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建盏点茶,像宋人一样。
点茶,像宋人一样。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
在宋代四雅事之中
尤为兴荣繁盛的是点茶
“朱雀门外街巷……
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房”
点茶及其延伸的斗茶及茶百戏活动
从宫廷盛行到文人追捧
再到成为民间生活的日常
优雅了整整一个朝代
也热闹了整整一个朝代

“石楠花似碎琼花
只就香中便点茶”
当我们静下心
按照宋徽宗的“七汤法”依次操作
选器、筛茶、注水、调膏
用茶筅一遍遍地持续搅动
直至它泛起白沫,盛一碗冬雪
每一次点茶
都是一次静默的修行
再细啜慢饮
体味那茶汤的变化
总能感受到一种惊奇
梦回那风雅繁荣之宋


点茶,且看宋时风雅。
 点茶,始于唐,而兴于宋。宋代十分讲究茶道,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点茶即当时四雅事之一。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

宋 赵佶《文会图》局部
爽朗的唐人煎茶,闲适的明人泡茶,而风雅的宋人点茶
点茶之时,需要挑选合适的绿茶或白茶,事先挑净、火烤、包纸锤碎、碾茶成粉,调制茶膏,选一建盏,徐徐注入沸水,讲究击拂茶汤,打出“雪沫乳花”,而茶味也带上淡淡乳香,更显醇和温润。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颇考验功底,能点一碗好茶,是很值得自豪的事情。所以,文人雅士便流行起了“斗茶”,为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


更有甚者会在“雪沫乳花”上作画,山、水、鱼、鸟、花、草,不一而足,俗称茶百戏,颇似现代的咖啡拉花(但茶百戏的难度大得多)。
很多人觉得“点茶”二字,离生活太遥远,仿佛已经销声匿迹似的,实则不然。
虽然自从明朝人习惯了较为简单泡茶法后,点茶便慢慢退出茶道主流,但它还以别样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日本大名鼎鼎的抹茶道,也是宋式点茶的延伸。

 
而且随着近些年,宋式美学的回归,点茶这一古老的饮茶方式又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了现在也能做的闲事、雅事。

 
如何优雅地点一次茶?
 当茶道老师轻而易举地就点出一碗“雪沫乳花”,白、雪、厚、细,十分好看。


观者起初的反应都是:我能行。待到真正自己动起手来,才知道看似云淡风轻的点茶,实则需要经年累月的扎实功底,不然来回击打时,便出不了好看的雪沫,而且点茶全过程都需要身、心、气、神合一,稍微分神,雪沫便散了去。关于茶器、茶粉、技法……也有诸多讲究。

 
■ 茶器
 因为要充分呈现白色茶沫,故宋人多使用厚胎黑釉茶盏来保温并衬托茶色。宋人祝穆《方舆胜览》中谈到斗茶:“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

 
随着手腕的来回摆动,泡沫汤花来回打击着黑色的盏壁。
泡沫与汤水有无分离,茶与壁有无“咬痕”,咬痕形状,都可算入“斗茶”的项目。参加过复原宋代点茶席的朋友讲:“用黑色建盏,捧著打好的茶,黑白分明,正有冬雪之境”。


建盏精品率只约有10%。技艺繁复,选瓷矿、粉碎、淘洗、配料、拉坯、素烧、上釉、入窑烧制……十几道工序,都是祖辈们的智慧。

 
古人点茶的工具十分繁复,此番我们精简成一个“点茶标准四套组”,配上抹茶粉刚刚好,除了建盏、还有配有茶勺、茶筅和茶粉筛。


其中茶勺与茶筅为手工竹制,茶筅有72穗密集度,能更好的在点茶中使茶粉受水均匀,使用便捷。


■ 抹茶
不是随便什么茶粉都可以用来点茶。古人都是自己选择上好的茶叶,挑净、火烤、包纸锤碎、碾茶成粉,十分讲究。



1. 十分微细。抹茶的粒径中值为3μm~10μm;
2. 三原。抹茶具有原色、原味、原质的特点;
3. 三清。清香、清口、略带青(草)气;
4. 三高两低。蛋白质、氨基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很高;而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较低。


抹茶从高到低为三个等级:浓茶、薄茶和加工用茶。我们从薄茶起步,选取了四种抹茶,满足您不同的点茶需求。由于以往一段时间,中国的点茶技法已经式微,上好的抹茶多来自日本。


 
黑色盏碗中,茶筅的每一次搅动,都是对茶汤口感的打磨。待到大功告成,茶的味道也完成了转变,不仅褪去生涩感,也出现了特有的乳香,喝起来更加细腻醇和,宛若“镜中花,水中月”,若有似无,满口华彩。静得下心,才能得一碗好茶,这也是点茶磨炼人心性的过程。


■ 技法
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下宋徽宗的“七汤点茶法”,这个技法略微复杂,但了解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删减步骤。

1、在茶碗内注入热水,温碗和茶筅(不经湿润的茶筅在点茶时容易折断);


2、茶碗内的热水倒掉,并用布将茶碗内的水拭擦干净;
3、架好茶粉筛,加入抹茶,用茶勺挤压,过滤筛匀。浓茶放3~4g,薄茶放1.5~2g,约1-2勺。


4、沿着盏壁注入少点热水,先将抹茶粉调制成膏状,不散不稀;


5、注水,用茶筅击打茶汤,茶汤泛泡沫,颜色从翠绿—奶绿—奶白,茶汤表面现雪沫乳花,使其厚而白。此一轮至关重要,因为此后再注水,打击出的乳花都是以此为基础。


6、二汤,一手注汤时,不得有水滴淋漓,以免破坏茶面。另一只手持筅用力击拂,这时茶面汤花已渐渐焕发出色泽,茶面上升起层层珠玑似的细泡,击拂既力,快速和用力是关键要素。


7、先后分批不断注水七次,不断击打,让雪沫乳花不断保持、不断增进,每一次的汤水,都会有新的变化,待到大功告成,将茶分到小杯中品饮。

 
关于点茶手法:用茶筅快速搅拌抹茶,前后摆动手腕,画字母M或N,当搅拌得差不多时,稍微将茶筅往上抬一点点,继续M或N字搅拌,打浮在上面的泡沫,这时泡沫会越变越细,抹茶的苦味也会慢慢减少,甜味会呈现出来。

宋人点茶,是茶史上最美的滋味。

点茶,是宋人最极致的生活品味。

从点茶历史开始

一步一步走进宋代点茶文化

从了解知识到切身体验

宋代茶道中的极致之美折射在生活中的点滴

沉下心来,点一盏茶,品一盏茶

感受生活的情趣与雅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梦华录》中赵盼儿的“茶百戏”为引子,一探宋代风雅的茶文化
古人斗茶的技艺竟比咖啡拉花还梦幻?
所谓皋卢也就是苦艼茶斗茶
文人茶事|宋代连摆地摊的都是资深茶人,茶道在民间
斗茶,一场文人雅士之间的“较量”
潮 汕 工 夫 茶(320)—— 烹 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