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卿为他失控落泪:“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倒下了···”

俭朴其身,

高尚其心。


一位医生的本色


耄耋之年,

一个人会做些什么?

是与亲人共享天伦,

还是在养老院里下棋散步?


有一个人,年近百岁

却依然拿着手术刀,

在手术室的方寸之地,

挽救千万患者的生命。

他就是吴孟超,今年96岁,

在最新一期的《朗读者》里,

让44岁的董卿泣不成声。



作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

他创造过中国乃至世界外科领域,

无数个第一


翻译出版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专著;

制作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铸型标本;

成功完成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

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术; 

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

重36斤的肝海绵状血管瘤; 

为一名仅4个月大的女婴切除了肝母细胞瘤,

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




🍶了不起的“小个子”

 

青年时期的吴孟超,

身高只有1米62,

从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看,

并不太符合做外科医生的条件。

然而,他还是抱定了一个念头:

“我一定要做外科医生,

而且还要做个最好的外科医生!”

 


1958年,一个外国医学代表   

在参观医院时傲慢地说:

“中国的肝脏外科要赶上世界水平,

最少要二三十年时间。”

当时,我国的肝脏外科还是一片空白,

没有教科书,

没有肝脏解剖理论,

也没有成功的肝癌切除手术先例。


 

吴孟超听到了这句话,

搭建了一个草棚作为实验室,

研究起了肝脏血管的分布。

从模糊到清晰,直至烂熟于心。


  

1979年的9月,

国际外科学术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吴孟超以流利的英语发言时,

会场一片寂静:

“本文分析从1960年1月,

至1977年12月,

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181例,

手术死亡率8.8%,

6例已生存10年以上……”


这组数字在一般人听来来枯燥乏味,

但在医学专家们的耳朵里,

却像生命交响曲中最美的乐章,

2000多位与会专家惊呆不已。

 


“刚才那两个人   ,

加在一起的肝癌切除术共18例,

这位中国小个子,

自己做了181例,

手术成功率达90%以上,

那么优秀的吗?”


 

20年,中国肝脏的外科,

从一无所有,

一跃成为世界肝脏外科的领跑者。

这次会议上,

吴孟超被增选为   

国际外科学会会员。

 

 

🍶为病人带去生存的希望

 

1996年,

正在读初中的尚蕾蕾肝部病变,

走路跌跌撞撞,

筷子夹的菜都送不到嘴边,

甚至连“妈妈”也喊不出来。

家人带她去郑州的大医院看,

医生说:“小姑娘很漂亮,

但我们很遗憾……


 

当时,尚妈妈从一份导医报刊里,

看到了吴孟超的介绍,

得知他是“模范医学专家”。

她想,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会给普通人家的孩子治病吗?

女儿危在旦夕,

作为母亲,她还去找了吴孟超。


 

 “救好一个病人,

就缓解了一家人的痛苦。”

在吴孟超眼里,

病人就是病人,

没有贫富贵贱的区别。

他精心诊断后,

为尚蕾蕾进行了肝移植手术。

她家中并不富有,

吴孟超在医院组织捐款,

并为她免除部分费用。

当尚妈妈给吴孟超塞红包时,

吴孟超拒绝了。


 

收受病人红包和拿药品回扣,

一直是吴孟超深恶痛绝的事情。

他说:“病人生病已经非常不幸了,

为了治病可能都已经花光了家里的钱,

有的还负债累累,

作为医生,

应该用最简单、最便宜、

最有效的方法为病人治疗。


 

在为病人做检查时,

如果B超能解决问题,

他决不让病人   

去做昂贵的CT或核磁共振;

如果他们带的片子能够诊断清楚,

也决不让他们再做第二次检查。


 

🍶变形的手关节,

不变形的医者圣心

 

2006年的吴孟超,

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奖金为500万元人民币。

很多同行,

无心着眼于他的筚路蓝缕和丰硕成果,

惟独津津乐道这500万。


 

一种说什么500万奖金太少了,

公车消费都多达3000亿了,

某些演员张张嘴、走走台,

每年就赚几千个万,

对吴老不公平。

 

还有一种说,

500万奖金为数不少,

吴老发财了,

这比诺贝尔奖金高啊。

两方的观点可谓针锋相对。


  

吴孟超呢,

他还是骑着自行车上班,

把国家奖励给他的500万元奖金,

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奖励给他的100万,

全部捐给了外科研发部作为经费。

 

吴孟超深知,

一花独放不是春。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肝癌问题,

必须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同时开展研究,

从根本上揭示病理,

做到有效预防、根本治愈。

 


几十年里,

吴孟超先后培养出上百名硕士生、

博士生和博士后,

他们学有所成,挑起大梁。

目前,我国肝脏外科的中坚力量,

百分之八十都是是吴孟超的学生。

 


2004年,82岁的吴孟超,

接下了一台复杂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

手术的对象,

是一个叫甜甜的女孩,

她肝脏的肿瘤,比篮球还大。

 


有人劝吴孟超,

已经这么大年纪,

该得的荣誉得了,该当的官当了,

也不缺钱花,

就不要再去一线忙活了。

别人都不敢切,

你切了,万一出了事,

名誉就没有了!


 

他笑了笑:

生要把挽救病人生命,

作为终身的追求,

能做动手术我就要去做,

名誉算什么!

在旁人在乎“晚节”大过天的年纪,

吴孟超只认“人命关天”。

整整十个小时的手术,

他成功给甜甜切掉了肿瘤。



甜甜说:

“后来我选择了9月24号——

让我获得再生的日子,

和我心爱的人携手走上红毯。

今天我可以拥有完整的人生,

谢谢您。”

 


🍶一封护士长的信

 

从医75年来,

96岁的吴孟超,

已把16000多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这位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的右手,

捧起过众多的奖杯,

但手指却变了形,

这是经历成千上万次的肝脏手术,

“锻炼”出来的。


 

在面对病人满腹腔的充血时,

所有人都只能看到满眼的红色,

但吴孟超的手可以直接伸进去,

选中血管一掐,

血当即就会止住。

与其说这是手指畸变,

不如说这是拯救无数患者的“上帝之手”。


 

他不仅手“”,还眼“”。

有一次,他看到一份病历上

“每天大便次数”连续几天都显示为零,

而临床又没有采取相应措施,

他就把当值医生找来,

委婉地批评:“你给我憋三五天看看?

 


在医院,

很多临床医生和护士都“”吴孟超,

就是因为他的眼睛很“”。

但合作多年的护士长,

却给吴老写了这样一封信。

 

“认识您三十多年了,

在很多人看来,您是个传奇,

但只有我看到过,

手术后靠在椅子上的您,

胸前的手术衣都湿透了。

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

掌心向上的双手在微微颤抖。


 

“那天,我听见了您叹口气说,

‘力气越来越少了,

如果哪一天,

我真的在手术室里倒下了……

你知道我是爱干净的,

记住给我擦干净。

不要让别人看见我一脸汗的样子。’



这封信,董卿,读哭了。

救死伤,扶生灵,

悬壶济世然不慕名利者,

才可谓真正的医者仁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卿失控落泪:“如果哪一天我倒下了......” 背后的故事却不为人知!
朋友圈刷屏96岁的外科手术医生,一生救人无数,却唯独没能救回自己的父亲
又一巨星陨落!
刚刚沉痛消息:国宝辞世!他唯一心愿令所有人泪目......
肝脏外科创始人吴孟超分享肝病防治与长寿秘诀
人物 | 吴孟超:92岁不离手术台,曾切除过14000多颗肝脏肿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