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古典文化在西欧毁灭凋零时,为何在拜占庭帝国仍能延续千余年?

前言

拜占廷帝国是中古欧洲历史上最长的专制君主制国家,也是中世纪欧洲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拜占庭帝国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优秀继承者,也沿袭了古希腊人重视教育的传统。

在拜占庭帝国,每个公民的愿望都是接受良好的教育,缺乏教育则被认为是一种缺点和不幸,在社会上会被其他人奚落甚至不齿与之为伍。在这种风气的感染下,拜占廷帝国继承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育传统,形成了由各级各类学校组成的形式多样的完备教学体系,与教会教育长期并存,对欧洲和中东的文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拜占庭帝国长期保持着世俗教育体系和教会教育体系并存的局面。帝国的世俗教育在整个社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帝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世俗文化为帝国培养了大量的官僚人才。

当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整个西欧遭受野蛮的摧残甚至几近绝迹时,拜占庭帝国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依然在蓬勃发展,可以说拜占庭帝国是古典文化教育的继承者、保存者和传播者,这种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伊斯兰国家和东、西欧各国的教育。


那么,当其他国家的古典文化教育摇摇欲坠时,为何拜占庭帝国依然能延续近千年?

拜占庭帝国的教育基础

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能够延续一千余年的教育发展历史,得益于其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

在公元五世纪下半叶,拜占庭帝国曾经在外交上陷入群狼虎视眈眈的境地。当时整个欧洲社会都受到奴隶制危机的冲击,而拜占廷帝国由于经济形势上仍然以隶农制为主,所以平稳从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过渡。

再则,拜占廷帝国的城市发展相对比较稳定,城镇城市经济并没有发生普遍衰落的现象,在对外方面,工商业和贸易依然非常繁荣,因此拜占庭政府可以从工商业和农业中获取大量的税收,足以维持整个帝国军队和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而且也有足够的实力去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族侵略,从而保证了中央政权的稳固。

这种特殊的世俗政治和经济的特点,使得古代希腊罗马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世俗教育体系,能够在拜占庭帝国顺利保留下来。

  • 文化因素对于拜占庭的社会教育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拜占廷帝国的领土疆域大都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而来,而经过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已经成为了这个地区共同的文化,当罗马帝国分裂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之后,前身为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帝国被迫进入了第二次希腊化时期。

当时的希腊语不仅仅是民间用语,并且经过统治阶层的确立,正式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官方用语。虽然语言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外部形式,但也是希腊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在古希腊文化中,拜占廷帝国一直担任着继承者的角色。拜占庭帝国一直继承并发展着古代发展起来的繁荣,城市历来是文化的教育中心,拜占庭帝国内的大多数城市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所以依然保存着丰富的古代文化典籍和完善的教育设施,为整个拜占庭帝国的教育发展提供了便利。

  • 在拜占庭教育的发展中,宗教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中世纪初期,西欧各国都处于分裂格局状态,所以罗马教会趁着当时社会的混乱,利用教会在政治上的地位,垄断了文化领域,让教育服务于神学。

罗马教会的人将古典文化视为异教邪说,下令禁止人民学习。而在拜占庭帝国中,虽然东派教会也曾经试图摧毁优秀的世俗文化,但是拜占庭始终存在着强大统一的世俗政权。教会处于国王的统治之下,皇帝依然对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教会对拜占庭帝国文化的文化教育的控制是有一定限度的,常常受到社会世俗政权的抑制,没有办法达到像西欧其他地区教会那种对文化独占和垄断的地步。

除此之外,受到拜占庭帝国传统的影响,东派教会依然保留着用希腊哲学观点去钻研神学理论的做法,所以学习古典文化知识成为教会人的必须,从这一点上看,东派教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当了古典文化的保存者和传播者。

皇帝对古典文化教育体系的大力支持

在迁都到君士坦丁堡后,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就一直将教育视为国家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在他看来,帝国如果想要充满生机的长存下去,保持罗马帝国的传统是必不可少的。他认为,'坚持古代的传统是未来时代的准则',而如果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依靠教育,为了补偿长期战乱给文化教育事业带来的损失,他慷慨斥巨资资助帝国内的教学活动,也鼓励学者到君士坦丁堡进行讲学。

  • 在国王的大力支持下,君士坦丁堡的文化发展日益繁荣。

皇帝恢复了停止已久的公共教师薪资制度。为了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国王颁布了新的命令并作出具体的规定:公共教师的一切赋税和兵役都可以免除,公共教师的房屋不可以被抢占驻来扎军队,而且所有人都必须尊重公共教师,不得伤害教师或对他们提起诉讼,并且国家会按时付给公共教师薪金。

君士坦丁的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公共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让越来越多的社会公民以成为公共教师为目标,而君士坦丁也强调他这样做是为了使帝国子民能顺利学习人文学科。在君士坦丁后的历任皇帝都遵循并贯彻了振兴教育的政策。

在皇帝君士坦丁的带领下,拜占廷帝国的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君士坦丁,有大批的学者从西罗马帝国赶来,极大地促进了君士坦丁文化的繁荣。而在这个时期,君士坦丁、亚历山大、贝鲁特等城市也都成为帝国的文化教育中心

到了425年,统治者西奥迪修二世下令创建了君士坦丁堡高级学校,招揽了全国著名的学者来到该学校任教。在这所高级学校,学生可以学习希腊语、拉丁语、罗马演说术,也能够学习法学、哲学等其他文化领域的知识,每个学生需进修五年。这所高级学校就坐落在宫廷附近,藏书高达12万的宫廷图书馆,也被国王慷慨赠给了这所学校。

一时之间,君士坦丁堡高级学校成为整个帝国规模最大的教育机构,尤其是在529年雅典学园关闭后,更是成为了整个拜占庭学习和研究古典文化的中心。

到了七八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陷入了混乱的局面,当时的奴隶制已经解体,而封建制度尚未确立,所以贵族之间连年混战,人民起义也持续不断,帝国各地相继有其他国家攻打,边疆的部落也屡屡侵扰帝国,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打击下,拜占庭的文化教育普遍衰落,就连君士坦丁堡高级学校也几度中断

到了九世纪中叶,国家成功建立了封建制度,政权开始稳定,帝国的政府又下令重建君士坦丁堡高级学校,这也标志着在拜占庭帝国,世俗教育已经彻底摆脱了困境,古典教育将再次步入繁荣。而且重建的学校新开设了哲学、天文学及语言学的讲座,聘请来自全国各地著名的学者。

后来君士坦丁堡高级学校又增设了数学、文法、音乐、法律、医药等科目,使得学校很快成为古典教育的最高学府和全国古典文化研究中心,慕名前来求学的人甚众,不仅有拜占庭帝国境内的各地青年,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年轻人。

13世纪初,十字军发动第四次东侵,当时十字军的主要目标就是拜占庭帝国。在十字军猛烈的进攻中,拜占庭帝国节节败退,大量的文化艺术珍品被运往了西欧,而君士坦丁堡的图书馆也被焚烧一光,古典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浩劫,古典教育在君士坦丁堡几近绝迹。

1261年,在统治者米凯尔八世的英明带领下,拜占庭帝国成功收复了君士坦丁堡,并且制定了一系列计划,重新复兴古典希腊文化。而他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也使拜占庭的教育慢慢得到恢复。

直到十四五世纪,和邻国相比,拜占庭的教育仍保持在相对发达的水平,国家对世俗教育也依然十分关注,政府一直出资资助公共教师。

除了国家举办的公共教育外,在拜占庭世俗教育中,私人教师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各个城市中,私人讲学的风气非常盛行,学者们会独立开设学校,招聘学生进行授业。而为了保持古典学术的水平,学生必须缴纳的足够的费用。这种私人教育一般是以古代希腊优秀作家的作品为蓝本,采用希腊文化时期的注解,所以私人讲学也成为传递古典方式的重要方式。

即使在七八世纪拜占庭帝国的教育步入低谷时期,私人讲学也从未中断过,到了11世纪时,拜占庭帝国的私人教育风气更是达到极盛状态,当时整个帝国的人民基本都具备了读写能力。

  • 教学体系完备,教学形式多样

在拜占庭帝国,世俗教育的体系是非常分明和完善的。总共分为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部分,而基础教育又可以划分为初级教育和中级教育。在拜占庭帝国,各地都有着从事基础教育的学校,主要是传授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完善的人格,造就举止优雅能说会写的人

而高等教育的学校更多是集中在首都和原有的希腊化文化中心,主要是为了培养探究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人。在高级学校,学生可以深入钻研四艺,学习神学,也可以自由学习法律、物理、医药等教育科目。这种广泛性的课程能使学生接受到较为全面的教育,也能为国家培养出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除此之外,帝国还有专门为孤儿开设的孤儿学校,这种孤儿学校能够为孤儿提供基础教育,让孤儿接受最基础的古典教育。拜占庭帝国这种完善的教学体系,贯穿于拜占庭帝国的整个统治历史,为帝国源源不断输送了各类专门性人才,从根本上保证帝国顺利发展。

拜占庭帝国世俗教育的办学主体分为两类,分别是国家和个人,国家主要兴办高等学校和中级学校,所有教师的资金都由政府部门负责,而私人办学则有初级学校和中级学校以及私人家教等多种形式,一般教师的薪金都是来自学生缴纳的学费。

私人办学是古希腊唯一的办学形式,在拜占庭帝国中,这种形式得以顺利保留。私人教学一直是拜占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相对于分布广阔的公立学校,私人教学则更为灵活,可以说私人教学是拜占庭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

特别是在国家面临战乱的时期,当公立学校已经销声匿迹,私人办学由于其灵活性便凸显出巨大的存在意义。正是有了私人办学的形式存在,国内的文化教育才能源源不绝,顺利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为帝国的文化复兴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拜占庭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初级中级高级学校一起交织成一张巨大的文化教育网络,保证了帝国文官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成为了帝国复兴的重要力量。

拜占庭教育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一共延续了1000多年,在鼎盛时期,其幅员极其辽阔,疆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当时的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更是高度发达。拜占庭教育所带来的影响绝非是狭隘地区性的,而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国际影响。

当希腊古典文化在西欧枯萎凋零的时候,拜占庭帝国则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教育的重任一肩挑起,让古典文化始终在国内保持着茁壮旺盛的生命力。拜占庭教育深刻影响了伊斯兰教国家的教育。在阿拉伯帝国同拜占廷帝国交战的过程中,阿拉伯人从拜占庭人手里夺取了许多教育成果,获得了极为丰富的希腊典籍,而阿拉伯人也对希腊文化推崇备至,在国内大肆传播,深刻影响了阿拉伯国家的文化特性,阿拉伯文化的形成,也是在接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拜占庭教育对西欧同样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十字军东征时,客观上也在一定程度促进了东方文化的交流,让拜占庭帝国的文化迅速传至欧洲各地,不仅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也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发展,同时还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注入了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历史角度出发,深入探究拜占庭文化在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假设历史•没阿拉伯帝国的帮助 文艺复兴无法实现?
东罗马之拜占庭帝国的兴起
1453年,拜占庭帝国亡于奧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这标志着什么?
千年古典帝国: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简史(上)
浅谈东罗马帝国在欧洲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