语就紧扣两公来写。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字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早年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是楚国的大臣,因主张对内实行政治改革,对外联齐抗秦,触犯了楚国反动贵族的利益,因而被长期放遂。“亲不负楚”是说屈原与楚怀王原为同姓之亲,楚国被秦国灭亡后,屈原含愤投汩罗江而死,表达了对楚国的爱国之情。贾谊,洛阳人,年纪轻轻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由于他博学多才,遭到大臣们的嫉妒与排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疏不负梁”是说贾谊,梁怀王爱好骑马,不幸坠马而死,贾谊作为梁的太傅,也因伤感而逝,死时仅三十三岁。“骚可为经”是说屈原的名著《离骚》;“策可为史”是说贾谊的名篇《治安策》。作者认为这两篇都是“经天行地大文章。”崇敬之情溢于联间。

咸丰进士,官至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王文韶(1830—1908)也当过湖南巡抚,有机会瞻仰屈贾二公祠,兴致勃勃地写了一联:

    故宅重新,喜湘水天涯,依然三载楼迟地;
    苍生无恙,对夕阳秋草,正与诸君凭吊时。

故宅可能在王大人的主持下又重修了一次,当然很高兴。正是秋风萧瑟,夕阳西下的时候,他来拜访二公,自然多了几分感慨。又因自已是清朝廷的命官,不敢多言,只好道“正与诸君凭吊时。”

同为咸丰进士,湖南长沙人李篁生格外钟爱屈原贾谊二公,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为祠写了一副长联:

    当年有痛哭流涕文章,问西京对策孰优,惟董江都后来居上;
    今日是长治久安天下,幸南楚故庐无恙,与屈大夫终古相依。

联语重点写贾谊,贾被眨长沙,同病相怜,便到湘江凭吊屈原,写了《吊屈原赋》。进而联想到贾谊风光时,与汉文帝对答有关政治、经义的策问,只有后来的儒学大师董仲舒能与他匹敌。西汉初年,诸侯王地大势强,常发生叛乱,贾谊曾在《治安策》中向汉文帝得出削藩的主张,以求“长治久安”,结果反而遭贬。值得高兴的是他的故居还在,能与伟大的屈原相依相伴,应当含笑九泉了。

道光进士,北京人杨翰(1812—1879)为屈贾二公祠写的一副短联,值得一提:

    长沙不久留才子;
    宣室求贤访逐臣。

汉文帝曾在宣室殿问贾谊有关鬼神的事,贾谊被贬长沙后,汉文帝认为对他有点过分了,几年后,又下令召他回殿,贾谊终于闷闷不乐而死,长沙这个好地方留不住才子,作者不免有几分伤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谊赋鵩
贾谊故居——过秦一论显经世之才,无伯乐叹屈原之哀
贾谊的短暂人生 告诉你逆商多么重要
史记·七十列传·屈原贾生列传译文
​司马迁将贾谊与屈原并列成传,一汉一战国,两人为何被放在一起
春秋吟咏:毛泽东诗词中的咏史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