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植油茶林的培育和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油茶又名茶油树、茶子树等,为山茶科灌木或小乔木;是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其主产品茶油与橄榄油并称世界两大木本食物油,自古有“油中珍品”之称,是优质天然植物食用油,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发展油茶生产,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对于发展山区林业经济,增加林农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参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主要对新植油茶林的培育和低产油茶林改造的一些前期技术经验进行初步总结,为油茶林的培育提供技术指导。

1 新植油茶林培育技术

为确保基地建设达到预期目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定向培育、集约经营的技术措施,以提早新植油茶的结实期和提高产量和质量。

1.1 园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立地质量Ⅲ 级以上,坡度25°以下,海拔500m 以下的丘陵山地建园。

1.2 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大、皮薄、出籽率和出油率高的品种栽植,并选2个以上无性系混合配置满足授粉需要。

1.3 种苗选择

苗木选用2年生的优良无性系苗,苗木标准达二级以上。

1.4 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主要清除杂灌、杂草,并对劈除的杂灌、杂草采用的堆烧、沿山水平带状堆积进行清理,以利于整地和改善苗木生长环境。

1.5 整地

1.5.1 初植密度。新植油茶林栽植密度以株行距为2m×3.3m 为宜,一般 1500株/ hm2 。

1.5.2 整地方法。在丘陵山地主要采用挖穴整地,依地形地势,从山顶至山脚依次挖明穴,回表土;种植穴规格:60cm×60cm×40cm ;为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和营养空间,种植穴在坡面上要求形成品字型排列。

1.6 栽植

苗木要求随起苗随栽栽,起苗后根系立即沾打浓黄泥浆,保护苗木不脱水;裸根苗要求春季 1 月下旬至2月下旬的阴雨天栽植,容器苗一年四季均可栽植。栽植不宜过深,埋土深度以苗干原土印以上3~5cm 为宜,栽植时,要求做到苗正、根舒、打紧。

1.7 土肥水管理

1.7.1 松土除草。油茶造林后的前 2 年,每年 5 月和 9月各除草、培蔸1次。第3年后每年秋冬季进行扩穴,深度 20~25cm 、 5 月和 9 月进行除草、培蔸。

1.7.2 科学抚育,保持土壤水分。结合除草、培蔸抚育,将铲除的杂草沿等高线堆积于油茶幼林行间,形成水平滞留带。并可在幼林间套种经济作物,以减少除草成本,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等。

1.7.3 合理施肥。基肥结合整地施入,肥料用钙镁磷肥1500kg/ hm2或土杂肥30000kg/ hm2 ,肥料与穴内底土充分拌匀。于造林后第1年开始进行追肥,施肥量为尿素50g/株;第2年施肥量逐年增加;施肥方法:在植株的左右及内侧开半月形浅沟,深度12~15cm ,施入肥料并盖土。

1.7.4 整形修剪。幼树长到约1.2m 高时,摘除顶芽,保留 4~5 个强健主枝,主枝在主干上最好各保持 10~15cm 间隔,分布均匀。如有主枝间距过远时,宜留强健分枝作为副主枝,以便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结果面积。幼树修剪量宜小不宜大,通过整形,使其成为自然圆头形和自然开心形。

2 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

2.1 高接换种

对产量低、质量差的油茶林可进行高接换种。嫁接品种选择当地推广的优良油茶品种进行高位嫁接,嫁接时要求配置 2 个以上的其它优良品种以满足授粉需要,嫁接时期选择在生长季节进行,嫁接方法采用腹接、丁字形芽接。嫁接成活后及时解除绑缚,并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新梢生长。

2.2 深翻垦复

于每年的冬季深翻土壤 1 次,深度 20cm ,并依地形地势采取全垦、条垦、穴垦、鱼鳞形垦、阶梯式垦等方法。

2.3 整形修剪

修剪时间为 12 月至翌年 3 月。剪去病虫枝、衰老枝、枯枝、下脚枝等;对徒长技、交叉枝视情况合理修剪,以平衡树势,调剂树体各部分营养物质的分配,改善油茶林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

2.4 科学施肥

油茶成林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可结合冬季深翻进行,一般施磷肥 20~25kg /hm2 ,土粪 600kg/ hm2 ,桔饼 5~10kg/ hm2 。氮、磷、钾要配合施用,才能对油茶林每个生长发育阶段起促进和协调作用。追肥于抽梢前(2月间)幼果生长期结合中耕除草施入,施肥量根据树龄大小、土壤肥瘦而定,施肥后即覆土,严禁地表撤施,以免污染水源和环境。

2.5 水分管理

油茶生长发育需要适量的水分,特别是在夏秋干旱季节必须注意灌水,水分不足会出现“七月干球(果)、八月干油”的现象。灌水对油茶优质高产有重要的作用。水分管理实际上是土壤水分的管理,可在园内根据地形情况,沿山水平等高线修筑拦水沟、预留生草隔离带等,防油茶林土壤缺水,提高油茶林的产量和品质。采果后秋施基肥如遇天旱,灌水能加速有机肥料的分解,促进根系吸收,充分发挥秋施基肥的作用。

2.6 病虫害防治

油茶常见病虫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烟煤病、油茶软腐病、油茶刺绵蚧、油茶尺蠖等。

2.6.1 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油茶病害有20余种,对生产有一定危害的主要有炭疽病、烟煤病和软腐病等。

(1 )油茶炭疽病。主要危害油茶的叶芽、叶、花蕾、果实。防治方法:一是结合营林措施,清除病源;二是发病高峰期的7~9月,用1%波尔多液加2%的茶麸水每隔15d喷一次连喷3~4次;3~4月用50%多菌灵500倍液每隔10d喷1次,连喷4~5次。

(2 )油茶烟煤病。该病在叶正面及枝条表面形成一层很厚的黑色煤尘状物;主要危害油茶的枝叶。防治方法:一是适当修剪,改善油茶林的通风透光条件;二是用多菌灵800倍液或病毒灵低浓度喷洒。

(3 )油茶软腐病。又叫油茶落果病。发病时造成油茶大量落叶、落果,严重病株叶子和果全部落光,有时初发嫩枝也凋落枯死。防治方法:一是冬春季节深挖垦复,清除病叶病果,减少越冬病菌;二是进行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发病;三是进行药物防治,在 4 月中旬用 50% 可湿性退菌特 400~600倍进行喷液,每隔10d喷1次。

2.6.2 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危害油茶的害虫主要有油茶尺蠖、油茶蛀茎虫、茶毒蛾等。防治方法:一般采用灭蛹、灭幼虫,灯光诱蛾、天敌捕食等进行人工防治;或施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药剂进行防治;药剂防治只有在虫害发生较严重时才使用,生产中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并严格按 A 级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要求,推广绿色食品推荐的生产资料,生物防治是油茶虫害防治的方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用技术】关于油茶丰产林的栽培您知道多少?
油茶栽培技术 2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柿树栽培技术
油茶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绿色食品冬枣生产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