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为什么一定要求确定性的增长呢?
userphoto

2023.07.23 陕西

关注

说真的,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上,为什么一定要求增长呢?或者说,你付出了什么,可以换来确定性的增长呢?

长江电力12-13年也就是10来倍PE的估值,15年一度18倍,然后跌到15倍,美国人给水电都是20倍以上的估值,中国的资本市场以后也是这样的。现在长江电力24倍TTM PE,过去这七八年翻了一倍多,年化10%不算高,但也算是稳稳的幸福了吧。
10-15倍TTM PE的大规模成熟的水电站,还要啥自行车啊?我不喜欢对管理层提出很高运营能力要求的企业,因为躺平赚钱的资产在我看来风险是最低的,这种资产是最强健的。
不记得是不是巴菲特说的了,最好的管理层经常出现在全价航空公司,因为经营管理实在是太难了。经济周期向上的时候收入增长,通货膨胀如影随形,燃料成本顺周期上升,还有跨周期刚性增长的人力成本。投资者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呢?
投资的另一种强健来自于低估值。确定性和高成长兼而有之的资产有没有呢?有,但是估值恐怕高的离谱。投资者赚的是比别的人认知强很多倍的钱,我不知道特斯拉或者英伟达上面赚几十倍的人是不是认同,但我觉得,多数在这两个公司上赚的钱的人,其实也不太知道自己为什么赚了这么多。
还是那句话,投资者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呢?
所以说,如果你能看懂周期,那就在周期的波动当中赚钱。如果你能看懂企业的超乎寻常的运营能力或者技术创新能力,那你也许能从跨周期的成长当中赚钱。
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躺平瞎想,那我劝你试试看,把低估值、低风险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也许你会在低增长的资产上获得原本没有想过的高回报,而且还很舒服。
很多的时候,投资者只要不瞎折腾,就能赚到不少钱了。
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当下,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在这样一个当下,不要只盯着增长和企业的估值不放。估值和确定性的组合,很多时候才是更重要的。
过去三年,各行各业都不容易,本质上讲也是一次行业洗牌的过程,或者说是供给侧出清的过程。随意举例几个大家熟悉的行业,例如:
地产,只有少数头部企业还有拿地能力,未来少数头部国企吃市场份额是清晰的路径。
白酒,目前头部名酒的动销回暖,但大部分还处于去库存阶段。小酒厂相对艰难,过去几年茅台镇随便贴牌的酱香小酒厂风光不再。
白酒这个行业很有特点,表面看是品牌,背后是价格带,以及依据价格带区分的消费场景。从几十块钱的光瓶酒,到300-800块的次高端商务酒,以及1000块价格带和3000块价格带的高端商务酒,其实每个价格带的消费人群是独立的,而且逻辑都是消费升级。
中国顶着“价值投资”帽子走动的,十个有八个,成功靠的都是早年买进了贵州茅台没有卖。领域更广的,就是搞点五粮液、泸州老窖、片仔癀,看起来一点技术含量没有,不过仔细想想是有道理的。
这种选好企业收藏死拿,实际上是“无招胜有招”,是最高级别的价值投资。合理价格买入当然最好,即使买的略贵了,当然不能太贵,只要能抗住2~3年,利润起来了就不贵了,大概率“只输时间,不输钱”。
这样的企业大家看看年K线就明白了,是不是东北角方向?我们一直建议大家不要在乎一天、一周,甚至一月的走势,没有意义,多看年K线,有些道理就会看的更清楚,想的更明白。
这其实是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构成导致的。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不折腾,以合理的价格买进持有有护城河的公司。中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吃人口红利的,增长则依靠消费升级、渠道置换。
李宁升级来升级去,遇上阿迪耐克,升不上去了。大家都到县城去开店,算是个创新,可是县城都圈完地了,到哪去圈新地?苏宁、国美把传统电器销售渠道给置换了,可是又出来个京东要置换它。
万科文化好,可是房地产行业竞争太激烈,群雄逐鹿,万科只能拿到几个点的市场份额,况且,攻城略地后,后面增长在哪?
所以,这些企业业绩爆发都是阶段性的,曾经的蓝海,转眼间就变成了红海。要应对消费永不停歇的升级,或者应对渠道永不停歇的置换,对企业家的挑战太大了,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投资的核心是确定性,就是寻找那些不被世界改变的企业。长时间慢慢的爬,好于短时间的跳跃,况且复利的效应,一点也不慢。投资当盲从成为主流,理智就是一种孤独,拥抱价值,做一名优质股权收藏家。这个真需要勇气和认知,哪有随随便便就能长期盈利的。
回头看看贵州茅台、五粮液、片仔癀这些企业,看起来没有技术含量,但好处也是没有技术含量,品牌是它生存的惟一理由。而且,品牌是有定价权的。其他的公司治理、渠道置换、消费升级,对它们都不重要。
谁当茅台的董事长,重要吗?贵州挖煤的和管交通的都可以,董事长还没熟悉业务,就走马灯的调离了。但是,就这样也挡不住贵州茅台利润年年增长。林园说的,投资就是买垄断,这一点没错。
医药、医疗集采洗牌后,基本进入稳定阶段。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趋势不可逆,医药、医疗的渗透率提升,是长线逻辑。但研发费用投入高、具备核心专利技术或者配方、具备规模优势的创新药、中药、CXO以及医疗设备等龙头企业,会继续做大做强。
化工领域,产品都是标准品,一般不存在明显的消费者心智差异,核心竞争壁垒来自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技术升级、大企业的融资成本低等因素,导致未来化工领域头部企业会强者恒强。互联网领域,当前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见顶,用户规模扩张降速的阶段,已经很难找到便宜的流量洼地。在存量市场里,大厂之间开始相互进攻对手的腹地,行业越来越卷成为常态。只有具备深度护城河的龙头平台公司,才具备开辟新变现能力的途径。
A股全面实行注册制,理论上小股票的供应会源源不断,没有亮点和核心竞争力的小企业,会随着新股的发行,失去市场资金的认可,估值会不断下移。资金会越来越倾向于投给根据确定性的有壁垒的核心资产。
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资本市场包括一级市场,无脑烧钱的时代已经过去,资金会相对追求回报的确定性大于弹性,至少接下来一段时间是这样的。未来2-3年的管理思路也很明确,就是拥抱核心资产。
投资要买最好的企业,不要之一!把生意模式想清楚:这个生意是赚钱不辛苦,还是赚辛苦钱,还是辛苦不赚钱,这个很重要。生意和人生一样,企业从建立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不公平!
一旦买入最好的企业,也不要惧怕下跌,有钱就再买一些,没钱就等待。股价的钟摆一定会回到内在价值的中间点。
人生要能沉得住气,让自己能够经过时间的洗礼,耐得住岁月的打磨,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取的东西,最后才能真正属于自己。正如有句话说的好:那些等待爆发的时刻,叫沉淀。沉得住气,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哪有随随便便买后只涨不跌的投资。(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腾茅平: 为什么我认为茅台合理估值应该是30
价投进化之道:确定性与接飞刀
扎西德勒:我的选股思路随笔
投资体系第一问:你喜欢赚业绩的钱,还是估值的钱?
关于价值投资和龙头白马的思考
无法释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