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花夕拾||【我不是个好女儿】◆殷丽丽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

     殷丽丽,山东夏津第一中学语文教师。爱好读书、朗诵。“ 我相信 爱的本质一如 生命的单纯与温柔 我相信 所有的 光与影的反射和相投”

作品欣赏

我不是个好女儿

“再坐一会儿吧,这才几点?”看着母亲略带祈求的眼睛,我一阵心酸。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总是喜欢催促我做事的母亲变得总是想要挽留我,但我不得不拒绝:“不行,我下午还有课,再晚就来不及了。”母亲便不再说什么,忙着收拾东西,往袋子里装着早已割好择好的韭菜、豆角、小柿子……后视镜中,我看到我的母亲站在门口,望向我离去的方向。不忍再看,我便闭上眼睛,想她……

我的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因为兄弟姐妹多,上学的机会都留给了男孩。这也是姥姥经常跟我说的她这辈子最后悔又最无奈的事。如果时光倒流,现实仍是如此。兄弟姐妹八人,吃饭尚且是个问题,哪里还都供得起读书?老观念里,男孩子要出门去,不识字不行,女孩子留在家里种地、洗衣、做饭、看孩子,用不着识字。小时候,我对此很不理解。我问母亲是否会怨恨姥姥、姥爷,她说一点也不,能将这些孩子养活、拉扯成人,做父母的已经不容易,哪里还会有怨恨。再者,哥哥弟弟们能读书,以后出息了,也是她这个做姐姐做妹妹所愿意看到的。于是,她心甘情愿地下地挣工分,在此之外秋天早早起床扫落叶当柴火,夏天在别人午休时去拔草,晚上和姐妹们一起给家人纳鞋底,冬天农闲时将双脚泡在冷水里踩皮子……母亲对童年的回忆大约都和劳动有关。

因为自己不识字,母亲决心在我和哥哥身上补回来。母亲说不出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叮嘱我时总是重复同样的话。记忆中,每次去上学,母亲都为我开大门,边开边嘱咐我:“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打架,放学就回家。”每天说两遍,说了七年。因此二十多年过去了,母亲送我出门的情景仍然很清晰。每天放学回家,母亲要求我做完作业再做饭,等我做好饭,天已经黑了,这时母亲也该从地里回家了。吃饭的时候母亲问的最多的话就是作业做完没有,今天学什么了。母亲从未陪过我做作业,她也没有办法检查我的作业,她要忙她的事情,她的事情就是家庭儿女的事情。为了让母亲看懂我的作业,每次我都要自己认真检查,不出一点错,争取老师能给我打100分或画上一朵小红花,这是能让母亲看懂的最好方式。

冬天农闲,母亲就会为全家人做棉衣棉鞋。我怕冷,母亲总要在我的棉袄中加入更多的棉絮。当时教室里没有暖气,双手容易冻伤,母亲为我做了好多棉袖。那些在我看来没用的碎布在母亲手里好像会变戏法一样,用不了多久它们就成了或长或短或厚或薄的棉袖,我的双手没有留下任何冻痕。放寒假时,见母亲总也闲不下来,有时我也会帮帮忙,我曾偷偷地织了一尺布,没想到被母亲一眼看出,因为我织的太密。母亲提议在她干活时,让我给她讲讲学校里发生的事儿或为她读读课文,而她给我讲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故事。依偎在母亲身边,读课文,听故事,那样的日子现在想来真是太幸福了。

有一年冬天,母亲去面粉厂做工,她特别向往做记录的活,但她不识字,于是她让我教她写字,我便从全家人的姓名开始教起。母亲学得很认真,一笔一划很是吃力却又毫不含糊。母亲的手握惯了锄头,用惯了针线,小小的铅笔在她手里并不听话。刚开始写出来的字很大,不够美观,但笔画是对的。她像个省事儿又好学的学生,自己反复练习。一段时间后,那字竟也像模像样了。后来终归是没有做成记录的活,因为学习速成不得。但母亲还在坚持练字,我不在家的日子里,母亲与念过初中的父亲因电视屏幕下方出现的一个字的读音而起了争议,等我回家做裁判,没想到父亲竟然输给了母亲。

我家的院子很大,母亲将院子里种上各种蔬菜。紫莹莹的茄子、嫩绿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一垄又一垄,整齐又多彩。院中小路的边上则是一片片俗称“洋蓬棵”的花,有单层花瓣、双层花瓣、多层花瓣之分,有大红、玫红、粉红、浅黄、橘黄、粉白等多种颜色,这是母亲多年来从多处搜集来的。母亲种菜给一家人吃我一点不奇怪,但种花赏花却感觉不像母亲所为,平日里母亲很少在意这种看起来“无用”的东西,然而这些普通的花竟然能得到她的喜爱。早上,我还在半睡半醒中时,母亲已经开始侍弄院中的小菜园。每一颗小苗都会得到她精心的照料,而我和哥哥则更喜爱它们鲜艳又具有诱惑力的果实。有时起得早,便从瓜秧上随手摘根黄瓜嚼着,看母亲侍弄这块小小的菜地。有时她用手拨去杂草,有时给菜苗培土,有时给菜秧搭个架,有时捉虫整理枝丫……母亲手里不停,话也不停,她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一句话:人勤地不懒。农忙时与母亲一起下地干活很累,但我还是很乐意,因为我爱说话,母亲爱听我说话。与母亲在一起,我从来不知道“代沟”是什么。我在学校遇到一些事,首先告诉的是母亲,在她那里这些事儿都不是事儿,三言两语朴实的话就能解除我内心的不快或者疑惑,从母亲那里我能得到的是满满的力量与勇气。

母亲最讨厌以强欺弱,我从她对人对事的评价中感受到了这一点。今年暑假,小学的同桌在微信上联系到我,她说我的那张单人照片是她这二十多年来的一个心结。我想起来,那时候有些同学喜欢拉帮结派,孤立某个同学。对这种做法,我从心底感到厌恶。我断然拒绝听从某些同学孤立某人的“旨意”,因此我成了被排挤者。当时的我十一岁,被集体排挤是有很大压力的,我也有些迷茫,不知自己是否该屈服,那时的我需要帮助,需要有人指点。我将此事以讲别人故事的形式讲给母亲听,希望听听母亲对此事的评价。母亲肯定了主人公(其实是我)的做法,她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主意,欺负弱小者是可耻的,被别人控制着去做事是可怜的。母亲的话给了我勇气,我不再因为害怕一个人的孤单而委身“强权”。因此毕业拍照,别人都三五一群时,我很坦然地拍了一张单人照。而当时我的同桌非常想和我一起,但是她不敢。我理解她,所以我从来没有怪过她,和她有同样想法的又何止一人,但我们都太小了,很难承受被孤立的滋味。而我,有我的母亲。母亲说一群人一起玩跳绳,有人帮你扬绳你可以玩的很开心,一个人玩时没有人帮你,那么你可以把绳子折起来让它成为单人跳绳,你一样可以玩的开心。

我从未从母亲口中听到过想我的话。十三岁住校一直到大学毕业,母亲极少到学校看我。我曾经问过母亲,长久不见,离她那么远,可有想我。母亲的回答毫不含糊:没有。我问她既然不想我为什么给我做座垫,她说恰好有块布闲着,不知道该做什么,于是就做成了座垫。她说她从不担心我,她知道我能照顾好自己。冬天洗脚时,如果我忘了拿擦脚布,母亲是绝对不会帮我的。她说我应该在洗脚前就想到会用擦脚布,提前准备好。我只能光着脚丫自己去拿,在没有暖气的屋子里,等布拿来后,我的脚已经冰凉而且又一次弄脏了,还得重新洗。有这么三两次我再也不敢忘记拿擦脚布。母亲从不帮我整理上学去的行李,哪怕是我大学开学,她说我需要什么自己心里得有数。如此之事,数不胜数。我有时对母亲是有些不满的,我觉得她对待我太不细心。当我离家到外地上学后,我才发现原来有的同学竟然连方便面都不会煮。而我上小学时母亲已经教我任何炼油,起火怎么办。母亲大概知道她不会永远陪在我身边,那么在我与她一起的日子里,她要将这些生存技能教给我。

我的奶奶是个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的人。她疼爱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但对媳妇、孙媳妇却有着各种不满。奶奶比较疼爱我这个唯一的孙女,但当她对母亲不公时,我心里仍然是很不满的。奶奶有气管炎,八十岁之后越发严重,后来吃饭需要别人一勺勺的喂。大爷们和我的父亲都上班去,照顾奶奶的任务就落在了儿媳妇们身上。我的大娘们和母亲轮流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我问母亲是否对奶奶有怨恨之心,为什么还那样精心地照顾她。母亲说过去的就让她过去,奶奶年轻时拉扯几个孩子不容易,现在她老了,不能跟她计较,再怎么说她也是我父亲的母亲。母亲的话让我心中舒了一口气,也放下了很多事儿。母亲经常说做人不能太自私,人这辈子不只是为自己而活,上应该顾及父母,下应顾及子女。在照顾年迈的父母这件事情上,母亲说不管有多少兄弟姐妹,谁也不要攀着谁,各人尽各自的心。人去世之后再风光的葬礼也不及让老人在生前得到精心的照料。我结婚之后,母亲总不时地叮嘱我,不要让公婆生气,家家的老人都不易。

同事张轩和王玮说认识我一个月已经见我两次流泪了。我自信自己还算坚强,一般的事儿不放在心上,但我对亲情没有免疫力。第一次流泪是因为与侄子聊天时,想到大哥哥受苦时自己无力帮忙而难过。第二次流泪是和学生一起看感恩视频,想到了母亲。母亲生病了,而我却不知情。有一天我打电话让母亲来帮忙,她来了我才发现她脸色极差,眼睛无神。当时,她病得已经很厉害,头一动就晕,却硬撑着不告诉我和我哥。她总是怕麻烦别人,即使是自己的儿女。什么时候打电话,从那头传来的都是什么事儿也没有,一切都好着呢。在我的一再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去济南省立医院看医生。我被两个年幼的孩子拖住,无法陪同母亲前去,幸好老公陪他们。那一天正是情人节,没有鲜花,没有巧克力,我却觉得自己收到了最珍贵的礼物。后来哥哥带母亲复查,病情大大好转,我心里才好受些。当演讲的老师问到谁能在工作之后将每月十分之一的工资交给父母时,我很是羞愧。我既没有多一点的时间陪着父母,也没有像贾平凹那样用钱来略微弥补一下对父母的愧疚。就连我回家时买点吃的,母亲都想着让我带回。她说她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稀罕。她只希望我工作顺利、家庭和谐、孩子们健康。

母亲,我的母亲,您让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我能做的大概也只有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情系齐鲁★文学先行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季刊,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公开发行。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颖:朝霞如梦(4)|小说
生活家
【我的卧虎湾】见 君:今生今世的目送●亲情无价
一生信命的母亲
有父母可以孝顺,那是一种幸福~~~
远嫁的女儿,是父母丢失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