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文化日历 | 吴楚风韵 江苏地方戏曲知多少?

1954年9月25日,江苏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决定,“淮海小戏”正式定名为“淮海戏”,“淮阳戏”正式定名为“扬剧”,“常锡剧”统一简称为“锡戏”,以统一的剧种名称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

江苏地方戏种现存20余个,影响比较大的有昆曲、锡剧、扬剧、淮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等。小剧种主要有海门山歌剧、通剧、丹剧、海州童子戏、徐州丁丁腔、洪山戏、淮红戏、高淳阳腔目连戏。外来剧种主要有京剧、越剧、徽剧、沪剧、黄梅戏、吕剧等。新兴剧种中滑稽戏影响较大,深受群众喜爱。泰兴、扬州等地的木偶戏也以其历史较久、艺术手段丰富而名扬海内外。

扬剧剧照

扬剧

扬剧是江苏最具地域特色的地方剧种之一。其分布地区除作为发源地的扬州市所辖范围外,还包括江苏镇江、南京、泰州、淮安,上海市以及安徽省的天长、滁州、来安等地。

扬剧是由“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吸收“扬州清曲”及当地一些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历史沿革清晰。扬州花鼓戏原为对歌对舞的“打对子”,只有一小旦与一小丑两个角色表演,后角色有所增加,并穿插以笑话“打岔”,清康熙年间即有此类花鼓戏的演出。后来花鼓戏又从徽班及“扬州清曲”中吸收了不少剧目如《借妻》、《僧尼下山》、《活捉》等丰富了自身的内容,随之出现了演出剧目非常丰富的班社,始形成成熟的扬州花鼓戏。

因扬州花鼓戏由丝弦伴奏,唱腔细腻,故俗称“小开口”。苏北香火戏原为农村酬神赛会时所演的戏,“香火”即男巫。所演剧目出自长篇《神书》,其中有《魏征斩龙》、《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因用锣鼓伴奏,唱腔比较粗犷,故俗名叫“大开口”。现在发现的较早的香火戏是乾隆年间手抄本《张郎休妻》。

1911年“大开口”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1919年“小开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由于“大开口”和“小开口”语言一致,30年代初合并演出,称为“维扬戏”。建国后始定名为扬剧。1953年2月,江苏省扬剧团在南京建立。

锡剧剧照

锡剧

锡剧是江苏省代表性地方剧种之一,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当初无锡属常州府管辖,锡剧即发源于常州府属地的广大乡村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分布区域逐渐拓展,现已流行于整个江苏南部,苏北盐城、苏中南通两地的部分地区,浙江的杭嘉湖地区,以及皖南城乡和上海等地。

锡剧最初起源于当地乡民说唱故事以自娱的民歌小曲,称为“东乡调”,后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由于语音唱腔略异,有“常州滩簧”和“无锡滩簧”之分。后来,“滩簧”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采茶灯”的身段动作,开始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多为二人一档,所演节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丑)两个脚色,如《双落发》、《双推磨》、《拔兰花》等,称为“对子戏”。对子戏形式活泼,演出方便,但在演唱内容上颇多局限,于是出现了两三档结合,有五六人同场演出的“小同场戏”。节目除原有的对子戏外,又增加了《养媳妇摇棉纱》、《卖妹成亲》等人物较多的“小戏”。

进入城市后,继续发展为几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剧目更增加了《珍珠塔》、《玉蜻蜓》、《孟姜女》、《孟丽君》等“大戏”。辛亥革命前后,无锡、常州的“滩簧戏”先后进入上海,不久逐渐合班演出,改称“常锡文戏”,1952年定名为“常锡剧”,1954年定名为“锡剧”。

淮剧剧照

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是江苏省三大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淮剧起源于苏北盐城西乡(今建湖县),起初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淮阴、盐城、扬州等地区,后流行区域逐步拓展,在沪宁沿线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以及安徽滁县、浙江长兴等地也逐渐流行。此外,在合肥、武汉、南昌、杭州等地亦曾留下过演出足迹。

淮剧是由民间说唱“门叹词”与苏北“香火戏”相结合,并吸收了里下河“徽班”的艺术精华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门叹词源自农民号子和田歌,初为一人击板而歌,继而为二人对唱,是一种沿门卖唱的说唱形式。香火戏则是当地酬神的民间表演形式。二者联合演出,俗称“三可子”,并逐渐形成“江北小戏”,主要演出一些对子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后有大批徽剧班社进入里下河地区,江北小戏渐与徽班同台演出,谓之“徽夹可”。

在与徽班合演时,吸取了徽剧中剧本、器乐、曲牌、唱腔、表演等方面的一些艺术成就,逐渐发展成熟,遂称“江北大戏”。1912年左右,艺人何孔德等首次将之带到上海街头演出,并于1914年在闸北太阳庙建立第一个江北戏院,使淮剧正式立足于都市。

1956年,“江苏省淮剧团”成立,之后上海也成立了“上海市人民淮剧团”。扬州、淮安、泰州等市的淮剧团也相继成立。在建国后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正式定名为“淮剧”。

淮海戏剧照

淮海戏

淮海戏属拉魂腔系统,是江苏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称“三刮调”。主要流行于江苏北部的淮安、连云港、宿迁三市及盐城、徐州两市的部分区域,以及鲁南、皖东北一带。

淮海戏起源于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清道光十年(1830)后,艺人自由结社发展成为打地摊演出的小戏。清光绪六年(1880)后,曾与徽剧、京剧等先后搭班合演,吸收了剧目,革新了声腔,丰富了表演。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出现了女艺人,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

194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淮海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组织了“艺人救国会”及实验小组,编演了《柴米河畔》、《三星落》等现代戏。1947年成立了“大众淮海剧团”,从此小戏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并定名为“淮海戏”。解放后,流行区域各地专业的淮海戏剧团纷纷成立,并一直紧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编演新戏,淮海戏逐步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地方性剧种。

通剧剧照

通剧

流布于江苏省南通市、连云港市等地区的童子戏属傩戏的一支,它起源甚早,原系巫师(当地称童子)举行巫觋活动时的表演说唱。南通的童子戏流行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中西部及周边县市的部分地区。

据明嘉靖《通州志》记载,通州约在1500年前开始成陆,至公元958年始有建制。成陆之初,由于四面环水,荒凉贫瘠,交通闭塞,成为当时朝廷流放犯人的地方。巫觋活动正是随着人犯的流入而被带进通州。通州民间的巫觋活动俗称“童子上圣”,至明代中后期已十分活跃,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童子会”。

明末清初,童子会已遍及城乡。清乾隆年间,更有女童子艺人异军突起,又先后吸收了徽剧与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其演出由“娱神”向“娱人”发展,在1930年以前成为一种成熟的民间戏剧形式,称童子戏。1957年改称为“通剧”,第一个“通剧剧团”也于当年正式成立。

苏剧剧照

苏剧

苏剧是江苏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系由南词、花鼓滩簧、昆曲合流衍变而形成。其前身为苏州滩簧。苏滩是“滩簧”艺术在苏州地区的一个分支,又名对白南词,俗称“打山头”,是一种多人围坐一桌,分任生、旦、净、丑等角色,自拉自弹的代言体素衣清唱形式

。滩簧作为一种清唱艺术,至少在清乾隆年间已盛行于江浙沪一带,并在江西、福建的许多地方也有流传。清光绪年间出现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苏州滩簧”。

上世纪20年代,又出现了在书场演出和电台演播的“女子苏滩”,并于30年代盛极一时。1912年,作为清唱时的加演节目,苏滩的演出出现了简单的化妆表演,随之苏州和上海都曾有人试图把它发展成戏曲剧种,但因种种条件限制未能成功。1941年,朱国梁在上海创建“国风新型苏剧团”,以苏剧、昆剧混合的方式进行演出,苏剧作为一个剧种因而得以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20世纪50年代正式建立了江苏省苏剧团,使苏剧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从苏剧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与昆剧在文学、音乐方面都有着较深的渊源关系。许多苏剧艺人都能兼演昆剧,也有昆剧艺人因种种原因改演苏剧,苏剧的表演艺术因为得到昆剧的滋养而渐趋成熟。

昆曲剧照

昆曲

昆曲,又名“昆山腔”、“昆剧”,是发源于我省、流布于全国的传统戏曲剧种。据明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昆山腔为元末顾坚所创,现在一般认为是明代嘉靖年间经魏良辅吸收海盐腔、弋阳腔的音乐,加工提炼后形成。其后,昆山人梁辰鱼进行了进一步改革,编写了第一部昆曲传奇《浣纱记》,影响由此扩大,并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明代四大声腔。发展至万历末期,已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了。

从明代天启初到清代康熙末的一百余年间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新作不断涌现,表演日趋成熟,行当已经形成,在形式上也完成了从动辄四五十出的全本传奇,向生动精彩的“折子戏”的过渡。

及至清代中叶,地方戏曲蓬勃兴起,昆曲虽尚活跃在民间结社的自娱性演唱中,但总体上已逐步走向衰微。1921年具有深远影响的“昆曲传习所”在苏州创办成立,培养了一批颇具实力的精英人才。但由于时局动荡,最终未能形成气候。

新中国成立后,昆曲事业得到振兴,特别是新编昆剧《十五贯》的演出,促进了昆曲的发展。2001年5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为昆曲带来了新的生机。

丹剧剧照

丹剧

丹剧,流行于江苏丹阳一带。丹剧的原调来自古时盲人走街串巷哼唱的“啷当调”。丹剧以丹阳地方方言为唱念用语,以“啷当”、“云阳”、“花名”及其一整套板式为基本唱腔,在表演技艺、演出形式上较接近于京剧。由有近300年历史的丹阳“啷当调”演变出来的“丹剧”,上世纪60-80年代曾在戏曲舞台上红火一时。

丁丁腔

丁丁腔

丁丁腔原名“太平歌”,是徐州特有的戏曲种类。1680年前后兴起于徐州北部微山湖畔的厉湾、季堡、西李一带,以后在徐州广泛流行。唱腔缠绵抒情,清新明快,颇具水乡特色。太平歌原是村民自娱自乐的歌谣,后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由独唱而对唱、合唱,发展为戏剧形式。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以其声“丁丁冬冬”清脆悦耳,遂以“丁丁腔”名之。

丁丁腔在初始阶段“拉绫子”摆地摊,又叫两人戏或对子戏,一生一旦,生为“外角”,旦为“里角”,唯旦角也多由男子装扮,脚踩垫子,头戴额饰,腰系裙子,两鬓插花,手持彩扇或罗帕。生角手持扇子,衣着简朴,二人边舞边唱。后因受京剧、梆子、柳子、拉魂腔等戏曲艺术的影响,丁丁腔亦发展成为戏剧形式。

20世纪40年代始,已有丁丁腔剧团,但民间仍多有艺人保留曲艺的地摊形式。丁丁腔戏剧有“七忙八不忙,九人玩丁腔”之称,音乐唱腔有发腔、扫腔、阴韵、花韵等,传统曲(剧)目有《站花墙》、《梁山伯下山》等。

徐州梆子

徐州梆子

徐州梆子流行至今已有三四百年,是由其原生地山西、陕西经河南、山东传入徐州地区的。据《徐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早在明朝后期,山陕梆子就随大批山西、陕西人因各种原因来徐州而传入徐州一带。后山陕梆子长期受徐州地区民间音乐、说唱艺术和方言习俗影响,逐步衍化成梆子声腔体系中自具特色的重要分支——徐州梆子。

至清中叶乾隆年间,徐州梆子戏班的活动已很频繁,以致有“楚国遍秦声”之说。徐州梆子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徐州的丰县、沛县、铜山三地,群众中有“无丰(丰县)不成梆”、“戏子出自庙道口(沛县境内)”的民谚。

抗日战争时期,徐州地处战略要冲,许多爱国名伶及文人汇集于此,他们的参与使徐州梆子在剧目、表演、导演、音乐唱腔等方面获得了许多提高。

1948年,苏北广大地区先后解放,人民政府把濒临绝境的众多梆子戏班组建成由政府管理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并实行供给制。

新中国成立后,徐州地区于1957年成立剧目工作委员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戏改工作”。1958年建立了省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翌年正式宣布定名为江苏省梆子剧团,徐州梆子自此定名。

柳琴戏

柳琴戏

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所以也叫“拉魂腔”。在江苏,柳琴戏主要流布于以徐州市为中心的苏北一带。另外,鲁南也是柳琴戏发生地之一,在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也有柳琴戏流布。

柳琴戏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最初是灾民沿门乞讨,由单人或双人表演的民间说唱,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主要清唱一些“单篇子”的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最迟在清咸丰年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喝面叶》、《王小二赶脚》等。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由一人赶扮剧中几个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一剧,竟由一人赶扮七个角色。因此当时的戏班规模被称为“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此时已用柳叶琴伴奏,且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借鉴了京剧、梆子等剧种发展了自己,作为一个剧种已初步形成。

江苏柳琴戏是柳琴戏中的一支,是“拉魂腔”的中路及东路一系衍化而来。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路的许多“拉魂腔”班社集聚在徐州周边。1949年10月,徐州市文教局集中这些班社举办了戏曲研究班、文化班,随之对班社实行民主改革。1953年2月,这路“拉魂腔”被改名为“柳琴戏”,成立了徐州市柳琴戏一团和二团,后合并为江苏省柳琴戏剧团。

杖头木偶戏

杖头木偶戏

杖头木偶戏俗称三根棒,是由表演者依托一根命杆和两根手杆进行操纵表演的艺术。杖头木偶戏始于唐代,到了清代,扬州的木偶戏达到空前繁荣,不仅演出频繁,其种类也更加丰富,集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和水傀儡之大全。

清乾隆年间,徽班晋京前齐聚扬州,新颖的徽剧艺术,博得富商巨贾以及市民们的青睐,迅速占领演出市场。这时的木偶戏在扬州市区逐渐衰微,被迫转向扬州附近的兴化、泰州、泰兴、靖江和如皋等地,在那里生根立足,后日渐繁荣昌盛。

清代中叶,杖头木偶分布区域的庄户人家每逢祭祀敬神、婚丧寿辰、岁时节庆都必演木偶戏。一时间,众多专业的和亦艺亦农的木偶戏班应运而生,争相观看木偶戏成为寻常百姓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据调查统计,泰兴县于1949年前共有117个木偶戏班;1957年,泰兴县对民间木偶剧团进行登记时,尚有光明、新生、大众、德胜、合兴、群艺、复兴、仲德、同兴、同福、同艺等11个木偶剧团。另有“民福”班在镇江登记,成为镇江木偶剧团;“红星”班在上海登记,合并进了上海木偶剧团;还有的在如皋和泰县登记成为当地木偶剧团。

1959年,泰兴县将11个木偶剧团合并为3个木偶剧团,又于1968年秋将木偶京剧一、二团(木偶京剧三团已于1965年解散)合并为泰兴木偶剧团。1973年7月,泰兴木偶剧团升格为扬州地区木偶剧团(1982年又更名为扬州市木偶剧团),团址也由泰兴迁至扬州。

淮红剧

淮红剧

淮红剧是原县级宿迁市的唯一地方剧种。原名清音,俗称旱船调,又有“百曲”之称。因其主调为淮安[满江红]而得名“淮红”。唱[满江红]、[鸳鸯句]、[穿心子]、[数落]、[凤阳歌]、[魏调]。以旱船的歌舞形式,演唱简短故事或颂扬功德、祝贺吉庆的唱词。因而,淮红剧在宿迁城乡及周边睢宁、新沂、沭阳、泗阳、泗洪、淮阴、涟水、灌南等地广为流传,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上世纪六十年代,宿迁淮红戏同丹阳丹剧、海门山歌剧一起被誉为江苏戏曲“三枝花”。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了解和演唱该剧的艺人越来越少,濒临失传。淮红戏的生存状况已引起该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07年,淮红戏被列入该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门山歌剧

海门山歌剧

海门山歌剧是流行于海门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于海门山歌,1955年发展成舞台剧。海门山歌剧团是海门山歌剧种唯一的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海门山歌剧曲调优美朴实,清新流畅,乡土气息浓重,有鲜明地方特色。如今,突飞猛进的新世纪变成了制约海门山歌发展的镣铐,海门山歌剧濒临失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地方戏
地方艺文志:梆子戏在邳州的渊源(王圣华)
贵州梆子戏
徐州柳琴戏
江南七大滩簧剧种抱团谋发展
国士无双 风雅栋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