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地走访后,揭秘新会陈皮行业“不能说的秘密”

对于迷上新会陈皮的人来说,大概可以用几句诗来形容不同阶段——

阶段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对新会陈皮热情澎湃,急于到处交学费,但拿到自以为心水的皮后,又不知其真假,内心那个忐忑不安啊。

阶段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略有所成,但欲求不满;能辨大致真假,但细说又道不出个所以然,学费交到一定程度,便是此情此景。

阶段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跨过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见过吃过爱过,不再孤注一掷地追求产地、品种等,知道哪是好坏,知道哪是真假,了然于心,全然释怀。

抒发完儿女私情,咱们回归正题吧。

趁着最近周末时间,陈皮玩家老李又跑了新会的几个地方,考察了一下今年陈皮市场的行情。今年开年的流年不利,对很多陈皮实体店的商家来说打击确实挺大,但电商的成交却如火如荼啊!

展望今年新会陈皮的行情,来自一线市场的声音是很有价值的,因此笔者根据本次走访的实况,整理一篇手记,再次深入述说新会陈皮的那些事儿。

特别说明:以下信息整理于柑农、商家、陈皮厂,然后再加上笔者个人的一些理解和经验,尽量还完一个真实的新会陈皮市场给各位读者!其中,也分享一些适合新手的鉴别陈皮基本功,有助于读者们鉴别真假新会陈皮!

位于新会的“新会陈皮投资交易中心”

一、无论是网上还是实体店,新手看陈皮,大多一脸懵!

先看看网上的货色。

老李随手翻了一下某宝上卖的所谓“新会陈皮”,基本都是在5年到15年,有个别的商家会出售20年、甚至大言不惭说自己30年的!网上的行情价格基本稳定:5年陈皮40元左右50g,买五送一,还有优惠券,15年的50g/138元,买三送一等等。

网上陈皮“年份虚报”已是大势所趋,谁家没个30年陈皮都不好意思上新!

对此那些客服小妹大部分也是的一问三不知,估计绝大部分人连“新会”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说陈皮了!网店的水太深,消费者们都会碰到各种价,而每个商家都说自己是正宗的新会陈皮,反正“7日包退”啊!买了不赔,吃了不亏,网购就是好······

某陈皮品牌网店销售的新会陈皮动辄五年、十五年陈

再看线下门店,在新会的一个大型的陈皮交易市场,一般最高年份只有15年,而大部分门店的存货,都是3-8年之间,20-30年基本不会有,因为大家都是“行家”,都知道过去几十年新会柑的产量是什么情况。这中间水有多深,普通人压根完全没办法辨别。

新会本地的陈皮门店

上面是一个商家的陈皮,标签上写的2010年到2019年的皮都有,而很多同一年份的陈皮颜色也不一样, 这里面有多少皮都是新皮造旧而成的?当然,颜色不同也有很多原因造成,但这个颜色问题正在“大面积”地困扰着消费者。

号称有十一年的皮,但里面掺杂了很多不同颜色的皮

一位店家老板知道笔者是来走访调研的,便偷偷地拿出了一些“私伙野(私人收藏)”让老李鉴赏,并带老李来到了他自家的柑场看收藏的陈皮。

陈皮店老板的私人珍藏陈皮!

老板指着着这批陈皮说啊,这几年现在新会陈皮的“水”越来越深了,虽然自己也是商家,但也特别痛恨那些用造假造旧陈皮来搞乱陈皮市场的人,其中甚至还有一些“大品牌”也在带头造假!

当老李问到是什么“大品牌”时,老板欲言又止,只是说了一句:“你懂的啦!公开的秘密,不过不能说啦!”

听到这句话“你懂的啦”,老李便会心一笑,以表赞同。

跟柑场的农民兄弟交流,可以了解到最实际的市场信息

二、来自新会陈皮行业的无奈

上面那位商家老板还说:“只要是有‘品牌’的,开网店以低价走量的,都不可能是真的,100%是假的!

当然,在不肯说什么品牌造假的情况下,笔者只能说这是大叔个人情绪发泄吧!

于是笔者继续追问老板:“为什么说陈皮做不了低价走量?”

老板道出了一些陈皮的“行规”——原来,在新会地区的几万亩陈皮柑田里,并不是一般的市场套路来操作的,也就是“你买得越多,价格就越便宜”的规则并不适用!

“我们新会柑每年的产量都是限定的,并不是你去批发市场采购货物,买多少就可以造多少!你想买的当年的陈皮越多,在产量是限定的情况下,要的人多了,价格就自然越贵啊!”

老李仔细想想,道理确实这样!

根据“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理论,当供给不能随着需求上升,也就是新会柑每年产品额定的情况下,买的人多了,新皮价格就会上涨,这个道理放在单个柑场里面也一样。

老板继续说:“如果有人要包场收柑,按照市场价是6元一斤的话,包场就要8元甚至10元一斤给你了!”

按照这个道理,如果某些商家的供货是“无限量”的,而且买越多送越多的,基本都是假皮!

当笔者与老板聊到这里,听到他说的这套门道时,也表示非常惊讶!

当年的陈皮是“不可再生”的商品,的确不存在无限供货的情况,难怪老板说100%低价冲销量的新会陈皮是假货了!而从老板的语气中,笔者可以侧面反映出这个市场有多乱,有良知的从业者有多恨制假者!

当被问市场上10年老皮有多少的问题,老板也表示,自己做了20多年陈皮,真正的“10年以上”的新会陈皮都是“珍藏”级别的了,自己收藏都不够,还会拿到市场上卖吗?而至于那些20年、30年以上的陈皮,老板说他自己也没看到过“大量的真货”······

三、如何辨别新会陈皮年份?

老李本次走访也认识了很多热心的新会陈皮从业者,也教导了老李众多的干货,像如何盲品识皮、如何看皮认果、如何闻皮知年份等等“绝学”,受益匪浅。

当然,这些“绝学”在文章中就不能一一细说(主要是说了读者们也不懂),接下来我们说说基础的鉴皮要领吧!

首先,陈皮“陈”皮,就是柑皮通过陈化而后来的皮!这个过程跟我们日常晒菜干、咸鱼、腊肉没什么区别。

陈皮里面的色素随着水分的流失和日光的作用,慢慢失去鲜活感,就像失去油脂的皮肤一样,慢慢变干,继而表皮的色素开始沉淀,变成褐色、灰色等等,这些色素的沉淀,跟我们皮肤色素的沉淀差不多,年份越久,皮色越暗(是“暗”而不是“黑”!)。

所以,一个皮的年份越长久,沉淀的色素也会越多,一般老皮都呈现沉淀的暗色,因此有些不良商家就以“越黑的皮越久”来欺骗消费者,殊不知重复的泡水烘干,也可以做出外皮发黑的效果!

在新会的陈皮店,陈皮的售价也是难以琢磨

四、适合大众的常规辨别方法如下:

关于新会陈皮的简易辨别方法,笔者也整理了一些很直接干货可以分享——

柑农带路:打开手机的光看油包是否大而圆,看内囊是否自然开裂,看外皮颜色是否有染色;

商家指导:看皮身的干爽程度,一般是干硬而不会脆,在看内囊的脱落程度,一定要看表皮是不是“猪鬃纹”;

厂家科普:尝是最直接的方法,开水煮30分钟,用嘴巴判断最好;

老李总结一下门道就是“看、闻、尝、价”

  • 怎么看——

♦看油包,真宗新会陈皮,油包大而密集,表皮是“粗糙感”;

十一年新会陈皮的油胞

♦看颜色。外皮是随着年份的增长而一点点变暗褐红(大红、二红)或暗灰黑(青皮)的,很少出“焦黑”的颜色,如果你手上的皮是发“发黑且油亮”的,那么基本可以判断是造假皮了;

♦看猪鬃纹。新会陈皮的外表,陈化时间越长,纹路越清晰,自然卷缩,舒张状态,也被称为“猪鬃纹”,就跟“猪皮”一样,可以清晰看到表皮的“洞洞”,也就是一个个的“油室”;

八年的新会陈皮,猪皮干一样的质感

大家可以具体看看笔者收藏的不同年份陈皮的外观区别,一起来感受一下。

五年的新会陈皮

十年的新会陈皮

  • 怎么闻——

笔者一直说的“新会陈皮”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果香味”,在化学成分上,称之为“脂类物质”散发出来的清香,这也是新会陈皮特有的香气。而随着陈化时间的增长,香味不减反增,越发甘醇。

3年以下的皮,业内不称之为“陈皮”,而是“柑皮”,“三年为陈”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三年以前的柑皮会有较为的强烈“酸涩味道”,虽有果香,但气味会比较的“新鲜”;

3年到5年的新会陈皮,陈化期初步完成,这时候有略浓的果香,很容易闻到;

5到10年的,新鲜的果香味就会慢慢消去,陈香渐渐出来。行家称之为“成药”阶段,带有“药香味”;

10年后陈皮便“无果香”,只要用手轻轻刮表皮,甘醇厚重的陈香味也可以闻到。

进入药香阶段的新会陈皮

  • 怎么尝——

真正的新会陈皮,入口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回甘”。不用泡茶,直接撕一小块放最嘴里细细咀嚼,前调是浓郁的果香味,中调是陈皮香,最后是满嘴的回甘,持久不散。

如果是造假皮呢,入口便是“苦味”。因为柑皮(无论是不是新会柑)都带有柠檬苦素,消除这些苦素的方法就是“陈化”。陈化过程中,柠檬苦素等成分会转化为各种脂类、苷类物质,而这个过程,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但造假皮是用人为方式催化、泡水、烘干而成,因而果皮里面的苦素没有转化,口感发苦!

用于泡茶,新会陈皮可以冲泡多次,而假皮一两次就会失去香味。泡茶后的陈皮,新会陈皮就算再次入口嚼烂,还有很大回甘,而造假皮就是一片没味道的果皮而已。

陈皮煮水方能尝到真滋味

  • 怎么价——

老李曾经在 新会陈皮“定价公式”曝光:数着“年份”,算出陈皮价格“水份” 一文中曝光了新会陈的定价公示,以当年的6元钱一斤鲜果为例,当年的新皮成本就要170元/斤!很计算,十年皮计算各种成本,没有2000元基本是赔本买卖了。

陈皮门店标价2011年东甲大红1480元/斤

再看看下面这个门店的皮,造旧的痕迹也太过于明显了,上面一堆皮全是发黑发亮!

陈皮门店标价2009年新会陈皮500元/斤

经过砍价,老李最后以30元/50克的价格,买了二两(100克)号称“2009年新会陈皮”回来对比学习,如下图!

染色造假的新会陈皮(标年份为“十五年皮”)

五、看懂“生晒皮”和“机器皮”的区别

青皮,果皮还是青的就已经摘下来了,皮薄质硬,油包不是特别凸起,所以后期即使年份高,陈皮也不会过分皱。根据中医书籍的理论,青皮的药用价值更高,但药性烈,不适合普通人日常食用。

青皮

二红,果皮绿中带微红又带微黄色,每年11月左右摘取的新会柑制作而成,介于青皮和大红之间的新会陈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红皮。二红皮因为是成熟了的青皮柑,也去掉了青皮的“烈性”,同时因为外皮较为淡薄,且内囊的糖分没有成熟,因此比大红皮容易保存和陈化。

二红皮

大红,黄红或者全红,油包大而密集,年份高的皮。每年12月冬至前采摘新会柑为大红皮阶段。古医书常常记载的“橘红”,就是大红柑在制成陈皮之后,除去白色的内囊部分留下红色表皮,就是常说的“橘红”(注意不是“化州橘红”,化州橘红是由“化州柚”制成)。

2011年的梅江老树大红皮标价3650元/斤

目前主流的两种工艺:生晒和低温烘干。

  • 传统的生晒:

新皮的首次翻晒需要晒3-5天,晒自手感偏硬再包装存放。新皮是需要通风常晒,充分的晒干可以防烧、防霉、防虫和防潮。而三年以上的老皮需要定装定仓,每年6月12月都要适时翻晒。总的来说就是“规格开皮,软身反皮,冬前晒皮”的原则。生晒出来的陈皮,能保留陈皮原本的味道,不损失味道和口感,吃出来就是纯正的陈皮味道。

生晒陈皮

  • 低温机器批量烘干:

开皮之后直接推进房间,用机器加热风干。虽然表皮颜色和香味能控制,但在烘干过程中,陈皮的味道会损失一部分,不是自然的果香。

规模化的陈皮工厂都偏向于使用低温烘干

目前“造旧工艺”,就是用水泡或者熟普洱的茶水泡了再烘干,继续泡再烘干的循环操作。这样出来的陈皮看起来很黑,很像放了几十年的老陈皮,但真正几年,只有制作的人才知道。

“黑不溜秋”说的就是这个吧?看到此皮老李也是十分无奈!

六、想入手新会陈皮的人,这些建议需要听听

如果想买新会老陈皮,一般选择“3年”,第一是性价比比较高,其次是造假的皮一般在10年左右,如果是想收藏,要么找到专业的藏家(非商家)转手,要么就是自己购买新皮陈化。

每个人都希望买到好的正宗的新会老陈皮,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市面上哪会有这么多的便宜又正宗的新会老陈皮呢?早些年以珠三角地区广州、珠海东光三地的陈皮藏家和茶叶收藏者为例,都会在每年的11月开始踏平新会各柑场的门头,买掉大部分的本地新皮,又试问有多少皮流通到市面上呢?

作为商家,做生意的都是讲究资金轮转,谁会囤那么多高年份的,偏偏便宜卖给你呢?

笔者收藏的8年新会陈皮

写在最后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老李写了明里暗里写了很多新会陈皮的“门道”,在后台也收过不少商家的“投诉”。其实,对于新会陈皮,本人一方面笔者作为新会人,对此等宝物有天生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本人就是不甘于见到假货横行的现状,希望说些真话,仅此而已。

最后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分享给作者老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会陈皮:浅谈“厚薄大小”跟“品质好坏”的关系
新会陈皮:老皮不宜?
陈皮泡茶发苦是怎么回事?巧搭配巧养生
青皮入药而红皮温补,咳嗽多痰还是首选红皮
陈皮颜色越黑,代表年份越久吗?
选购新会陈皮的这些知识点,你都需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