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祛湿?




       总有朋友向我提问,如何祛湿?一直以来想写篇文章来统一回答下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中的大部份人正在受着湿的困扰。

       那么什么是湿?一言以蔽之,湿是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与风、寒、暑、水、痰统称为人体六邪。

       湿又常常与其他邪气相合为患,如湿热、湿寒、风湿……


▍湿在我们人体的表现有哪些?


  • 舌体胖大,舌边齿痕严重;

  • 身体重坠,易疲劳,小腿肿胀;

  • 面部斑疹,头皮屑,皮肤瘙痒,脚气;

  • 众多女子的妇科疾患,皮下囊肿,甚至恶性肿瘤。这些大多是湿在人体内作怪。


▍湿是如何形成的?


      内在因素:人体的气滞、血淤、心肝脾肾肺功能低下,食积、过劳,都会导致人体湿浊内生。


      外在因素:外湿是指人感受湿浊天气,尤其是生活在江南地带及山区的人群,易受外湿的侵袭。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外在的诱因一定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那么如何化湿呢?


       古人云:湿如油裹面,湿毒粘腻难祛。化湿并不是像微信上流传的光用薏仁红豆汤那么简单,必须弄清虚实寒热,抓住主要矛盾。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化湿,一定要分清人体的虚实寒热。虚则补之,实则责之。


       假如人体气血已亏,但补气血便是,无需顾湿,气血旺,脾升胃降,气机运转,则湿自去;现在一听有湿,常见开些健脾燥湿的药物,如:苍术,白术,茯苓,泽泻,薏仁等等,这些都是驱邪的药物,对于虚症并不太适宜,亦犯虚虚之戒。


       寒则温之,无阳则气不化,气不化则湿不去,理中丸之类即可;


       热则凉之,湿热相搏,俩邪串通,则以清热祛湿为主要手段,二妙丸加减便是。


       假如人体正邪相争,旗鼓相当,则可以驱邪祛湿为主。此时薏仁红豆汤不失为一剂化湿良方。


       其实,对付湿的办法很多,风能胜湿,苦能燥湿,阳能化湿,淡能渗湿,种种方法总离不开正确的辩证,抓住虚实寒热的根本,才是化湿的正确途径与手段。


       就好比雨天过后道理泥泞,如何才能让它恢复正常了?


      第一需要晴天的太阳,就是我们人体的阳气;

      第二需要刮风,才能加速清除湿气;

      第三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所谓淡能渗湿。对于湿热,苦燥药确为对症治法。


      风药大致是指:黄芪,党参,防风之类,刮痧能祛表湿;


      苦药大致是指:黄芩,黄连,黄柏,苦参之类;


        阳(温阳)药大致是指:附片,肉桂,韭菜籽之类,艾灸、温针同样能祛湿;


       淡渗大致是指:薏仁,茯苓,芡实,泽泻之类。使用淡渗的药,前提是尺脉有力。


      脾胃乃后天之本,为多气多血之脏,能储湿,也能化湿,脾强胃壮,清升浊降,湿自然无处遁行。

 

       其实,湿乃土之本气。无湿,则土不能滋养万物;湿过了,则土困而粘滞难行。


      脾胃属土,木能疏土,肝气调达,有助于脾胃运化。

      土能生金,肺气的推动才能有益于气液的输布。

      土能治水,肾的阴阳平衡才有利于人体的水液代谢,肾阴不足产生湿热,肾阳足产生湿寒。心火下潜,才有利于脾胃腐熟水谷,条畅气机;

      脾升胃降,肝上肺下,肾起心落,循环不止,生生不息,才有利于人体的阴阳平衡、气液代谢。


      可见,人体五脏六腑相互配合、协调,是保证人体不受包括湿在内的外邪的侵袭的前提。


▍日常注意事项


  • 平时注意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

  • 饮食清淡,少食用黏腻难消化的食物,以七分饱为宜;

  • 早休息,不熬夜;

  • 生活中正确看待得失,条畅情志。

  • 咨询医生的意见,定期做些艾灸、温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一点中医概念
诊脉,当以“虚实”和“胃气”为本
中医脊梁”倪海厦《黄帝内经》总结
腹泻遭人痛恨,分型治疗很关键!
引火论 | 百草居
庚子小暑 三阳化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