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联来了!最终,银联还是输了这场支付的战役!


常年在国外消费的人,都知道银联的好处,经常有这个合作合作那个合作的,活动永远搞不完,有一张银联,比VISA加上Master都要靠谱。然而这几年,随着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大肆进入国外市场,银联在国外的地位江河日下。什么?央行整出了个网联,银联在国内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事情源于8月4日央行发布的一份文件,说这份文件给“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带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巨震一点也不为过。央行宣布当日宣布:从2018年6月30日起,类似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都必须通过“网联支付平台”处理。


央行重新建设了一个网联平台,用于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换言之,不仅银联一家独大的吃独食时代已经结束,就连银联觊觎已久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也交由网联平台负责。


15年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银联,央行的嫡长子,由八十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机构,唯一一个归在央行旗下直接管辖的部门,这么多的称谓叠加,意味着着其出身就注定出身不凡,坐拥平台躺着挣钱。没想到突如其来飞来个网联平台,把银联即将得到的“肥肉”横刀夺去。这一次,马云等囧了,银联真的哭了…



顺风顺水的前半生



银联,这家国有股份制企业,历来由央行的司长担任高层,似乎高层“撑腰”。一出生便瞄准支付领域,借鉴了VISA和Master Card的成熟模式,银联的成长速度一度快如火箭。银联在这这短短十几年内,成功将国内的支付方式由现金、存折、支票跃进到银行卡,这在银联成立之前几乎都无法想象。同样的过程,老牌支付巨头Visa和Master Card可能花费了数倍于银联的时间。而银行卡支付的时代,由于发卡行与收单行不一致的情况占绝大多数,因此作为结算组织的银联在每笔跨行交易中,都能得到商户回佣的10%,而发卡行和收单行分别获得的利益为商户回佣的70%和20%。银联也因为这一原因,在其诞生的前15年内,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支付界寡头。


据权威支付类调研机构RBR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支付卡的数量在2016年增长了8%,达140亿张,而中国的银联,正成为全球最大的支付方案提供商。RBR表示,去年银联卡的市场份额已扩展至43%,超越了Visa和MasterCard,到去年年底,银联卡全球发行累计超过60亿张。



半路杀出的移动支付



一向视自己为央行嫡出的银联,一直占着支付界的垄断地位,自认为地位高于商业银行,与监管银行的银监会的关系也是若即若离。然而,这一切的垄断地位,都在移动支付出现了之后,变得岌岌可危。时代进入了2010年之后,无纸化在各个行业都席卷而来,支付业也在发生着慢慢地变化。市场上开始流传着一个笑话: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创业做支付,那里有无限的机会;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创业做支付,那里有无尽的“杯具”。


这些都源于央行在2010年9月开始施行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移动支付企业必须具备第三方支付牌照,而彼时银联看不上的银监会成为了监管机构。移动支付迅速取代了银行卡时代,立刻在市场上形成井喷。支付宝从原先的支付方式,变成了和银联平起平坐的支付平台,腾讯收购的财付通也迅速崛起,想要和支付宝共同分得银联的一杯羹。


大到商场消费,小到街边买根油条,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了消费的个个领域。而作为支付界老大哥的银联,更是被称为第三方支付的“黄埔军校”。曾经担任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辞职后更是一手创办了通联支付这一第三方支付平台,而汇付天下等第三方支付牌照也是由银联曾经的嫡系或创立或担任高管。此前培养出的银联骨干,没想到有朝一日,全部成为了蚕食银联利润的“食父”子。


目前,银联一家独大的支付时代已经演变成移动支付、现金、信用卡消费三足鼎立,各自占据1/3的支付份额。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发布的相关统计报告显示,国内非银机构移动支付端支付的笔数已经从37.77亿笔(2013年)增加到970.51亿笔(2016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5.09%。而同期,银行卡支付的笔数增长趋于平稳,从500亿笔左右(2013年)增加到1150亿笔(2016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2%。显然,在移动支付的强势追赶下,银联的银行卡的支付市场正逐渐缩小。


银联对此只是坐着收回佣,面对着后来居上的支付宝与财付通毫无招架之力。后两者拥有着庞大的移动端使用人数,掌握着技术时代最重要的大数据。支付宝甚至还先发制人,将支付宝余额与货币基金接通,打造出了余额宝这一万亿级产品。让消费者同时成为了投资者,在投资为王的时代,屡屡破4的年利率,更是为余额宝带来了1.4万亿的存金,腾讯的微信钱包也紧随其后。然而,银联在这一巨大的移动浪潮中,仅凭着发卡量的优势,却在全民移动支付的时代日渐薄弱。


曾经银联旗下控股公司银联商务的私有股权托人都都难求的时代,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银联一直致力于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模式,如今却被央行另一子网联完全夺去。



横空出世的网联



网联,简而言之,类似于银联的清算平台,一端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接,一端连接着银行系统。以后,网联与所有银行链接,第三方支付机构也与网联对接,这将结束现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联的模式。做到了每一笔移动支付,对监管机构完全透明,也足以说明央行对金融、消费大数据的重视。


网联的出现,使得将来金融、消费大数据被支付宝、财付通等机构垄断的可能性大大地降低,数据寡头也将无法出现。而这似乎也道出了一个趋势,以银联代表的银行卡支付日渐衰微,第三方移动支付才代表着未来。银联最终走到网联的悲剧中,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线上银联”网联渐行渐近 第三方支付几多欢喜几多愁
微信支付宝们被“收编”,谁人欢笑谁人愁?
网联是什么?明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可以使用吗?
支付宝接入网联,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网联出世,支付江湖再起波澜
央行、银联、支付宝支持的网联清算落地!下一步想干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