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第六章解说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堇。

本章的“谷神”一词很不好懂,加之每句都是作比喻,所以恐怕谁都不能奢望自己的解读会得到公允;因此我只想说:用《老子》注《老子》,即用《老子》全书诠释《老子》的个别章句,这个原则和方法是必须坚持的,而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得到的解读大概至少离老子原意不会太远。——我下面的解说就是我努力这样做达到的结果。

解说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1“谷神”不见于其他文献,该认定为老子“自造”的词汇。“谷”字在《老子》中共出现十次,其他九次都是用的它的本义(指两山之间的夹道,即山谷),而且都是用以比喻虚心、谦下、守静的“态度”,或者说“心境”、“境界”;“神”字则共八见,但从另七个的含义和用法概括不出一个共同的“大意”来:有两次是用作动词,“起作用”的意思;……在39章的“神得一以灵”句中,似乎是指某种“精神”。——所认我以为,“谷神”乃是喻指虚怀无欲、谦下守静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对于君主来说,自然意味着“无为之治”;故其具体内容可概括为“无名,朴,唯小”(见第三十三章)和“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见第三章)。因此,头句大概是说:虚怀无欲、谦下守静的态度和精神是“不死”的,亦即永远不会过时。

2、后句头上的“是”字是连词,相当于“是以”,所以此句的主语仍然是“谷神”,句义是:因此(谷神)可以称为玄牝。用“是以”领出此句,自是因为“牝”是指雌性鸟兽,还常用以指谓母性动物的产门,是与“生殖”相联系的,意味着“繁衍不断”,正同“谷神不死”相类,堪做“谷神”的“比喻性别名”。至于前面加个“玄”字,则是因为“玄”有高远、深厚、奥妙等含义,还能引申出更好的意思来(五十一章中“玄德”的“玄”就像是崇高义),以致“玄牝”具有了褒义,而此章正是要赞扬谷神。——注意:据此可知,“玄牝”不是单纯词,也不是老子使用的专有名词,所以下句说的“玄牝”乃是特指“谷神这个玄牝”,不是对“玄牝”这个“类名”做陈述。

3、现在明白了:这头两句乃是赞颂虚怀谦下无欲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故以“神”喻之;名之以“谷”,是凸显它的基本内容;说它“不死”,褒称之为“玄牝”,是暗示正是它能永远不断地给主体带来人所希求的东西。——接下的一句就是申述、道明这最后一点。

 辨析

1、对本章这头两句,我未见有像我上面这样解读的;见到的,共同特点是显得高深,但“高”和“深”都在“很难懂”。《今注》就说:“‘谷’,形容虚空。‘神’,形容不测的变化。‘不死’,喻变化的不停歇。”“玄牝:微妙的母性,指天地万物总生产的地方。”其译文是:“虚空的变化是永不停竭的,这就是微妙的母性。”——我不敢说这注译错了,但敢说:对今人读懂《老子》的这一章不会有多少帮助,译者真读懂了就不会这样注译。

2、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释言》:‘毂,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神。”严复认为:谷神不是偏正结构,而是联合结构:谷,形容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变化无穷,很神奇。——“更古的人”的说法我就不介绍了,只说一句:高、严两位乃饱学之士,一定看到过、思考过他们的前人的理解、说法,然后才提出自己的说法。

3、任先生说:“谷神,也就是老子的‘道’。”所以他认为这一章又是讲“‘道’是万物产生的总根源。”他没有交代他的理由,我就只能说他这理解乃是“先入为主”之见了。——沈先生则把“谷神”译作“如同充盈川谷的水一样丰富的生命潜能”,并解释说:“‘神’为生命潜能……川谷是江河的源头,江河汇海,称之为‘谷神’,乃含‘俾道之在天下,犹小谷之于江海’之义;唯小,故能成其大也。”

4、有人把此章看作是讲养生之道,例如河上公就说:“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神为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蒋锡昌还说:“谷乃用以象征吾人之腹,即道家所谓丹田,以腹亦空虚深藏如谷也。‘神’者,腹中元神,或元气也。……”

 5、《译注》在题解中说:本章是“以‘谷神’象征道,描写‘道’孕育万物、生生不息的状态。……以‘玄牝’喻道,包含着原始社会生殖崇拜的观念,表面上看似比较粗鄙,然而却十分贴切。”在注释头句时则说:“谷,代指虚空的道。神,喻其神妙、变化莫测。不死,即道性永存。谷神应是分开的两个词。”对这些说法,我不必年谷熟评论了。——这头两句,该书的译文是:“‘道’是那样神妙而永恒,它就是深妙莫测的母体。”

6、这两句,王蒙的转述是:“虚下之谷中的神魂,是长存的,不会死的。它正像那个看不见的、最最深远巨大的子宫、母体、女性生殖器,叫做玄牝。”

【解说二】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1、上面说了,这一句是申述谷神的作用:它最能让主体满足人生追求。明乎此,就知确如我上面所说:“玄牝”是特指“谷神”这个“玄牝”,“门”确是指母性动物的生殖器,即医学上说的“产门”。——注意:这句中的“是谓”同上句中的不一样,乃相当于“这是”:此“是”为指示代词,复指“玄牝之门”;此“谓”通“为”,是联系动词。“根”,自然是本根、根由,来源的意思。

2、“天地”在这里指什么?我理解,不像是用作宇宙万物的统称,因为若是这样,此句就是讲宇宙的始源,“谷神”就是设定的“世界的本原”,但这很难成立:“本原”根本不存在死不死的问题,怎么还要首先指出它“不死”?有何必要因此就将它褒称为“玄牝”?又哪还用得着交代“是谓天地根”?老子会专门设一章讲这些废话吗?何况按这理解,末句的“之”字就必是指代作为本原的“谷神”、“玄牝之门”从而“用之者”是谁和他怎样“用之”就决说不清了。——因此,我以为这里说的“天地”乃是“人所追求的一切”,也即“人世间一切好东西”的替代说法。因为“人生天地之间”是中国古人的一个“观念”,成为一个“说法”了,既被用来感叹人生短暂,又可用来表达人生追求太多,老子就用“天地”二字来概括“人生追求之物”了。还顺便说一句:汉语中有“天地万物”、“别有天地”、“天地境界”、“各有天地”等诸多说法,其中的“天地”也是对一类事物、场景、况味等的概括,想到这些,对老子这样使用一下“天地”,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3、因此,这一句是承接上两句,继续对“谷神”作赞颂,说:这个玄牝的产门,乃是人所追求的一切美好东西的总根源啊。

辨析

1、对“天地根”,注家们的说解基本一致:喻指天地万物的始源、本根。《今注》和《译注》这一句的译文就分别是:“微妙的母性之门,是天地的根源。”“深妙莫测母体的生殖之门,它就是天地的本根。”——但沈先生的翻译大不一样:“玄牝的产门,是为天地万物提供养料的根子。”他的理由是:“‘根’的功用不是‘生’,‘生’乃‘种子’之用,‘根’乃源源不断地为植株提供养料,其功能为‘养’,相当于‘育’。”我不认同他这译文,但赞赏他如此“抠字眼”,并且认为读《老子》就要抠字眼。

2、本章头两句,任先生的译文是:“‘道’(谷神)是永恒存在的,这叫做‘玄牝’。‘玄牝’之门,这叫做天地的根。”—— 他将两个“是谓”都理解为“这叫做”,这让我惊讶。是否我理解错了?

【解说三】绵绵若存,用之不堇。

1、“绵绵”,帛书甲乙本均作“緜緜”,后面都有个“呵”字,乙本“若存”前还有个“其”字;“用之不堇”,王本作“用之不勤”。我以为,这些差异对文义没有影响:“绵”是“緜”的异体字;“堇”或“勤”都有稀少义,又都通“尽”;“呵”、“其”是无义的语气词,不影响句子的结构,也就不会改变句义。要紧的是:这两句是对什么做陈述,即主语是什么?应该不是以前文中的“谷神”、“玄牝”或“玄牝之门”为主语,因为此三者都谈不上“绵绵”;但无疑有个主语,因为显是对某个对象作描述。所以,找到主语是正确解读这两句的关键。——我的理解是:这两句是接着上句中的“天地”说下来的,即是对“天地所意味着的“人所追求的一切美好东西”作陈述,以之为潜在主语。很明显,这样解释既符合“暗中变换主语”的语法规律,又切合作者表达本章三层意思时的思路和“说话的逻辑”,特别是,能让后句中“用之”的具体含义得到落实。看了我的译文后,会更加认同这个理解。

2、于是知道了,这两句是说:从“玄牝之门”出来的,也即“谷神”给人带来的各种好东西,简直是一个接着一个,永不间断(“绵绵”是“连绵不绝”义),以致人怎样用都用不完。——这自然还是对“谷神”作赞颂,并且暗示圣人就是最具“谷神品性”可视为“谷神”化身的人。惟其如此才用这样两句收尾,不说“是以圣人”如何了。

3、这里似乎有个问题:“绵绵”后面为什么加“若存”二字?我以为这好解释:这“若”字是助词,放在形容词后起表示形貌的作用,相当于“然”;“存”相当于“有”,兼带“产生”义(《庄子·则阳》:“若存若亡乎?”“存”作为“亡”的反义词,明显是这用法);故“绵绵若”是“存”的状语。——这样解释前句,后句的意思也明白了:“之”是复指“绵绵”的主语,“用”的主体是“人”,自然是具有“谷神品性”的人;“不堇”的“堇”,前面说了,相当于“尽”。

辨析

1、这结尾两句,《今注》的译文是:“它连绵不绝地永存着,愈用愈出,无穷无尽。” 这译文明显不通、难懂,原因显是译者错把“玄牝之门”看作潜在的主语了(“它”字只能是复指“玄牝之门”)。——沈先生的译文是:“生命潜能绵绵不断,似无似有,用之不少。” 他这译文也“很不对头”,主要原因是他将本章头句的“谷神”译作“如同充盈川谷的水一样的生命潜能”了;他不认为或未看出“若”字是“绵绵”的尾巴,将“若存”连读,译作“似无实有”,可说是“不该发生的误译”。

2、沈先生对“若存”作上述理解,可能是因为他“屈从了”前代大家的意见。王弼就释此句说:“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苏辙也说:“绵绵,微而不绝。若存,存而不可见也。”迄今为止,注家们都沿用这说法,以致成了“共识”,实为“共误”。——将这个“若”字训作“似乎”,明显既与前文的两个比喻相矛盾(“玄牝”、“玄牝之门”、“天地根”的存在都是肯定的事实,不容怀疑的,谈不上“若存”),也与后文的“用之不堇”不协调(老子哪会对只是“似乎存在”的东西说“用之不堇”);而将“绵绵若(然)”看作“存”的状语,则不仅合语法,合事理,又切语境。还说一句:如果我这理解得到公认,就该承认在解读经典方面,古今名家都难免“低级错误”吧?

3、这一句,《译注》的译文很特别:“绵密不断呵川流不息,它的功用无穷无尽。”——王蒙的转述是:“虽然你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它或似存在着,而且作用起来使用起来无尽无竭。”

译文

虚怀无欲谦下守静的谷神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故可称之为玄牝。

这个玄牝的产门,乃是人生天地之间可能得享的各种幸福的总根。

谷神品性带给人的福利幸事啊,可说绵绵不绝,怎么用也用不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绵绵若存
道德经集注
《道德经》全文(翻译 )--7
06章 谷神不死
道德经重读第六章道犹牝
第六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