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子兵法:计篇的九个战略总原则

一、慎战思维。

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做为一部兵书,居然开篇第一句话讲的不是如何“战”,而是要“慎战”,甚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此兵书,古今中外罕见。退一万步,即使要战,也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道德经》讲: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同理也。

二、五事七计。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道天地将法”,是我们最常用的企业经营管理思维模型,也就是说,这五个要素就是我们经营一家企业的核心基本面。主要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与企业战略、天时地利与团队领导力、公司治理与运营体系建设等。

卡普兰与诺顿在1992年《哈佛商业评论》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理念,从财务层面、客户层面、流程层面与学习成长四个层面量化管理企业战略,道天地将法同理也。

三、上下同心。

原文: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易经》泰卦讲: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道德经》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任正非说: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

OKR管理法强调:公开透明、横纵协同、敏捷应对。

以上种种,其实都在传递着一个核心主旨:令民与上同意也。而这个同意指向哪里: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与战略。只有这样,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才能实现专注、极致、口碑、快的效果。

四、天时地利。

原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易经》讲:应天时行,时乘六龙以御天。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开篇讲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企业进行深入的宏微观营销环境分析,分析什么?经济、政治、人口、技术等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竞争、消费需求、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等微观环境,进而才能科学制定企业的市场定位、经营目标与营销组合策略。

梁宁强调“点线面体”战略。就是说任何一个个体的爆发,都离不开点的努力、线的周期、面的机遇、以及体的红利四方面的加持,如果我们只是拼命地在点上努力,而忽略了对线、面与体的借势,终将事倍功半。

五、为将之道。

原文: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梅尧臣对此有一个经典的解释:“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

其实在《孙子兵法》后面的文字里,还强调了为将的几个重要原则:

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还有四个标准: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曾国藩还做过两点补充:廉与明。齐活!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实在是太重要啦!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是也。

六、持经达变。

原文: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领导者的核心职能是什么?

《易经》“噬嗑”卦讲: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欶法。就是说先王受到雷电交加、电闪雷鸣的天地异象启发,明白了应该明确刑罚,确定法律,并公布于民众,以使民众有所畏惧,不触犯法律。

全球著名的政治学家苏珊·斯特兰奇有个著名的论断,即在国际秩序中,大国竞争的核心是要争取制定规则、秩序的权力,即“结构性权力”。结构性权力有四个基本来源:安全、生产、金融、知识。

所以,身为领导者,其核心职能就是要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清晰洞见什么在变、什么永远不变,以及通过组织系统的构建,实现《道德经》所讲的:太上,不知有之... ...功成事遂,百姓谓:我自然。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贝壳找房的ACN系统(经纪人协作平台)。

七、因利制权。

原文: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战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将领需要根据现场的客观情况与各种战机,及时掌握并敏捷应对。

何为“利”?不是指“利益”,而是指:强项、优点、实力也。“因利而制权”是讲发挥优势制造机变,制造可以打破平衡的地方或机会。

可见,这里强调了两个关键词:一是“因利”,发挥自己的优势;二是“制权”,因时因地因敌而变。把优点、强项发挥到极致,就形成“势”。俗话“一白遮百丑”即是如此。

混沌大学讲:在十倍速变化环境中要洞见趋势红利,并错位竞争、单点破局、低端颠覆等等就是这个意思。

八、诡道悖论。

原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这是《孙子兵法》中最容易被误读的地方,以为兵法讲的就是一个随机应变、诡道为先。

但孙子他老人家在后面的《势篇》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在后面的《形篇》中又提出了: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所以,就像冰山理论所讲的:诡道,只是《孙子兵法》冰山上面的表象;而冰山下面的本质才更重要,也是整篇《孙子兵法》都在不断反复强调的:自己,才是一切的基本面。诡道,是末;而国家自身的能力与资源系统成长与反脆弱系统建设才是根本。

正如《孟子》所讲:近悦远来,仁者无敌。

九、先胜后战。

原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本篇名为“计篇”,但这个“计”不是“诡计”的“计”,而是“算计”的“计”。就是说人生得算计,不能蛮干。算计啥呢?五事七计:干事前一定得先把饼画好且形成共识『道』,然后要在主场『地』、顺应趋势『天』、选将用人『将』、建立系统『法』。仗好打,只要自身基本面强就行。

《孙子兵法》中总结了五条“知胜之道”,吾辈不可不察也。

第一,“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知道能不能战,不能战的就不要战。

第二,“识众寡之用者胜”。你如果懂得了运用不同规模的部队,就能胜。

第三,“上下同欲者胜”。人民和君主上下同意,上下一心,则能胜。

第四,“以虞待不虞者胜”。就是有准备地去打那个没准备的能胜。

第五,“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如果将领很有才能,而国君又不在后面瞎指挥,就能胜。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总之,《孙子兵法》不是一部兵书,而是一把万能钥匙。军事战争、企业经营、个人成长、家庭关系等等,尽皆适用。值得我们常备一本、反复玩味;切已体察、知行合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子兵法行军篇读后感
这样的千年经典解读,读100篇也不为过(战略智慧)
《孙子兵法》诵读7000遍后的一点感受
第七章:中国哲学方法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创立的指导方法(下)
最早的战略在中国
《孙子兵法》:任何事要抓大放小,突出重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