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愈《听颖师弹琴》审美赏析


相传唐朝有一个名叫颖的和尚,从印度来到中国,人们尊称他为“颖师”他的古琴长八尺一寸,用质地优良的古桐木制成,音色非常优美。颖师弹琴的技艺很高,名声也大。韩愈听了颖师的弹琴后,就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这首《听颖师弹琴》。全诗如下: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全诗分两部分,前十句为第一 部分,正面摹写琴音的 美妙。

诗人写道:“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昵昵”即亲热的样子。“尔汝”也就是至友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这里表示亲近。在《世说新语·排调》中说:“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尔汝歌》是古代江南一带民间流行的情歌,歌词每句用“尔”或“汝”相称,以示彼此亲昵。“划然”即忽地一下。“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喧啾”即喧闹嘈杂。“凤皇”即“凤凰”。“跻攀”即攀登。这里,诗人一开始没有说弹琴的人,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一下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在诗人笔下,颖师弹奏乐曲,其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窃窃私语,互诉衷肠。突然,听到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就如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接着音乐声渐渐低沉下来,好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之后,慢慢平息。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诗人描绘的琴声,展现出了高远阔大的意境,使人不由自主地极目远望,产生悠悠不尽之感。在写作上,诗人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借助“浮云”、“柳絮”、“百鸟群”“孤凤皇”等审美意象,不但把音乐描写的层次分明,乐调鲜明嘹亮,高低抑扬,起伏变化,而且意境高远。

接着下半部分写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并借此抒发情怀。

诗人写道:“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未省”即不懂得。“丝篁”指弹拨乐器,此指琴。“起坐”就是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推手”即伸手。“遽”即急忙。“滂滂”也就是热泪滂沱的样子。诗人说自己被音乐所感动,情绪随着乐声而激动变化。“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是自谦之辞,申明自己不懂音乐,也就是不能够深谙其中的奥妙。尽管如此,自从颖师弹奏开始,逐渐被颖师的琴声感动,慢慢地起坐不安,在急忙中伸手阻止弹琴,已经是泪流满面了。这里“推手遽止之”,表明了诗人实在无法承受琴声带来的情感,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听下去了。通过动作描写,把诗人内心的强烈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写道:“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诚能”指确实有才能的人。“冰炭置我肠”形容自己完全被琴声所左右,一会儿满心愉悦,一会儿心情沮丧。犹如说水火,两者不能相容。意思是说,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诗人进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我们都知道,“冰”与“炭”是不能同炉,这里是用来说颖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引进欢乐的之中,一会儿又把人掷入悲苦之中,就好比同时把“冰”和“炭”同时投入炉子中。诗人用这样的状态来写自己听到颖师琴声的感受,真让人承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这样来写自己的感受,不但形象含蓄,而且给人以沉重的压力感。这比白居易《琵琶行》中最后“江州司马青衫湿”来得更加强烈,也更加有力,也就更富表现力。

我们知道,诗人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能革除弊端,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而今,听到颖师弹琴,自然也就触景伤情了。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鲜明对比

 全篇诗在对比中,表现出情感的起伏,变化无穷。就句与句来说,开始“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写柔细的琴声,不但充满和乐的色调,也表现出亲切之感。就前后对比来看,首两句把琴声比作儿女之情语,接着的次两句又比作英雄气概。这样,交错进行,一柔一刚,更好地描绘了琴声高低疾徐的变化。

其次,情景结合

这首诗摹写声音精细入微,形象鲜明,表现出高雅、空灵、醇厚。比如,诗歌在摹写声音的同时,或示之以儿女柔情,或拟之以英雄壮志,或充满对自然的眷恋,或寓有超凡脱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如此等等,无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再次,节奏鲜明

在诗歌中,诗人运用了五言和七言交错的方式,以与琴声的疾徐断续相协调,不但形成鲜明的节奏,也增强了情感变化的表现力。

第四,触景伤情

诗歌中,后半部分虽然写感受,但明显就是触景伤情。诗人写的“湿衣泪滂滂”、“无以冰炭置我肠”等句子,恰是对自己境遇的伤感的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古诗·听颖师弹琴·韩愈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答案附翻译
韩愈听琴
琴思随笔(一)
一个欺世盗名得逞千年的琴师——论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