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西晋为何仅传三帝便迅速走向灭亡?

西晋(265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不是三帝)。从晋武帝建国开始,国祚51年;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始,为37年。

西晋的灭亡小副认为有三点

1.得国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晋朝是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创立的,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属于篡位得国,根基不稳。礼法在古代相对落后的时代,是维系统治阶级政权的重要手段,纵观权臣平稳篡国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如晋,隋。这点是大家最为忽略,但最重要的一点。通俗一点讲,篡国(特别是礼法比较统一的国家)虽然可以在表面上屈服于武力和利益,但由于礼法崩坏,导致人心浮动,你可以篡魏,我就可以窃晋。

2.世家大族的崛起导致中央权威不足,统治阶级奢侈腐败。实际上,西晋实际缔造者司马懿自身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更何况晋武帝司马炎。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太康之治也是建立在全国仍未统一的基础上,所以自灭吴后,从晋武帝本人开始逐步腐化。世家大族则贪暴恣肆,奢侈成风。如: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大族王恺、石崇互比奢侈,大臣傅咸上疏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请求皇帝制止,但司马炎不仅无动于衷,还资助其舅争富。官僚们不仅奢侈成性,而且公开抢劫、杀人。

自魏文帝曹丕采纳陈群九品中正制度,到自州中正的设立以至两晋,九品中正制逐渐完成门阀化的转变,而最终成为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士族制度的盛行,依赖于统治阶级颁行的各项法令。法令的出台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统治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从而削弱了中央统治力量。

三、五胡内迁。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在汉族的影响下,这些内迁的外族逐渐由游牧转向农业定居,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但在交融的同时,胡汉亦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并州的匈奴人成了汉人的奴婢,而不少汉人也相继沦为胡人奴婢,名族矛盾十分尖锐。到魏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胡人趁机起兵南下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于是中原大乱,史称“五胡乱华”

以上三点是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其中,第一点是根本,位不正。第二点是内因 ,自身祸起萧墙。第三点是外因推波助澜。其他如白痴皇帝司马衷,貌丑而性妒的贾南风,战乱纷争的“八王之乱”都是历史长河的必然表象,只不过看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鲜卑的悲剧”入手,浅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功与过
极度腐朽的西晋统治集团(66)
西晋首富石崇富可敌国,最终为何会被诛灭三族?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的始作俑者(一)
魏晋人物谈|石崇之一:白手起家的门阀财富新贵
中国最厉害的家族,助司马懿家族篡夺曹魏江山,又成了灭晋元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