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洋马车与东洋黄包车
西洋马车与东洋黄包车
 发布时间:2009-06-23 

作者: 邢建榕
摘自:车影行踪

    随着上海租界外侨的增多,式样洋派的西式马车应运而生,有双轮、四轮者,有一马、双马者,其式随意构造,宜晴宜雨,车上的装饰极为考究,如果是冬天的话,则绿呢窗帘,白铜的痰盂,铮亮的镜子,插绢花的花瓶,还铺上狐皮褥垫,白铜手炉脚炉,一应俱全。主人威风,车夫也不简单,一应行头俱全。服装是特制的,夏天穿葛纱,戴凉帽,冬日着皮衣,加披肩。
    每当夕阳西下,沿俗称大马路的南京路一直到静安寺一带,一辆辆马车出游兜风,招摇过市,当时静安寺还是树林茂密、行人稀少的郊外。娱乐场所集中的福州路,自然也是马车集中的地方,有人就专门在福州路的沿街茶楼上泡上一壶清茶,临窗而坐,观赏过往马车以为消遣。其实马车没有什么好看的,好看的是马车上的俊男靓女,“飞车拥丽”成一景,稍后,上海一些有钱人不甘寂寞,也开始置备马车,其漂亮豪华,比之国外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租界当局有条规定:如西人马车在前,后面的华人马车不准超越,违者罚款。而华人马车在前,后面的西人马车超越不在此例。
    当时,官绅富商、王子公孙、闺阁千金、青楼女子都喜欢以马车代步。晚清小说中经常提及的一种“亨士美”马车,车身轻巧,驾者可以自己扣缰,装饰也是最考究。一般平民百姓无力购置马车,可向马车行租用。跑马厅旁有一家龙飞马车行,有马车100多辆出租,可见当时马车的风头之劲。上海人称道路为马路,那“马”字的又来,就是因为当时马车显赫一时,通衢大道皆成马路,仿佛是为通行马车而铺设的,马车跑得最多的是南京路,自然是大马路,朝南数过去,还有二马路,三马路。到了福州路就是四马路。驾马车出游,是身价,也是一种时尚,尤以三月赴龙华赏花最为流行。龙华在租界西南约20里处,有龙华寺、龙华塔等名胜,附近农家多植桃花,风景绝佳。彼时,富家子弟衣着光鲜,驾着自家或租来的马车,边上坐着妖艳的女子,在春日和风中款款而行,然后徜徉在花丛中作竟日之游,好不逍遥,后来歌星周旋的一曲《龙华的桃花》唱道:“上海没有花,大家到龙华,龙华的桃花都回不了家!”一时风靡上海,“龙华看桃花”成为年俗。
    说了西洋,再说东洋。1874年,一个叫米拉的法国人,从日本引进了人力车,又称东洋车。米拉从租界当局取得营业执照,雇日人拉车营业。后因日人路面不熟,言语不通,拉车人才为华人顶替。不久有英商南华、吉成五大人力车公司成立,为求醒目计,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开始的时候,黄包车车辆高达,座位宽敞轮为铁制,行驶时隆隆作响,震动得很厉害。后有人加以改进,由双座改为单座,轮子改成类似现在的橡胶胎,行驶时悄然无声,拉跑速度也明显加快。不过车子质量好坏,最讲究的还是车厢下钢簧的弹性。弹性好坐上去震动就小。与独轮车相比,人力车速度快,既平稳又气派,与马车相比。租用价格又要便宜很多,因而一经引进,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在20世纪初年,公共租界每五人就有一部人力车。法租界每两人就有一部人力车,可见当时乘坐人力车是多么普遍。当年的许多商界和文化界人士,都喜欢乘坐人力车,常常包租一辆供其使用,或为家人使用,俗称“包车”。在20世纪20~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成为上海客运主要工具之一”,而且,也是养活不少新来乍到的移民的生存之道。
    至于脚踏三轮车的流行,则是抗战爆发以后的事情了。日寇占领上海后,垄断汽油的配给,致使大量汽车不能行驶,加上大量难民的流入,为糊口计,不得不以车夫为业,才促成了三轮车的兴起。
    这些非机动的交通工具,也须持有牌照,并向市政当局缴纳捐税。如1906年工部局收取的马车捐就达白银32.761两。人力车的牌照。由英法租界及华界分头发放,可在租界跑的称为“大照会”,只能在华界跑的称为“小照会”。客人上车前,往往会问:“赤佬,有大照会否?”“大照会”自然可进华界营业,“小照会”却不得进租界,只好在华界拉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上海的黄包车
非遗与人文图典:老上海黄包车
一条小小的洋泾浜之隔:“大英法兰西,大家勿来去”
#呼吸的碎片#乔茗星:到上海的第一天发誓不坐黄包车
【黄包车•70年】新泰茶栈洋人引进汉口第一辆人力车
[转贴]看看丰子恺笔下的旧上海,再看看今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