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其实中药不难学
 

第一节  中药功效的来源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为了掌握中药的功效,古人付出了很多,不但“入腹知性”,更须“入口尝味”;不但运用象思维来推理功用,更须通过长期临床来验证其准确性。
知其然的同时还要知其所以然,中药,不但要熟记其功效,而且还要知道这些功效的来源。

中药,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占绝大多数,其功效的来源是复杂的,有根据性味而来,有根据质地而来,有根据颜色而来,有根据生长环境而来,有根据炮制而来,有根据气之厚薄而来,还有的是根据临床验证而来等等,下面,我简单的谈谈。
一、用取象比类思维来认识中药的功能
所谓取象比类,就是指求取某种事物的征象与他物加以类比,形成直觉认知。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指在观察事物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客观世界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表述,依靠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进行思维,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们认识复杂性事物的一种基本思路和方法。
用取象比类的思维对中药功用有个大致了解之后,然后再进行临床应用,经过验证,和我们推想一致的,形成理论而保留,这样,就有了现在都认可的中药功效。比如皂角刺,其药材位于皂角树的上部,故而,就可以治疗上焦病症,翻看《中药大辞典》,杨士瀛就说皂角刺“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验之于临床,确实如此。
1、质地决定性能。
一杯水之中,比重大的物质下行沉降,比重轻的物质上行升浮,所以,质地重的中药有下行沉降的作用,如矿物类药;质地轻的中药有上行升浮的作用,如某些植物类药。
同样是植物类中药,拿独活和葛根来说:独活质地沉重,故而能治疗腿脚部的疾病;葛根质地较轻,所以,就能治疗颈部的不适。
比如在《本草备要》中谈到沉香时:诸木皆浮,而沉香独沉,故能下气坠痰涎。这就是从质地方面用取象思维来推理出的功效。
2、由药用之前的性能决定。
如虫类药,活着的时候就善于飞爬,故而,大多数虫类药有走窜通络的作用;果实是营养物质的汇集,故而,大多数果实类中药都有补益作用。
著名医家张锡纯在一个“腿疼”病案中谈到“有一窦姓患者,年过三旬,邻村蒙馆教员。禀赋素弱,下焦常畏寒凉,一日因出门寝于寒凉屋中,且铺盖甚薄,晨起遂病腿疼。后因食猪头肉其疼陡然加剧……”,张氏在解释其疾病加重的机理时认为“猪肉原有苦寒有毒之说,曾见于各家草本。究之其肉非苦寒,亦非有毒,而猪头有咸寒开破之性是以善通大便燥结,其咸寒开破皆与腿之虚寒者不宜”。
这里,猪头的“开破”之力是怎么来的?
看看猪活着的时候,它的嘴能起土成沟,用取象比类的思维,就可以推断出其具有“开破”之性,最后,再经过临床验证,确实正确。
3、采集时间决定。
四季和长夏为五脏所主,春为肝所主、夏为心所主、长夏为脾所主、秋为肺所主、冬为肾所主,所以,不同季节采收的中药就能入不同的脏腑。
当季是药,过季是草。《新修本草》中明确谈到“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实非”,所以,采集时间是相当的重要。
不同季节采收的中药具有不同的“性”。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用取象比类思维,单从采集时间来看,春季采收的就是温性;夏季采收的就是热性;秋季采收的就是凉性;冬季采收的就是寒性等。这点,在后面“四气”中会有详细谈述。
4、由颜色决定。
有些药物颜色单一,而五色为五脏所主,不同颜色的药物能入不同的脏腑,具体来说:白色入肺、黄色入脾、红色入心、青色入肝、黑色入肾。比如,熟地为黑色,就可以入肾;朱砂为红色,就可以入心等。
5、由生长环境决定。
古今医家都喜欢道地药材,原因就是其疗效可靠。什么是道地药材?道地,就是地道,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具有可靠疗效的药材。
各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药物本身的质量及其治疗作用也就有所差异,如商品生药白头翁有16种以上不同植物来源,正品应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其根含有皂甙,有抑制阿米巴原虫作用,而属于石竹科及菊科的一些同名异物则均无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又如不同品种大黄的成分其泻下作用也有明显差异,掌叶、唐古特等正品大黄中,其有效成分蒽醌含量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仅占小部分,这些种类的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而一些混杂品大黄,如华北、天山等大黄,其蒽醌含量以游离状态稍高或接近结合状态,此等大黄的泻下作用很差。另外,如中国长白山的野山参,中国东北各省与朝鲜、日本的园参,其人参皂甙的含量不同,皂甙单体的含量也不一样,因而药理作用与临床疗效都有出入。
到目前为止,常常得到人们赞誉的道地药材有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四川的黄连、附子,内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党参,河南怀庆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江苏的苍术,云南的茯苓、三七等。当然,道地药材毕竟数量有限,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常用一些同名而产地不同的药物来代替,不过,功效会有所差异,这点一定要注意。
一般来说,南方产的药物,药性多为温热,北方产的药物,药性多为寒凉,这与当地气候的寒凉温热有关。
6、炮制决定功效。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使中药有不同的功效,如大黄本为治疗下焦病症的药物,酒制后可清上焦之实热;柴胡、香附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能更有效的治疗肝经疾病;小茴香、橘核经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能更好的治疗肾经疾病。麻黄生用解表作用较强,蜜炙后解表作用缓和,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蒲黄生用活血破瘀,炒炭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地黄鲜用性寒凉血,制后则温而补血等等。

二、四气五味决定功效
1、四气
(1)、四气的概念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热、温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严格说来,平性是不存在的)。
(2)、四气的来源
那么,药性的寒热温凉是怎么来的?
现在,主要有二种学说:
其一为禀受于天说。如李中梓云:“四时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故药性之温者,于时为春,所以生万物者也;药性之热者,于时为夏,所以长万物者也;药性之凉者,于时为秋,所以肃万物者也;药性之寒者,于时为冬,所以杀万物者也。”其后,缪仲醇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凡言微寒者,禀春之气以生;言大热者,感长夏之气以生;言平者,感秋之气以生,平即凉也;言大寒者,感冬之气以生。此物之气,得乎天者也。”认为药物的四气禀受于天,是由四时季节气候的差异而引起的。
天人相应,天物自然更是相应,故而,药物的采收季节对药性有很大的影响。
古时候,人们把中药称作本草,其原因就是《蜀本草》中所说的“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当季是药,过季是草,因于草药都有其固定的采集时间,而此时间和季节的寒热温凉有关,所以,最初的药物之性是由采收季节来决定的。比如春季采收的,其性为温,夏季采收的,其性为热,秋季采收的,其性为凉,冬季采收的,其性为寒。这点也可通过《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一段话得到证实,其中“因气感之宜”是药性的决定因素。不过,现在的药物在采收之后更多的是没有及时应用,而是存放慢用。药物在存放过程中经过其他季节之气“所感”,药性会有些变化,可以说,这是一种天然的炮制过程。
其二为入腹知性说。徐大椿云“入腹则知其性”。药性寒温的确定,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概括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的,“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素问》)。大凡能减轻或消除阳热病证的药物,其药性为寒凉;凡能减轻或消除阴寒病证的药物,其药性为温热。同理,温热性质的药物,主要用于寒性病证;寒凉性质的药物,主要用于热性病证。
入腹知性不为错,但是这里面却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感知方法可能有误。病性的寒热不同于感觉的寒热,如张锡纯就说大量服用石膏后感觉不是很凉,就说石膏非大寒之品,先不说这个结论的正确与否,单就实验操作来看,把病性的寒热和感觉的寒热混为一谈,就是错误的;二是能治疗热性病的不一定都是寒凉之药,能治疗寒证的也不一定都是热药。比如冬季的风寒感冒,生活当中就有人服用“大青叶”之后,病好了,你能说“大青叶”是热药吗?这就好像能让自己受损的不一定是敌人,有时候反而是和自己关系相当好的朋友;三是有谁对每种单味药物都做过病性检测?
所以说,入腹知性不如入口知性,我们都知道神农尝百草,为什么要尝?尝,就是要感知其味,在口中尝知,而不是入腹,因为入腹是为用。
通过尝而感知味,以味定性才是正确的。同一种中药,炮制前后其味会发生变化,这样,其性也就随之而变化,比如鲜地黄性寒,经过炮制后变成熟地,其药性则为温。
下面,我就具体的说一下。
①:根据采集时间来决定。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之理。
春生:就是说春天温暖,是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由于春季为肝所主,故而,这个时候采集的药物其季节之性为温,多有升发作用、且可入肝。
夏长:就是说夏天炎热,是农作物旺盛生长的季节。由于夏季为心所主,故而,这个时候采集的药物其季节之性为热性,多有强壮作用、且可入心。
秋收:就是说秋天燥热,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由于秋季为肺所主,收获的东西可抗燥热,故而,这个时候采集的药物其季节之性为凉性,多有滋补作用、且可入肺。
冬藏:就是说冬季寒冷,是大地封冻,农作物进入冬眠的季节。由于冬季为肾所主,故而,这个时候采集的药物其季节之性为寒性、多有收敛作用、且可入肾。
虽然,中医还有长夏一说,就是指立秋到秋分的时段,具体时间为阴历6月、阳历7—8月,阴雨绵绵的天气比较多,这时的植物体内都会过多的产生对抗阴湿的物质,此时采集的药物,多可以祛湿而健脾,但是,四季对四性,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是不变之理。
总之,单从采集时间来看,凡是春季采收的药材就具有温性;凡是夏季采收的药材就具有热性;凡是秋季采收的药材就具有凉性;凡是冬季采收的药材就具有寒性。
②:味道来定性。
辛、甘、淡味属阳,而温热之性也属阳,故而辛、甘、淡味就具有温热之性;酸、苦、咸味属阴,而寒凉之性也属阴,故而酸、苦、咸味就具有寒凉之性。
③:从临床观察所知。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人通过验证,把能从根本上治疗热证的药定性为寒凉药,把能从根本上治疗寒证的药就定性为温热药。
由上所知,药物之性的来源是复杂的。对于药物之性,我们一定要综合考虑,不可偏颇。看看历代的本草书,对于同一种药,有的说性寒,有的说性热,有的说性平,这也许就是单一考虑的结果。比如山药,《药性类明》中谓“性凉而润”,《药品化义》中也说“生用性凉”,但《本经》中却说其为“温”药。如果不明其理,我们到底听信哪本书上的?
2、五味。
味,指的是气味和味道两种。根据动属阳,静属阴的原则,对于中药来说,气味属阳,味道属阴。味有厚薄之分,对气味而言,厚是强的意思,薄是弱的意思,由于气味强,容易走窜;气味弱,不容易走窜,所以,厚者为阳,薄者为阴;对于味道而言,厚是重的意思,薄是轻的意思,味道重的容易滞留而不动,味道轻的相对可以走散,所以,厚者为阴,薄者为阳,故而,《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就说“气为阳,气厚为阳中之阳,气薄为阳中之阴,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为阴,味厚为阴中之阴,味薄为阴中之阳,薄则疏通,厚则滋润”。
不过,这里的五味,则专指药物的味道,即辛、甘、酸、苦、咸五种,它们分别为五脏所主,肺主辛、脾主甘、肝主酸、心主苦、肾主咸。五味入五脏,可以增强五脏功能。而且,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不同的味道就有不同的作用,如把新鲜的萝卜拿回来,撒上一些具有咸味的盐之后,萝卜很快会变软,所以,我们就说咸味有软坚的作用。对于五味的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辛散、甘缓、酸收、苦坚、咸软。
(1)、辛味:为肺所主,由于肺的功能就是排浊,所以,辛味药物能增强浊气浊物的外排,有宣散之功用。
所谓辛散,就是指辛味之物有发散之能。比如吃辣椒会使我们“出一头的汗”。
(2)、甘味:为脾所主,由于脾的功能是主运化:运化营养物质入血而补充血的不足;运化津液可使其正常布散。所以,甘味药物能充血和布散津液。
缓的本义为宽松宽大,有苏醒恢复之意,所以,甘缓,就是说甘味之物补脾之后可以使人体之血和津液的量得到恢复。比如干了一天的活,很累,这时,口里放块糖就可以缓解疲劳。
(3)、酸味:为肝所主,由于肝的功能是主疏泄,调气调血,所以,酸味药物就具有调气调血的作用。
所谓酸收,就是说酸味之物能收敛固涩,可敛肺止咳、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比如流鼻血的时候,我们用药棉蘸点醋塞鼻孔,能很快止血。
(4)、苦味:为心所主,由于心的功能是主血脉,所以,苦味药物能增强心主血脉的功能,不但可以活血通脉,也可以固脉止血。
坚,为牢固、结实的意思,所谓苦坚,就是说苦味之物可以让血脉结实、牢固。
另外,苦能燥湿,苦味的药物也具有燥湿的作用。
(5)、咸味:为肾所主,由于肾的功能是纳摄,主要是纳气和藏精,所以,咸味药物有助肾纳气和藏精的作用。
所谓咸软,就是说咸味之物有软化作用。生活当中,什么东西最软?当然是空气,要让一个东西变软,就要给这个东西里面充入大量的空气,比如面包,里面的空气就很多,所以,捏起来就很软;而用死面蒸的馒头,里面的空气就很少,所以,就比较硬。肾主纳气,就是说肾有充气之功能,气的含量增多,物质自然变软,而咸味之物可助肾以发挥功能,所以说,咸能软坚。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由于淡味可等同于甘味,能补脾而增强运化功能,所以,更多的书上就说淡味之物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证;涩味与酸味药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来标明药性。
这里更要说的是,一些书上谈到五味时说到:药物五味的认定,首先是通过口尝,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应,但五味更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的味道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和获得不同的疗效,而被归纳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五味不只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应,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即五味的“味”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上。如把葛根的味说成是辛、甘,是因其能发散风热,实际上葛根的味却是微甜的。说真的,这种说法欠妥当:1:既然“入口则知味”,那么这个“味”一定就是味觉感知的“味”;2:根据功效而归纳,这是对药物功效的发生机理不懂而产生的,后面,我将会详细的谈述药物功效的产生及发挥机理,这里就不举例说了。
1999年《桂林医学》杂志上谈到“笔者对332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做了笔录查对,发现五味不归属五脏之经的药物达221味,占66.56%,其中辛味不归属肺经的达60种,如苍术、砂仁、麝香、佩兰、白豆蔻、石菖蒲、附子等;甘味不入脾经的73种,如金银花、地骨皮、芦根、百部、泽泻、天麻、熟地、枸杞子等;酸味不入肝经的有6种,如五味子、石榴皮、金樱子、五倍子等;苦味不入心经的有65种,如黄柏、龙胆草、赤芍、青葙子、射干等;咸味不入肾经的有17种,如青黛、羚羊角、犀角、石决明、穿山甲、地龙等,不一一列举。反之,入肺经之药不全是辛味,入脾经之药不全是甘味,入肝经之药不尽是酸味等,事实证明,五味归经并不具其普遍规律性,且与药性归经理论存在逻辑上的矛盾而不圆其说”。
为了归经理论的实用,为了“自圆其说”,我在本书里谈到的味指的都是中药本身固有的用口尝的真实之味道。
总之,中药功效的来源是复杂的,由于我的知识水平有限,故而,本书谈论的中药功效,遵从前人经验,更多的是从气味进行推理而来的。如《本草经疏》中谈到淫羊藿功效的时候就说“辛能散结,甘能缓中,温能通气行血,故主瘰疬赤痈,及下部有疮,洗出虫”、谈到三棱的时候说“老痃癖症瘕积聚结块,未有不由血瘀、气结、食停所致,苦能泄而辛能散,甘能和而入脾,血属阴而有形,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用药心法》和《本经逢原》中都谈到“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等。虽然这里的淫羊藿和桃仁,其真实味道都是微苦的,没有辛和甘味,三棱的真实味道为淡而微辛,但是,这些书却告知了我们中药功效的一个推理来源方法。
不过,我感到遗憾的是,虽然这样推理出的功效能概括教科书上的中药作用,甚至也能推理出一些单验方里中药治病的作用机理,但是,却不能推理出所有本草类书中谈及的中药功效。这里,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用更好的思维来推想中药功效的来源,以便知其然的同时还能知其所以然。
三、植物类中药的功效来源
对于植物类药而言,药用部位有根、茎、枝、皮、花、叶、果实或种子,部位不同,功效各异。
1、根类药。
根是植物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而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作用,为整个植物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所以,大多数根类药物具有滋补作用,如丹参、当归、何首乌、牛膝、白芍、人参、党参、地黄、天冬、麦冬等。
当然,枯朽的根除外。
由于根位于植物的下部,取象比类,根类药物可以治疗人体下部疾病。
2、茎和枝类药。
茎和枝,是植物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通路,取象比类,茎和枝类药物大多数具有疏通作用,如麻黄、桂枝、桑寄生、海风藤、木通、苏木、鸡血藤、通草、钩藤等,而且,取象比类,它们还可以治疗人体躯干部位和上肢部位的病症。
3、皮类药。
各种各样的植物都有一层皮。有的坚厚,有的嫩薄;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这层树皮是干什么用的呢? 科学家研究后发现,树皮的作用除了能防寒防暑防止病虫害之外,主要是为了运送养料。在植物的皮里有一层叫做韧皮部的组织,韧皮部里排列着一条条的管道,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就是通过它运送到根部和其他器官中去的。有些树木中间已经空心,可是仍有勃勃生机,就是因为边缘的韧皮部存在,能够输送养料的缘故。如果韧皮部受损,树皮被大面积剥掉,新的韧皮部来不及长出,树根就会由于得不到有机养分而死亡。俗话说:“人怕伤心,树怕剥皮”,道理就在于此。现在又知道,树皮不仅可以吸附环境中的许多有毒物质,而且还是一员优良的监测大气的尖兵,可以从历年来树皮吸附的有毒物质多少来监测大气环境的污染情况。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树皮有保护、疏通和解毒作用。同样道理,植物皮类药物也有这三种作用,如桑白皮排痰护体、大腹皮利水护体;肉桂温通血脉;黄柏解毒等。
以皮治皮,皮类药物能够治疗人体皮肤病变。
4、花类药。
花,质轻在上,可以开放,故而,大多数花类药物有宣散和上行的功效,如辛夷花、金银花、菊花、红花等。人们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得出“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5、叶类药。
植物和动物一样,都需要呼吸。叶子上的气孔像动物的鼻孔和嘴巴一样,是植物呼吸的通道,而中医上,肺司呼吸,所以,取象比类,叶子有助肺排浊作用。
叶子助肺排浊,质轻者偏于排上部之浊;质重者偏于排下部之浊;不轻不重者,上下皆排。从质地来看,桑叶、枇杷叶和大青叶质轻,偏于排上部之浊;艾叶、石韦和番泻叶质重,偏于排下部之浊;淫羊藿、侧柏叶和竹叶质地不轻不重,上下皆排。
所以,桑叶、枇杷叶和大青叶可治疗胸闷、咳喘;艾叶、石韦和番泻叶可利小便、通大便;淫羊藿、侧柏叶和竹叶既可治疗咳喘,又可治疗二便不利之病症。
6、果实或种子类药。
它们富含营养物质,故而,这类药物大多数具有滋补作用,如五味子、枸杞子、女贞子、乌梅等。

第二节  中药的治病原理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好多人搞不明白。更有人质疑这些草木石头甚至动物的尸体就能把病治好。呵呵,看完这一节,我觉得你的疑虑将不复存在。
人体之任何病证,无非是由病性、病位、病态、病因和表象构成的,由于中药可以平病性、达病位、修病态、消病因、除表象,故而,中药就能治疗疾病。
一、平病性。
人体之病,从病性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寒证,一种是热证,而药物也有寒热温凉之性,他们可以平病性。中医上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说法,即对于寒性病证,我们就要选用热药,对于病情较轻的,我们就选用温性药物来治疗;对于热性病证,我们就要选用寒性药,对于病情较轻的,我们就选用凉性药来平病性。
二、达病位。
人体之发病部位,根据辨证的不同,则有不同的说法,如对于伤寒病,病位就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等的不同;对于温病,病位就有在卫、在气、在营、在血的不同;对于内科病症,病位就有在精、在气、在血、在津液的不同;对于伤科病症,病位就有在骨、在脉、在筋、在肉、在皮毛的不同,等等。但是,不管哪种辩证,最后都要归结到脏腑辩证,其病位也就归结到在脏或在腑。
其实,人体之病位,简单的说,只有表里、上下、左右、中间、四肢等的不同,但不管发病部位在什么地方,中药都能达病位,这是因为:
1、中医有象思维,通过“取象比类”而应用中药治病。对于植物而言,有下面的根、中间的茎、旁达的枝、上面的花叶种子果实、在外的皮等;对人而言,百会穴位处是人的最上部,为天,会阴穴位处是人的下部,为地,下肢相当于地下的根,上肢相当于草木之枝,而人体之表就相当于植物之皮,所以,根类药物就可以治疗腿脚部的疾病,如独活等;枝类药物就可以治疗手臂疾病,如桂枝等;茎类药物就可以治疗腰、腹、胸、背及脖子的疾病,如木通、海风藤、苏木等;植物类药上部的花叶种子果实等就可以治疗人体头部疾病,如菊花、决明子、益智仁等;皮类药物就可以治疗体表疾病,如桑白皮、大腹皮等。
2、中药更讲升降浮沉,质地重的药物具有沉降之性,质地轻的药物具有升浮之性。
具有沉降之性的药物可以治疗人体下部和体内的疾病,如决明子虽产收于植物的上部,但质重下沉,故而也可以治疗人体下部疾病,如肠道燥涩的便秘等;桑白皮虽为植物之皮,但质重,故而就可以治疗体内之疾病,如咳吐黄稠痰之证等。
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物可以治疗人体上部和体表的疾病,如葛根虽为根类药,但质地轻,故而就具有升浮之性,可以治疗上部疾病,如脖子僵硬等;如麻黄虽为茎类药,但质轻上浮,故而,就可以治疗体表疾病等。
中药的升降浮沉之性,不仅仅取决于质地的轻重,还与四气五味、炮制方法、药物的配伍等有关。
一般来说,凡味属辛甘、温热性的药物大都具有升浮的作用,如桂枝、黄芪等,他们就可以治疗人体上部和体表的疾病;凡味属苦酸咸、寒凉性的药物大都具有沉降的作用,如芒硝、大黄等,他们就可以治疗人体下部和体内的疾病。
《本草纲目》谓之“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更是对味和性升降浮沉的高度概括。
药物经过炮制以后其升降浮沉之性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为根类药,可以治疗人体下部的热结便秘之证,但如果用酒炒了以后,就可以借着酒的升浮作用上达头部而治疗目赤肿痛之病症;柴胡生用,升散作用强,常用于解表退热,但用醋炒之后,发散之力减弱,而疏肝止痛作用增强,用于治疗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等病症效果很好;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的药物,作用于中焦,但经盐炒之后,可下行温肾,能治疗肾阳虚而导致的小便频数之证。
配伍的不同也可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如中医里有句话“麻黄配熟地不发汗,熟地配麻黄不滋腻”等。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我们不但要注意升降浮沉的作用结果,更要看升降浮沉的作用过程,如大黄之性沉降,不但能治疗下部的肠道疾病,还可以借沉降之功来治疗胃中食物不下行所致的胀满病症。
3、由于五味为五脏所主,肺主辛味、脾主甘味、肝主酸味、心主苦味、肾主咸味,所以,不同味的中药就可以进入不同的脏腑而发挥作用。利用这一点,不同脏的发病,就选用不同味的中药,如肺病,就选辛味药,治疗肺热病症,就选用辛味寒凉之药;治疗肺寒病症,就选用辛味温热之药等。
总之,根据上下表里的病位不同,我们不但要用象思维来确定植物药用部位,是下部的根类药还是上部的花和种子果实类药等,还要选用合适的升降浮沉之性的药物;对于哪脏之病位问题,我们要选用相应之味的中药来直达病所,这样,治疗效果才会更好。
三、修病态。
人体之病态,只有两种,正虚或邪实,所以,中药的功用就是要么补虚,要么去实。
食物如同灯之油,药物如同拨灯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结果。而脏腑的正常,就需要每一个脏腑的气、血、阴、阳正常,所以,补虚,就是补脏腑的气、血、阴、阳,中药里就有专门的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如黄芪补气、当归补血、山萸肉补阴、淫羊藿补阳等,临床上针对不同的虚证可选用相应的补虚药。
对于实证,如血瘀、痰湿、积食、虫积、宿便、结石等导致的疾病,中药都能直接清除,如丹参活血、白芥子消痰、山楂消食、槟榔去虫、大黄通便、金钱草排石等。
四、消病因。
疾病的发生原因,有外感,如风、寒、暑、湿、燥、火所伤等;有内生,如情志内伤等,它们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由于“外因是通过内因而发挥作用”,所以,人体的直接发病原因更多的是体内的因素,如气滞、血瘀、痰湿、积食、虫积、肠道积滞等,而中药,不但能消除外来之病因,如发散风寒药,就能消除风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更能消除体内病因,如活血化瘀药,就可以消除血瘀这个病因。
五、除表象。
表象,就是表现出的征象,包括体征和症状两种。
中药能够有效的消除表象,如元胡止疼、三七止血、杏仁止咳、鸦胆子消疣、白头翁除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具体的、更多的临床应用,我会在后面详谈的。
当然,治病求本,只要消除了发病因素,表象自然也就消失了,比如因感受风寒而出现的头疼,只要发散风寒到位,头疼之不适也就自然消失了。

 


一、病因
病因,就是发病原因,生活当中常说一句话“没有无名原因的爱,也没有无名原因的恨”,人体也一样,没有无名原因的病。
关于病因,《金匮要略》里提到“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宋代陈无择根据这个而提出了“三因学说”,即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
外因,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内因就是情志所伤;不内外因就是饮食劳倦、跌扑外伤、虫兽所伤等。
其实,人体的病因只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原因,一种是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直接导致人体发病的原因;直接原因导致的人体根本变化,因这种根本变化而导致疾病出现的原因就是根本原因。
(一)、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气候因素、精神因素和生活因素三种。
1:气候因素
自然界的气候,古人把它归纳为六种,即风、寒、暑、湿、燥、火,常常把它称为六气。这六种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的适应能力下,一般不会发病,但气候如果出现了异常变化,如冬天过于寒冷,夏天过于炎热,或冬天不冷反而很热,夏天不热反而很凉等,人体适应不了的时候,就会发病。当六气变成致病因素的时候,我们就叫做六淫。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气候的变化虽然正常,但有些人的适应力低下,同样也能引发疾病,如夏天的中暑、春天的伤风、冬天的受寒等,这也是属于六淫致病。
六淫致病,季节性很强,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影响人体,一方面是人体的适应能力低下而发生疾病,这就是中医对六淫致病的基本看法。如果这种疾病在人群中广泛流行,我们就叫做“疠气”、“瘟疫”、“时行”,比如流行性感冒就叫做“时行感冒”。
六淫引起的疾病,虽然季节性比较强,如夏天多暑病,冬天多寒病,但是由于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人体个体的差异性,在同一个季节里,可以感受不同的外邪,发生不同的疾病。
当我们掌握了六淫致病的特点后就不难认识它们,现在,我来具体说说各自的特点。
取象比类,是中医的思维,我们随时都要想到应用,根据六气的特点来判断出六淫的特点。
(1)、风邪
自然界的风来去比较快,流动性强,时有时无,能使树木摇动,尤其是树梢摇动最为显著,且起风之后会夹带其他的东西如沙土等一起动,所以,六淫中风邪的表现就是人在生病时所出现的类似于自然界“风”所致现象的一系列症候。
发病急,变化快,一会儿在这个地方,一会儿又在另一个地方,具有游走性,这就是“风善行而数变”;人体有象树摇动一样的症候,如抽搐、震颤、摇头、瘙痒、怕风等;
从阴阳属性上来说,风为阳;由于人体的皮肤在外也属阳,根据同气相求的原则,风邪容易侵袭人体属阳的部位,如头面部、皮肤和阳经等,这点,《黄帝内经》中也明确提到了,如“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等。
“风为百病之长”,容易结合其他病邪而使人生病,如我们常说的风湿、风热、风寒等。
这里我还要说一点,就是人体病邪中的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别。外风就是我刚才说的六淫中的风邪,而内风是由体内病因导致的,如肝阳上亢可以化风,出现眩晕、震颤甚至惊厥等;热极可以生风,出现高热、昏迷、颈项强直、手足抽搐等。
外风是外来之邪,属于中医上的表证,而内风属于中医上的里证,对于表里的鉴别,一个是问病人的发病原因,一个是看脉,以脉的浮沉分表里,也就是说浮脉的风证为外风所致,沉脉的风证为内风所致。在治疗上,外风需要宣散,内风需要平息。这就是它们的不同点。
风寒:就是风邪和寒邪结合共同侵犯人体;出现的症状有怕冷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涕,咳嗽,吐白痰,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方法是疏风散寒,辛温解表;常用药物有葱白、细辛、麻黄、苏叶、荆芥、防风、桂枝等。
风热:就是风邪与热邪结合共同侵犯人体;出现的症状有发热重,微怕冷,头痛,头胀,目赤,咽喉肿痛,口渴,鼻流黄涕,咳吐黄痰,小便色黄,量少,舌苔薄黄,脉浮数;治疗方法是疏风散热,辛凉解表;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薄荷、菊花、芦根、桑叶、牛蒡子等。
风湿:就是风邪和湿邪结合共同侵犯人体;出现的症状有头痛而重,全身困倦,关节酸痛,窜走不定,出汗,怕风,舌苔白腻,脉缓;治疗方法是疏风化湿;常用的药物有防风、防己、羌活、独活、秦艽、威灵仙、木瓜、苍术、薏仁、桑枝、五加皮、地龙等。
(2)、寒邪
同样,我们用自然界中‘寒’的寒冷、冰冻、凝结等现象来看人体中的病症特点。
全身或局部有寒冷的情况,如怕冷、喜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痰的颜色发白等,就是受寒了。
不过,外寒致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伤于皮肤的“伤寒”,如受寒的感冒等;一种是直中于里的“中寒”,如手足厥冷等。
不管是伤寒还是中寒,它们都有这么几个特点:
以阴阳属性来说,寒属阴,一个是容易侵袭人体属阴的部位,如腿脚和肚子等,平时最常见的就是受凉的肚子疼;一个是寒性病症出现。
寒性凝滞:凝滞就是凝结、阻滞不通的意思,如受寒会导致血的流动受阻,即“寒则血涩”等。
寒性收引:收引,就是收缩牵引。热胀冷缩,自然之理,受寒之后,会导致筋肉收缩而挛急,如晚上腿肚子受寒,则会出现“抽筋”的感觉等。
寒,也有内外之分,如冻伤,着凉、喝冷水等导致的病症就是“外寒”所致;由于人体阳气衰退,“阳虚则寒”,而出现的病症就是“内寒”所致。在治疗上,外寒更多的是温散,内寒的更多的是温补。
这里要注意一点的是,外来的寒邪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转化,如由寒化热。
风寒感冒,怕冷的感觉消失以后,出现的咽干、口渴、痰黄稠就是寒邪化热。
寒邪为什么能转化为热那?
寒性收引,人体受到外寒的侵袭,皮肤肯定要收缩,而皮肤也有很好的排浊气的作用。现在皮肤收缩,浊气不能顺畅外排,大量的浊气郁结在皮下,由于气是以运动的形式而存在的,所以,郁结在皮下的大量浊气过强的运动,产生更多的摩擦,摩擦生热,这时,人体就会出现“热”的症状。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有余便是火”。
火、热同义,只是量的不同。

二、病位
病位,就是疾病发生的位置。中医上的病位,包括结构定位和功能定位两种情况。
(一):结构定位。
人体结构有上下、表里、骨脉筋肉皮的不同,故而,疾病的发生部位也就可以根据这些来定位。
由于上、表属阳,故而,上部和表部的疾病更多的是阳邪致病,如外感的风、暑、火、燥等病邪和体内属阳证的虚证、热证,它们更容易侵袭人体上部、表部等这些属阳的部位。
同样,下部、里面属阴,所以,下部、里面的疾病更多的是阴邪致病,如外感的寒、湿等属阴病邪和体内属阴的实证、寒证,它们更容易侵袭人体下部、里面等这些属阴的部位。
由于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结构定位诊病一定不能绝对化。
五脏主五体,骨脉筋肉皮的病变直接找五脏就可以了。
(二):功能定位。
根据不同的辨证方式而作不同的定位,如经络定位、卫气营血定位、三焦定位、气血津液定位、脏腑定位等。


三、病态
病态,就是疾病的状态,有虚实两种。
(一):虚性病态。
虚性病态,就是我们常说的虚证。
虚就是正虚,即正不足。临床上有四种:
气虚证:就是脏腑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出的症候,以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舌淡脉虚为诊断要点。气虚之极,则会出现气陷。
血虚证:就是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器官而表现出虚弱的症候,以颜面、唇、舌、爪、甲色淡无华、脉细为诊断要点。
阴虚证:是指阴精亏虚,导致阴不制阳而形成的一类症候,以润养不足、虚热内生为特点。
阳虚证:是指阳气亏虚,导致阳不制阴所出现的一类症候,以温煦不足,虚寒内盛为特点。
(二):实性病态。
实就是邪实。中医上的实证只有四种:
气滞证:由于气机郁结不畅而出现的一类病症叫气滞证,气滞之甚可出现气逆;
血瘀证:血流不畅、郁阻停滞而出现的一类病症叫血瘀证;
痰湿水饮证:是指津液出现凝滞、布散不利而出现的一类病症;
积滞证:是指由于积食、肠滞、虫积、结石等的阻滞而出现的一类病症。
气是人体中唯一具有运动性的物质,所以,气滞之后,必然会出现血瘀和痰湿水饮,也会出现积滞;而血瘀、痰湿水饮和积滞,也必然会导致气机不畅,出现气滞。不过,在临床上看以谁为主,就叫做这个“谁”之证。
有虚证,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实证。如气虚之后,会出现血瘀痰凝等。有实证,必然有虚证,如痰湿水饮停滞之后,可出现局部津液不足;血瘀之后可出现血虚,积食之后,人体的营养物质吸收受阻亦可出现血虚、阴虚等等。

四、病性
病性,就是疾病的性质,有寒热两种。
陈潮祖老先生在《中医治法与方剂》里谈到:
脏腑功能衰退时所出现的一类证象叫做寒证;
脏腑功能亢进时所出现的一类证象叫做热证。
由此可知,并不是人体出现怕冷、恶寒或畏寒之证就是寒证;并不是人体出现怕热、发热、高热之证就是热证。更多的时候,在临床上诊断出的寒证并没有怕冷,热证也并没有发热。比如:湿滞经脉,身体困重,就可以直接诊断为寒证,这是因为脾功能下降所导致的病症;由于肝的疏泄太过而导致头晕、目眩等病症就是热证。胃体不能受盛食物而出现纳少、恶心、食后欲吐等证就是寒证;由于胃的功能亢进,导致受盛过量而出现的多食、多饮、易饥等病症就是热证。
只要我们明白脏腑功能,对于寒热病性的辨证应该不难,按照寒热之证的定义往里套就行。
临床诊断时,一般情况下,从冷、白、稀、润、静来诊断寒证:
冷:指恶寒、畏寒、喜温喜暖、四肢逆冷、腰、背、腹、腿等冷痛等。
白:指面色咣白,舌质淡、苔白、痰白、小便清长色白。
稀:指分泌物、排泄物清稀。如痰、涎、涕、唾、脓液、带下、大便清稀。
润:指舌苔润滑,口不渴,咽喉、鼻不燥。
静:指屈身倦卧、喜静少动,懒言少语、表情淡漠、脉迟等。
从热、黄(赤)、动、燥、稠来诊断热证:
热:指发热,包括潮热、壮热、低热、烦热、五心热等各种热型。
黄(赤):指面色或机体其他病变部位的颜色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的颜色发黄或赤。
动:指烦躁不宁,善言好动,表情丰富,脉数等。
燥:指口干咽燥欲饮水,鼻腔干燥,舌干苔燥无津,大便秘结不通等。
稠:指分泌物、排泄物的质地粘稠等。
这里,我们要注意,更多时候,不能只见到一个症状就诊断为寒或热,比如上面所说的发热,不能看到病人有手脚心发热我们就诊断为热证,一定要结合其他的症状,四诊和参来诊断。
其次,我们要掌握处方的组成。
临床处方,更多的是由多味药物组合而成,药物通过配伍成方之后,可使方中各药相互协调,增强药效,提高疗效,能减少和缓和某些药物的毒性,以消除或减轻对人体的不利因素,还能补其不足,全面兼顾,更好的适应比较复杂的病症,扩大治疗范围。所以,组方之药不是简单的堆砌,临床上可不能有方无药或有药无方。
有方无药:就是说你虽然找到了前人的一个有效方剂,但没有根据病人的病情加减药物。
有药无方:就是说只是应用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各种药物,而没有根据方剂的组织原则或前人有效方剂的借鉴来用药。
更多时候,一个处方是根据君臣佐使来用药的:
君药:又称为主药,是处方中针对主病、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臣药:又称为辅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或针对兼病、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一种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一种是反佐药,即病邪特别严重,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有两种,一种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一种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的作用。
有的时候,我们是仿秦伯未处方格式来处方用药:
秦伯未老先生在《谦斋医学讲稿》里谈到病因、病位加症状的处方格式,应用于临床,效果很好。由于疾病是由病因、病位、病性、病态和表象构成的。所以,我们只要根据病因+病位+病性+病态+症状或体征来处方,这就是类秦伯未格式。
如临床上见一顽固性左头疼病人:西医检查未见异常(排除肿瘤),中医舌色紫暗,苔薄白,脉虚涩。证属气虚血瘀。我们来看一下,病因就是气虚血瘀;病位在头;病性为寒;病态为虚实夹杂;症状为疼痛。临床处方格式为:黄芪,当归(去病因、修复病态),川芎(达病位),附子(平病性),元胡(消症状)。这是基本格式,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随时加减:如气虚甚,在增加黄芪用量的基础上可加党参、山药、茯苓等;血瘀重,可加用丹参、桃仁、蜈蚣、全虫、地龙等;达病位的可加柴胡、桂枝、白芷等;平病性的可加肉桂、干姜等;消除症状的可加细辛等。当然,在用药时一定要照顾脾胃,还要针对气虚的病因进行治疗。
这样处方的好处在于:促使诊断更明确。如果诊断不明确,层次不清,其用药也将是一塌糊涂;让治疗更结合诊断;只要能准确诊断疾病,只要记住了中药的功效,就可以在临床上直接开药方;用药层次清楚,不混乱;效果确切。
所以,我们分析医案,首先要看表象的记录是否全面,是否能诊断出病因、病位、病态和病性;其次,处方用药是否做到有方有药。
治病如打仗,用药如用兵,对于名家医案,我们更要学习先辈、前辈们的诊治思维、用药之妙,探究治病的战略战术。
最后,我附带谈一下中医的治病原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
中药“君臣佐使”;80种中药药用一览表!
趣话中药|中药性能知多少
自己泡黄芪、枸杞、菊花可以吗?
背七言歌谣,轻松学中药|四气歌
怎样记忆中药药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