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唐最伤心的一首诗,短短四句,却引起千古共鸣

这世上总有一些情,再好的笔墨也无法描述,就像一句唐诗所言“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这两句出自晚唐诗人高蟾的《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也许是因为屡试不第,又生逢乱世,高蟾的诗歌充满着个人的苦楚和时代的悲哀。

晚唐藩镇割据愈演愈烈,王朝早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

对于这样一种危机四伏的局势,高蟾早有所感,但是又无能为力,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两句营造了凄清的氛围,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无奈和凄楚。

他登上金陵城楼,望着夕阳暮云笼罩下了金陵,心中一片凄凉。

秋风凄厉,秋水涌起,无怪乎古人都“伤春悲秋”。

浮云归暮山,落日泛秋声,这不仅代表着日之暮,更是岁之暮,这样的残景,只是读来便令人伤感。

可是诗人却沉浸其中,他追随着浮云消失的轨迹,陪伴着笼罩在秋声中即将沉没的落日。

而这样衰败的景象正是当时唐朝的写照,诗人身在其中,却又无可奈何。

这样的无能为力让他沉痛不已。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写出了诗人难以言说的伤心。

表面上来看,写的是因秋景的衰败而伤感,其实从深层次来看,写的还是家国身世之悲。

金陵不是普通的地方,它曾经是六朝古都,是王朝兴衰的见证人。

在金陵,很多诗人都曾留下脍炙人口的怀古诗,就像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的也是金陵的繁华和落幕。

当年的六朝是何其的繁华,如今也只剩断壁残垣,这样的兴衰自古有之。

而如今唐王朝也到了这样一种风雨飘摇,随时倾颓的状态,就像暮云落日,面对这样一种无可挽回的颓势,诗人倍感烦恼,郁结于心。

这样的家国之悲,即使是最好的画师,也不能描摹一二。


后来的元好问也曾直接引用这句诗,“十年旧隐抛何处?一片伤心画不成”,写的也是家国之悲。

而到了纳兰容若,却转为儿女之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但无论是家国之悲还是儿女之情,都令人无限伤感。

在他们看来,这种“痛”是难以用绘画来表达的。

但是唐朝另一位诗人就不同意了,他便是晚唐花间词的代表人——韦庄。

相较于韦庄而言,高蟾的声名地位显然远远不及。

不知是出于怎样的心理,韦庄写下了一首反驳诗,此诗名为《金陵图》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谁说伤心不能画呢?只不过是那些画师为了迎合世人的心态而不愿画伤心之作罢了。

你们看看这幅《金陵图》,古木凋零,寒云笼罩着金陵城,一片凄凉之景,不正是伤心的写照吗?

韦庄是看了金陵六朝的彩绘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但他也有反驳高蟾之意,开头的一句反问便是证明。

而他为了反驳高蟾,甚至举了“老木寒云”的例子,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后来韦庄的这首诗还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但是从后人的引用来看,显然高蟾的“一片伤心画不成”,更得人心。


我也认为,无论是绘画写作,还是其他艺术创作,所能表达的情感都是有限的。

有些极致的情感,就算是顶尖的艺术家也无法完全展现,正如清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所言:画实境易,画虚景难。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这是高蟾给我们的启示,即使穿越千年,仍能引起共鸣。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首伤感无比的冷门唐诗,末尾二句惊艳千古,诗人因此流芳百世!
古诗词日历 | 高蟾《金陵晚望》
高蟾的经典诗作,前两句很美,后两句伤感到极致
古诗词赏析 |《金陵晚望》高蟾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唐朝非顶流诗人的一首诗,28字成名作,纳兰容若也跟着模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