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麻将为啥还叫做麻雀?原来是和方言有关!

如今,打麻将是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地方也管麻将叫做麻雀,经常会听到“雀牌大战”的赛事。那么,麻将为啥又叫做麻雀呢?

(麻将)

麻将最早起源于叶子戏。

叶子戏的玩法和扑克差不多,依次抓牌,大可以捉小, 牌未出时部反扣为暗牌,不让他人看见;打出后一律仰放,由斗者从明牌去推算未出之牌,以施竞技。

叶子戏是谁发明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韩信发明的,相传早在楚汉战争时期,韩信为了缓解将士们的思乡之愁而发明。另外一种说法,叶子戏的是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张遂(一行和尚),供玄宗与宫娥玩耍。

为啥叫做叶子戏呢?因为纸牌只有树叶那么大,故称叶子戏。以后传人民间,文人学士趋之若鹜,很快流传开来,后来演变为字牌,也就是现在玩的扑克,以及麻将。

(麻将)

随着玩法的多样,叶子戏不断升级,后来又叫做马吊牌。

到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经过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马吊牌有四十张,分十字、万字、索子、文钱四门(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4种花色),其中,万贯、索子两色是从一至九各一张;十万贯是从20万贯到90万贯,乃至百万贯、千万贯、万万贯各一张;文钱是从一至九,乃至半文(又叫枝花)、没文(又叫空汤)各一张。十万贯、万贯的牌面上画有《水浒》好汉的人像,万万贯自然派给了宋江,意即非大盗不能大富。索子、文钱的牌面上画索、钱图形。

为啥叫做马吊牌呢?《叶子谱》作者潘之恒是这样说的:“谓马四足失一,则不可行,”因此叫“马掉”。汪师韩认为“马掉本名为马掉脚,约言之曰马掉,后又改为马吊”。从马吊牌的玩法来看,玩马吊必须是四人,一人为主家,三人为散家,犹如马吊起一足,故名马吊,从中国古代博戏来看,许多博戏玩的人数并不限定,多个人少个人也能玩,而马吊牌则必须四人才能玩,“失一则不可行”,缺少一人就不能玩。

(打麻将)

后来,有人对马吊牌进行了改良。

根据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市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麻雀牌三种基础花色的名字叫做“万、束、筒”。“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后来,这些看粮人就将这些“护粮牌”组成了108张牌的麻将,根据马吊牌的玩法进行玩耍,成为今日麻将的雏形。

(麻将)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彭”的枪声,又如成牌叫“和”(音胡),“和”“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

那么为何又叫做“麻将”呢?在太仓方言中,“麻雀儿”和“麻将”读音较近。太仓话的儿话音念做(/ng/),打“麻雀儿”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太仓方言雀(/tsiak/)儿(/ng/),合在一起就变成将(/tsiang/)。

所以,在今天有些地方叫做麻将,有些地方还叫做麻雀!【参考资料:《叶子谱》、《中国麻将竞赛规则》、《漫说叶子戏 》】(作者:每日汉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知道麻将是怎么来的吗?
麻将是怎么发明出来的,有什么来历?
【转载】麻将历史文化知识(歌曲之74)
麻将规则快速入门
古代的麻将与纸牌
为什么说麻将文化起源于苏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