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炼狱在人间,读方苞《狱中杂记》

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司马迁的《史记》之所以流芳千古,并非它文采多么绚丽,最主要的是它记录真实的历史可儆后人。人说方苞文章可追唐宋,也是因为他的文章都是因时而发,因事而做,言之有物,述之有情。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正值“康熙盛世”最为昌明的时候,在天子脚下首善之区的京城刑部大牢,方苞见证了人间最为黑暗惨烈的悲剧,时刻都在上演,始终都未谢幕。

狱中犯事的官员住在条件相对较好的“板屋”,普通犯人则住在暗无天日的“老监”。方苞到达刑部大狱时已是冬末春初,他看到“老监”中每日都会有几个死人从墙洞中抬出去。同监的前县令杜君说:这是瘟疫,“老监”里没有窗户,四间牢房里关了二百多人,只能席地而卧,冬春交际就容易感染瘟疫。夜里病死的犯人和还活着的人挤在一起,“老监”又整夜锁着门,到白天才给处理,更加重了传染。这一年天气还算正常,遇到气候反常,每天要死十几人哩!

方苞就奇怪了,京城各衙门监狱众多,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关在刑部大牢?杜君说,这主要因为九门提督和刑部十四司为了各人利益,刻意牵连,稍微沾上点边的都要抓进来。这些恶隶是怎样挣钱的呢?凡是抓来的人,他们并不关心你有罪没罪,先铐上手足,丢进“老监”里受几天罪,等到你忍无可忍的时候,再诱导你拿钱赎人,“取保候审”。稍微有点钱的必要倾家荡产才能把亲人保释出来,没有钱的人家也要想方设法凑几十两银子,先把人从“老监”里弄出来,住到条件好的“板屋”里去。那些穷的一分钱拿不出的,狱卒就继续把他铐在“老监”里,绝不宽宥,目的是给其他人做个样板,好让他们乖乖拿钱!

很多人可能对古代刑狱系统不太了解,流行了两千多年的“保甲”制度,把老百姓相互牵扯在一起,一人犯罪,一甲遭殃。如果某家遭窃,判官首先不是破案,而是要把周围邻居抓来挨个拷问。方苞也举了一个例子,某人状告自己的儿子不孝,判官也把周围邻居悉数抓来投入“老监”,这些冤枉至极的人一样遭受各种折磨,呼嚎达旦。而那些真正有罪的主犯因为有钱可用,反而可以去住条件好的“板屋”甚至直接保释,受牵连的穷人反而要在“老监”里苦捱受罪,很多人气愤不过,直接气死。“板屋”本来是皇帝给犯官的恩典,也成了恶隶们敛财的工具。

这里的恶远不止这些,即使是死刑犯也逃不掉。每到行刑的时候,侩子手就去威胁勒索犯人的家属。如果是大卸八块的极刑,犯人给钱的话就先扎心脏再砍四肢,不给钱,把人剁零散了还死不了;对于绞刑,给钱就一下了事,不给钱的话就绞三四次,还要加点别的刑具;砍头虽是一刀的活儿,侩子手也可以拿犯人的人头来勒索家属;就连那些陪绑的不用杀头的人,不给钱的话,也会被捆绑手勒的筋断骨折!其他的打板子的上夹棍的,但凡掌握一门刑具的恶隶都有发财的门路。在这样的威胁下,犯人家属无不倾其所有,以图亲人能有个痛快。家里没钱的犯人也要典当衣物,略表诚意,对那些实在一分钱没有的,这些恶隶就真的如其所言大加摧残!

方苞毕竟是个文人,他天真的找一个老隶问道,你们不过求财而已,又没有家仇国恨的,那些实在没有钱的人,放过他们不也显示你们的仁义么?老隶说,这是做个样子警示其他人,不这样的话,别人会有侥幸心理,不愿意掏钱!方苞又问,为什么给了钱还要区别对待?老隶说,不这样的话,谁愿意多给钱呢?说实话,我读到这里,都可以看到这个老隶那张邪恶的嘴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清监狱:穷人遭罪,富人照常享受阳光
[转载]《狱中杂记》精制翻译一
狱中杂记
文言文32(狱中杂记)
清代监狱里的“非正常”死亡
为啥监狱包食宿,犯人还要家属每月打钱?如果不寄钱会咋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