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作家‖【秋收】◆孔学军

作者简介

孔学军,1996年参加工作,是一名莘县张寨镇实验小学教师。作为乡村教师,我坚持了很多年轻人所不能的坚持, 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力气用得多了,是会累的,但休息休息,是会再有的”——这是我累时,自我总结、自我加油话语。

-秋 收-
参加完娘家侄子的结婚典礼。我们兄弟姊妹四人又相聚在一起——帮父母掰玉米,而这种相聚时隔30左右个春秋呀!

缠绵悱恻的秋雨下个不停,有时还大雨滂沱,可谓雨水爆满,玉米收割机无法进地“大显神通”。

金秋十月——从前,为秋收喜,现在,为雨所愁。

今年——十月的乡村,是农民心酸的乐章。玉米地里……

全家人脚穿着雨靴,身穿棉马甲,满手泥污的扒拉着玉米秸,掰着棒子。

老父亲用肩膀扛玉米袋子时,升起些许忧愁,喃喃地说着:冬天来了啊,秋天跑哪里啊?

老母亲唠叨着:“哪还有闲工夫发牢骚呀,趁孩子们在家,赶快干活吧!”

四岁的女儿欢呼着,跑到姥爷身边,把长了玉米苗的玉米棒子炫耀般地放在姥爷眼前:“哇!棒子上长苗苗啦。”

在这时,一阵寒冷的北风再次吹来,偶尔站着的玉米秸哗哗作响,像谁的诉说,也像是人的怨愤,表情夸张极了“我辛苦种的玉米,现在都通通给雨水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你看,冷空气又安排上了!

儿时,农村的学生是放秋假的,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帮父母秋收。

我们四人是必须帮父母收割玉米的,因为太晒,由于玉米有花粉,在掰玉米时花粉会落在身上,再加上玉米叶子划着身体,花粉落在身上在一出汗就特别痒,小妹还会出现花粉过敏,身体刺挠的很,有时会把皮肤挠破。掰玉米、削玉米秸、捆玉米秸,甚至用板橛子砍棒子渣,10个手指肚都磨出了血泡。

田里又开始下一季的忙活,犁田。这一般是大人的事,小孩一般驾驭不了。主要力气要大,还要有规律,让牛转圈,掉头,是有技术含量的。

劳动是光荣的,但劳动是辛苦的——父母的耳边天天想起的话:谁谁不干活啦,谁谁干活又偷懒啦。时光在兄弟姐妹争吵劳动的多少中飞逝,儿时的手足之情,在吵闹中刻下痕迹。即便时光流逝,岁月更替,物是人非,但弥足珍贵的亲情永远都在。那份亲情可能偶尔被尘封,一旦触发,不用翻捡,那份记忆就会立马涌现,历久弥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湘文艺】哲夫 国庆忆丰收
秋收的记忆
秋收
秋收·求索
十月一假期在抖音里火的玉米地
💖悦读 | 国庆咏叹调(文/安秀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