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人皆知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可这最早的一段运河却少有人知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今日大运河

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大平原与江汉平原上,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包括了中国8个省、直辖市,27座城市,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一、中国大运河的先声

浙东大运河又称为“杭甬运河”,是一条连接钱塘江与姚江的东西向的人工运河。它起自钱塘江南岸,经绍兴市,跨曹娥江,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浙东大运河的开凿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吴越开凿的山阴故水道。吴越时期,范蠡在会稽山北建成山阴大城(今浙江绍兴古城),作为越国的活动中心。为了便利交通,范蠡主持疏浚了自山阴城东东郭门至今上虞练塘村的山阴故水道。山阴故水道贯通了山会平原的东西地区,与东、西两小江连接,又联通了南北诸河,成为了越国的交通命脉。

二、浙东大运河的后续

东汉时期,会稽郡太守马臻在山阴故水道的基础上筑堤建坝,兴建了鉴湖。鉴湖兴建之后,水位抬高,成为了汉晋时期山会地区主要的水上交通线。晋惠帝时,为满足灌溉的需要,由会稽内史贺循主持,修建了自钱塘江南岸的永兴西陵(今萧山西关)至会稽郡的西兴运河。此后,这段运河与鉴湖沟通了钱塘江、钱清江、曹娥江以及会稽郡的河流,提高了这一地区的灌溉效率与航运效率。西兴运河、鉴湖与上虞以东运河以及姚江、甬江的自然水道一起形成了横贯东西的浙东运河。

今日运河

唐宋时期,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浙东大运河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尤其是南宋时期,京杭大运河被阻隔,浙东大运河与江南运河一起构成了南宋都城临安连接明州、绍兴等地的生命线,宋高宗在躲避金兵追击时走的就是这条运河。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浙东大运河的疏浚,钱清北堰、钱清南堰、都泗堰、曹娥堰、梁湖堰、通明堰、西渡堰的修筑大大地改善了运河的航运条件。

如今的曹娥江大桥

明清时期,随着浙江各地海塘的建设和海涂的开发,运河沿线形成了湖泊密布的水系,再加上浦阳江的改道、钱塘江江道的北移以及运河的淤积,浙东运河日渐衰败。

文史君说

浙东大运河的开凿,对浙江地区的灌溉、全国性的南北航运、水驿、漕运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几千年的兴衰变迁中,浙东大运河也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萧山纤道、八字桥、西兴古镇等都是著名的文化遗迹,它们的存在在提醒着我们浙东大运河曾经的辉煌。

西兴古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东运河的历史与价值地位浙东运河的历史与价值地位(上)——​2500年的运河发展史
【人文】杭州:运河上流淌的城南旧事
绍兴旅馆
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他是个基建狂魔,把黄淮海河全贯通起来
绍兴的气质很南宋
“白玉长堤路” 古纤道之美为何世间罕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