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解读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是拳友们熟知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一句名言,需在行拳走架过程中认真予以心领神会。我试作如下剖析解读。




原文第一句是“立如平准”。




王宗岳十分明确告诉我们“站立要平正、精准”,却偏偏有人自作聪明要把“立如平准”改为“立如秤准”,还说是传抄笔误或印错,误作导向,实属不妥。


我们应该牢记杨公澄甫祖师的教导:“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炫聪明,妄加增损。前贤成法,倘有可移易之处,自元明迄今,已数百年,如有可改之处,昔人亦已先我行之矣,乌待吾辈乎?”岂不知把“立如平准”改为“立如秤准”,虽一字之差,真所谓“差之毫厘,缪之千里”矣。


我说“立如平准”就是“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自然站立,涌泉踏地,呼吸自然,神形自然”,即“平正神舒,拳架精准”。这就是文理、拳技的解释。太极拳的功法必须是“立如平准”,绝不是“立如准”。


请看杂技艺术家之走钢丝绳,必须手持一大惯量长杆,借其左右、上下,偏沉之大惯性矩,得以确保直立人身之“平准”,而能维系以脚掌为支点稳定站立于钢丝绳之上行走;再观察高速旋转的陀螺,亦是靠其旋转之惯性矩得以保持“平准”稳定的直立状态。绝不像秤杆那样,稍移秤砣就会翘杆失稳翻到。这就是“平准”与“秤准”的根本区别。拳术家要练就的是稳定的平准,绝不是易于失稳翻倒的秤准。请参见二水居士在《杨家太极拳老拳谱32目探究》一书29页中撰写为:“若平准稍有分毫之轻重浮沉,则偏显然矣。故练习太极拳者,须立身中正,有如平准”的精准解释,以及庞大明在一篇名为《平准不是秤准》的文章中的详尽叙述,解说平准是为规矩、准绳。其中说:“近年来,有人把《太极拳论》中的‘立如平准’改作‘立如秤准’,以讹传讹。‘立如平准’有其最早出处……李亦畲的‘老三本’影印件为证。”是为有根有据。



原文第二句是“活似车轮”。




王宗岳的用词形象而巧妙,需要我们入理想象才能体会。试想,当拳术家立身中正,有如平准时,则直柱锥间盘处于平正均压状态,无需筋腱、韧带、肌肉另加弯曲保持力量,身体可得以舒缓自然,转动轻盈灵活,以命门主导两肾催动左右肢体而能随意行走自如,象征“活似车轮”,进退左右旋转,随心所欲耳。


这种“活似车轮”的描述,在二水居士的文章中撰写为:“腰轴连动左、右两肾所启动着肢体左、右侧的肩肘腕,胯膝踝,虚实交替变换‘碾’转,带动左,右侧身形,气如车轮形成左,右双圜。就如两个大车轮,左右,虚实变换车轮的独轮车,似乎只有一个车轮在发挥作用。但都是受腰轴上之命门穴所控制。象征两肾为轮,命门为帅,一纛立撞之指令车。”是很细腻而形象的。


原文第三句是“偏沉则随”。



近期,有拳友发表论文《深解“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说“偏沉则随”是“病手”,擅改《太极拳论》中的“双重之病未悟耳”为“‘偏沉’如‘双重’一样都是病”。


人们习惯都把“偏沉则随”认作优点,而把“双重则滞”看作缺点。这是因为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接着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请注意王公只说“双重之病未悟耳”,而不说“偏沉,双重之病未悟耳”,即王公认为“偏沉”不是病,所以才这样说。这就是《太极拳论》的原意。这就使人自然想起诲人名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而顺意褒贬理解了。所以,擅改“双重之病未悟耳”为“‘偏沉’如‘双重’—样都是病”,有悖王公宗岳大师原意。


“偏沉则随”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具行为。绝大部分动物出生以后,就能独立行走。无论两足或四足动物,都是“偏沉则随”虚实交替变化才能行走的。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亦不例外,只是多了一个成长过程,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习惯了自由行走,似乎不足为奇了。若要仔细研究一番,就会知道人们是在不断地“偏沉则随”才能稳妥行走。


请细想,人的行走必先迈出一腿(例如左腿),使人体重心向前“偏沉”,至左脚跟先着地,续至人体重心移于左脚掌完全踏实,右腿及时跟“随”而进;经左踝复向右前方迈出右腿,复使人体重心向前“偏沉”,至右脚跟先着地,续至人体重心移于右脚掌完全踏实,左腿及时跟“随”而进。这样左“偏沉则随”,右“偏沉则随”,完成了左右走步一个循环的“猫行步”。这就是人类自然实施左右“偏沉则随”稳妥行走的本具功能。人类就是靠了“偏沉则随”优异的本具功能才得以稳妥行走啊!这明明是优点嘛!谁还能说“偏沉则随”是病呢!


请看杨澄甫祖师在《太极拳之练习谈》第四点指明:“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这种“偏沉则随”'的“猫行步”,是必须练就的好功夫,即是太极行拳走架必须练就的“太极猫步”。也就是虚实相济“左、右偏沉则随”,模仿猫科动物“曲膝提脚,旋踩转关,轻起轻落,虚进跟随”,降蔽捕猎的“猫行步”,它能使我们的腿脚、胸腹、腰背的肌腱、韧带,以及胯、膝、踝关节得到柔和锻炼,而变得柔韧,坚强无比;也使我们身体的血管、神经、脏腑得以疏通、复健,而能延年益寿。谁还能说“偏沉则随”的“猫行步”是缺点吗!



再看“偏沉则随”之“随”的精妙意境。王宗岳把太极拳阶及神明的功法“粘黏连随”的“随”特用于此,明确是对“偏沉”的赞赏。还有个别大师则直接读成“偏沉则灵,双重则滞”,更是表明“偏沉则随”是优点,不是病。


请想象这样的动态搏击:当敌人用拳急速向你进击,你若能以相同的速度跟随敌之进退即敌我相对速度为零,表现为敌人总是打不到你,敌人总是打空了,你似乎为一隐身之人,会使敌人感到害怕。这是多么神明的技法。


《杨家太极拳老拳谱32目》第4目“粘黏连随”明确指出,“粘黏连随”是“高级功夫”。就是说“随”是好手段,是优点。若能做到“粘黏连随”,就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的玄妙境界。可知“随”是何等高明,所以,用“随”来表达“偏沉”,更说明“偏沉则随”是妙招不是病。


再看《杨家太极拳老拳谱32目》第22目“太极轻重浮沉解”。按行文“偏浮偏沉失于太过也”的规则,照理应写成“偏沉则过,双重则滞”,而不是“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了。但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却特意用“偏沉则随”,因为“粘、黏、连、随”都是好手段,即用“随”来表达“偏沉”,而不用“过”来表达“偏沉”。这是《太极拳论》的原意,也是王宗岳高明之处。显然,王宗岳特别要表达“偏沉则随”是优点不是病。


在此特录田兆麟大师褒扬“偏沉则随”的一段话:“‘立如平准,活似车轮’,乃一切势法之基础,乃可随而不滞。所谓随者,须将两足分清虚实,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内,作止变转,常将两足交互相代,以支其身,则重心不致提高,动中依然稳定,动时仍可发劲,此所谓偏沉则随也。以支身着力于一足,故曰偏沉,以身体各部可任意而动,故曰随也。”亦可证“偏沉则随”不是病,是妙招。


若“偏沉,双重”都是病的话,《太极拳论》随后应写成“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偏沉、双重之病未悟耳”,而不是单一特指“双重之病未悟耳”了。

 


原文第四句是“双重则滞”。





何谓“双重”?双重在何种状况情景时产生?似应进一步探讨,以求明确理解,不致习拳多年,而对双重拳理的认识仍含糊不清。


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中说:“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杨公点明是身体的重心与灵活和迟滞的关系,而不是不少拳师所谓的两力相抗为双重。所以,我们探讨双重应以“是否重滞,变转不活”为准则,而不以“两力相抗”为准则(见下述对敌接触两力总是相抗、对等的解释)。


再借前辈拳师许禹生在注释《太极拳论》之“双重则滞”中所明确指出那样,双重“有彼我之双重,有一己之双重”。


因此,定义“虚实不分,迟滞不敏,变转不活”的状态为双重,且有自我运拳双重(一己之双重)和敌对实战双重(彼我之双重)之分。试作如下解释。


自我运拳双重是指自我行拳走架时的自我双重




自我行拳走架锻炼时出现虚实不分、筋骨不松、气不舒转、意念紧张的状态,都是一己之双重。


1.行拳走架须虚实运化,人体重心不可长时均布滞留于两承重脚上(即双重)。只可虚位以待,不可双重滞留,否则必致应敌迟钝,失去“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灵动敏感性。


2.筋骨不松亦属双重。有弛才有张,用时才能出劲。弛是常态,张是瞬态,这是诀窍。即发手时筋骨放松,至击敌接触前瞬间突然握紧拳头,打完瞬间即放松弹回。若一开始就绷紧筋骨出拳实不可取。一是形先外露,二是持用拙劲耗能太甚。


3.气不舒转,血气奋张更为双重。拳家自堵血脉通畅,血压升高,憋气伤身,更何谈应敌自如。


4.意念紧张,是主帅双重。胆气不足,神经紧张,思辨不灵,未战先馁,指挥失当,怎能应敌。


故行拳走架必须谨防“双重”。时刻保持虚实相济,松舒轻灵,脉六轻合,意清神足,而能流畅出劲,致达随心所欲。


敌对实战双重是指敌我实战时敌对的双重




首先要明白一个“重”的问题。敌我双方接触就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就是双方都有重的感觉,这就是所谓重。自我运拳有单重(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内),双重之分(重心常均布于双足),那么对敌实战如何定义单重、双重呢?


根据《太极拳论》“双重则滞”之说和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中所说“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因而可以定义为敌对实战处于“滞重失活”状态即为“双重”,即是:


若接触作用力线正对敌方重心,则敌方为双重,因此时敌方处于被直线发送的“滞重失活”状态,直接受到“发放方内劲能量”的作用,且不易化解,而被击出。


若接触作用力线偏离敌方重心,则敌方不为双重,因接触作用力对重心的偏距会使敌方身体自动产生旋转,自动转化了对手发放的内劲能量,使直线移动能量变成了旋转能量而不被击倒或被掷出,同时还会使发送方失稳沿切线方向扑出,所以或可称偏离对方重心所感知的重为单重。


例如“搂膝拗步”,我右掌借右脚跟为支撑,经脚、踝、膝、腿、胯、腰、肩、肘,臂、腕、掌传递,采取向前“跟步”(即半步跟)发劲推击,且推击力线正对敌方重心(即拳术所说“击中”)。此时,敌方为双重,被推移击出,不易转化,而我方为单重,靠的是自身整体左转惯性矩与右掌推击力保持平衡。这就是以我之单重发对手双重的范例。


拳友推手都知道找“重”的感觉,一旦对手出现“滞重失活”之时,即是发放对手的好时机(俗语“得机”)。所以说,只要双方接触就有重的产生。问题是拳手如何使“重”转化而加以利用。“重”于敌我双方是对等的,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相对的两个物体,似乎谁都没有便宜。如果按一般概念,会说:“双方顶牛‘双重’,能逼退力小者,力大者胜”。是这样吗?我说:“其实在推移过程中,不是推动者力大,被推动者力小,而推压处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仍然总是相等的,不存在谁力大、谁力小。”那如何来理解推移过程呢?这要从作用力使物体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即推力做功来理解。




在推动被动方移动过程中,使被动方质量(m)产生加速度(a),推动方所需的力F(即F=ma)与推移距离S的乘积,就是推动方付出的能量(作功),即推动方所作的功P=F·S。


同时使被动方获得以速度(v)运动的动能E=1/2mv2。


这就是惯性作用能量交换的理论分析。


实际物体移动还会有摩擦阻力、支撑力等的介入。但推移过程中接触区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仍然总是相等的。无所谓谁力大、谁力小,只是推动方付出了做功的能量,使被动方在移动中获得了动能。


这能量就是拳友们需要通过锻炼而增强的内劲(即内能E)。所以,我们说“发放对手是靠内劲能量”起作用。当然,内劲发放必须要有支撑点,这就是要练就稳固的桩步,且养成“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动作习惯。


既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相等的,所以就不要在力大、力小上动脑筋,要在转化上动脑筋,要按《太极拳论》所说,熟练“粘黏连随”,“引进落空”,“化发相随”,“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求智胜。


1.例如对手双掌向我正身按来,若我以双掌对顶,即为双重对双重的顶牛。若转而变为我以对手按进相同的速度身接其掌,并双掌外粘合其臂,随身后引,使其落空;趁其感落空惊慌后退时,我即内旋合掌回按,使其跌出,是为“引进落空,化走相随,小胜大”,化发取胜,而使敌方双重回倒。


2.再譬如,敌以拳正击我胸腹,我即含胸收腹顺接,并以双手正反合黏敌臂,速向后撤步使敌进拳落空,双手顺势随撤步牵引发送,使敌前冲跌出,是为“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引发取胜,而使敌方双重冲前仆倒。


3.又如敌用拳正向冲击我身,我速以双掌扣套敌臂肘腕,随腰旋化,横向发出使敌偏跌而出,是为“直击横化,四两拨千斤”,旋发取胜,使敌重心侧旋失衡,侧冲跌倒。


上述均为见“重”对中而发之招术。尚有利用“力偶”破坏对手平衡的实战用法,对敌中心采用平行反向作用发劲,使敌失稳旋动,而被击倒。


1.例如敌我双搭推手顶牛双重时,采用左右手“浮沉”变化的左右“力偶”旋动,就能破坏对方平衡,使敌或左或右失衡倾倒跌出。


2.再如“抱虎归山”的“右手抱回,左手推掌”形成的前后“力偶”使对手向后仰倒,或向前仆倒。


3.又如“转身摆连”最后一动,双手牵敌左臂侧后移,并起右腿向右摆踢敌身,这上下"力偶"的作用,或使敌胸腹受伤,或使敌向左后倒伏。


总之,太极拳术对敌实战原则是“接手找重、化发相随、操控失衡,降服即止”,施之有效、明理,有德的拳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谓“双重”?双重在何种状况情景时产生?
也谈双重
太极拳的“双重”是指什么?为什么要避免双重?
太极拳真诀
谈太极拳的意念、双重和呼吸——名家讲堂赵幼斌
〔转帖〕论太极拳"十八在诀"的技术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