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凿壁偷光”的匡衡经历人生起伏后,晚年又炕头偷光读书潦倒病逝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讲古人刻苦学习的励志故事,其中“凿壁借光”就讲述了西汉文学家、政治家匡衡幼时家贫,买不起蜡烛,无从致光以观,但为了满足自己好学求知的渴望就把墙壁凿穿,借邻居家的光来看书的事。

而大人们多以他小时候的事作勉励,却不怎么提他长大后的事例,那之后的他做了什么?一朝苦学,数年寒窗,这样勤奋的人最终的发展经历,人生结局如何呢?

在《西京杂记》中记录了许多关于他的遗闻轶事。凿壁借光一例后,勤奋的匡衡并未止步于室内,为了阅读更多的书,他去了当地的大富人家做家工,

佣作而不求偿。于是“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

。”主人家被他的精神感动,就将家里所有藏书都借给他读。

但经查阅,

即使这样饱览诗书,他在学堂的成绩也并不怎么好,前期仕途也十分不顺。

虽然隋唐才开始科举,但汉朝时就已规定考试考六经来定官职。只要通过其中一经考试就能封官得级:

成绩为甲科为郎中;乙科为太子舍人;丙科可补为文学掌故。匡衡一共参加了九次考试,

最终才勉强挤进丙科,被分配到太原郡做一个小小的下级官员,任文学卒史。

虽官位不高,但经早年的一番积累,腹中已对诗经有了极深的研究。在百姓中间,闻匡衡语诗,闻者皆解颐欢笑;在经学家中间,他的作品也得到传诵赏识。

汉朝有语诗经的社会风气,而他的讲解也就因此博得市场博得名声成为他之后的官位晋升官路顺遂的一大助力石。

当时的太子汉元帝就很喜欢诗经,他就约来匡衡来给他讲诗经。

元帝即位后,匡衡也时常引用诗经的话上谏,当时长安城发生地震、日食,匡衡就劝汉元帝少建宫殿,节俭防奢,修仁政,在百姓中弘扬礼信仁和。

对儒家学说十分爱好的汉元帝对他大为赞赏,觉得这样一个聪慧的人在地方上任实在大材小用,便将他步步提拔,成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等。

任匡衡为御史大夫后,西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宰相韦玄成病逝,

匡衡也一举成为总揽全国政务的宰相。为官期间,匡衡利用诗经理论来推行政策,在汉朝中期也兴起了推崇经学,独尊儒术的风气。

汉元帝还将他封为安乐侯,享有封地待遇。

但丈量土地的时候,他利用地图缺漏多吞掉了国家四万多亩土地,并让下属在这块地上收粮千石。

汉元帝后期,宦官石显得宠,结党营私。汉成帝即位,匡衡弹劾石显,铲除了其党羽,石显被贬,下场凄厉。

但当时也有很多官员弹劾匡衡,指责其为虎作伥。

后来他的儿子酒后杀人,造成不好影响,汉成帝没有说什么,但他的名声也不断败坏。

后来侵占土地被揭露,皇帝忍无可忍,最终将他贬为庶人。最后结局的他也是躺在家乡的破屋炕头偷光读书,得罪皇帝也没人敢靠近他,潦倒中病逝,走完这一生。

现在评价匡衡,大多带上他贫穷的背景,觉得苦难给了人激励。而笔者认为夸赞他,是精神,而不应该感谢贫穷。苦读用功分析时势最终是能成大学家的,这个成语用得不假。但贫穷是限制了很多条件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境界与思维。他后期的侵占土地,掠夺国家粮食,也是违背了自己的精神初心。不知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匡衡家境贫寒凿壁偷光,终成一代名臣,为什么还要贪污?
名相匡衡
那个凿壁偷光的小男孩,长大后陷害忠良,晚年凄惨
那个凿壁偷光的孩子 长大后出息了吗
凿壁偷光的少年, 长大后怎样了?
除了凿壁偷光,还有哪些事让匡衡青史留名、泽被后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