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破烂到国宝只因遇到一个人,后成首批禁止出境展览一级文物

在国家博物馆,有一个不起眼的“破坛子”,在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它就是国宝“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说起这个“鹳鱼石斧图彩陶缸”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发现并挖掘这个国宝的李建安先生并不是干考古,而是一个乡镇干部。

1978年正月初八,公社文化站干事李建安在集上,听一个老乡说,纸坊乡纸北村苹果地发现了不少红陶片。他便带着工具,迅速赶往现场。

不成想这里果然有宝,经过一天半的精心挖掘,他挖出来红、青两种颜色大小直径、高低不等的陶缸和尖底瓶13个,其中有一个陶缸上还有鹳鱼石斧的图案。

不过,这个陶缸的边沿有一个高约13公分分长呈三角形的口子,李建安分析可能是挖土时,车辆辗轧所致,此缺口至今没有找到。

他把这13个陶器运到家里后,又进行了清理。发现里面装的是人骨头。家人知道后,觉得很晦气,强烈要求他他把这些东西弄走。

无奈之下,李建安把这13个陶器运到纸坊公社东院自己的办公室里,后来为了给这些陶器找个归宿,李建安曾多次与原临汝县文化馆联系,但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批陶缸的珍贵性。

直到二年后,即1980年春节前,原临汝县文化馆才同意了李建安的请求,让他把这些文物送到原临汝县文化馆。

时任文化馆馆长的张久益亲切接待了他,并对他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赠送其5双线手套以资鼓励,那时候还没有500块钱和锦旗的说法。

这批陶器虽然混进了文化馆,但是也没被领导重视起来。直到元宵节前一天,时任郑州市文联主席的张绍文先生到文化馆访友,发现一件古陶器摆放在院中的乒乓球桌面上。

张绍文先生当时就惊了,他是个画家,比较懂行,“陶器上面的画太有价值了。”于是马上找人对陶缸拍照,并向有关部门领导作了汇报。

1980年10月28日,河南省专项调查组进驻临汝县,对阎村遗址进行了考察,认为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部落遗墟。

其中出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上有迄今发现最大的一幅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画,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随着对“鹳鱼石斧图彩陶缸”评价的提升,它又从河南省博物馆跑到了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始接受着全世界人民的景仰,其声誉响彻海内外。

遗憾的是,汝州阎村遗址的没保护好,这里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仍有人在遗址保护区周围挖土烧砖。据砖厂工人反映,曾挖出许多陶器、石器,或者当即被毁或者后来失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汝州市国宝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发现始末(图)
大叔发现6000年国宝,骑车2小时赶去捐献,获赠5双线手套
阎庄出土国内最古老国宝,绝对不能出国展出,一生只能移动六次!
阎村遗址,闪耀着中国史前艺术光辉
农民发现64件禁止出境文物之首,专家给了他这样的奖励!
六千年前的陶器被男子挖出,上交后获5双手套奖励,现为绝世国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