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雪隐鹭鸶》| (三)《金瓶梅》的表达技巧

第三部分

好,说完了《金瓶梅》的主题和思想,最后我们来看看小说用了什么技巧表达这个复杂的主题。《金瓶梅》的写法跟我们一般理解的小说不太一样,它不是用故事来推动情节,而是用感觉的对比和变化来推动情节发展。这个技巧还有个专业名词来描述,叫“冷热金针”,是《金瓶梅》开创的一种中国古代小说独有的创作技巧。

你可以这么理解“冷热金针”,小说家有冷热两根线,他拿着一根金针用这两根线编织出了整部小说。小说就像是一条有花纹的地毯,人物、情节是我们能看到的图案,但编织的方法决定了毯子的肌理。这里说的冷热,既是感官,也是情绪。比如热,你可以想象一下春天的温暖,温暖是感官体验,春天也会让人觉得昂扬向上,昂扬向上就是情绪体验。这个观点是明代评点《金瓶梅》的文人张竹坡提出来的,他认为整部《金瓶梅》,不管是总体结构,还是情节布置,都贯彻了“冷热金针”这个方法。

先看总体结构。中国古代小说特别强调开头和结尾要有呼应。怎么呼应呢?《金瓶梅》这部小说是开头热、结尾冷,叫“热起冷结”,就像一年有四季,春天是开始,热闹喧嚣,人声沸腾,是热起,冬天是结束,寂寥破败,死走逃亡,是冷结。

整部小说的第一个故事,在回目里就明确点出了“热”字,“西门庆热结十兄弟”,讲的是西门庆和应伯爵等等十个好朋友聚餐、结拜,一片热闹。小说的结尾第100回是“普静师幻度孝哥儿”。这时候,西门庆已经死去十几年,他的家早已破败,靖康之变,金兵入关,他的遗孀吴月娘带着他的遗腹子孝哥和仅剩的几个仆人逃跑,被一个和尚带到了永福寺。在永福寺,普静和尚对吴月娘说:你前夫西门庆一生作恶,现在转世托生成了你的孩子,就是来遭报应,他会散尽家财,会死得很惨。你只有让他做我的徒弟,修行佛法,才能让他们解脱轮回之苦。吴月娘本就信佛,最后果然让孝哥出家去了。这是冷得很彻底了,西门庆一生所有的一切都成了空。所以张竹坡说:《金瓶梅》两截书,上半截热,下半截冷。西门庆的命运,起头热得可笑,后文一冷,便冷得彻底。这种“热起冷结”的寓意也很明显,就是我们对人世常有的感慨:是非成败转头空,或者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冷热的对比和变化不只体现在总体布局,小说在叙述各段情节,描写各个人物的时候,处处可以见到这种处理。还是说第一回,前半段是“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后半段是“武二郎冷遇亲哥嫂”。热闹的结拜之后,紧跟着讲了从《水浒传》搬过来的武松偶遇兄长武大郎的故事。为什么是冷遇呢?这个冷字最直接的意思应该是武松和潘金莲之间要有意保持距离的“冷”,跟西门庆和兄弟结拜那种刻意的热络是一种对比。而且,这两段情节又都是热中有冷,冷中有热。西门庆和兄弟结拜回来,妻子吴月娘就给他泼了一头冷水,讽刺他这群兄弟根本靠不住。还有,小说一边讲西门庆和朋友间的热络,一边反复提到西门庆一个小妾卓丢儿病得很重,不久之后就死了。这都算是热中的冷。另一边,武松遇到哥哥武大,回家又见到潘金莲,几次因为金莲的妖娆低头,是他刻意保持距离的冷,但其实你又能感觉到武松和金莲之间的那种张力——刻意的冷,都是为了掩盖内心不该有的热。

你看,《金瓶梅》的故事,不只是靠人物、故事推动的,更是靠冷热的对比和变化推动的。

  • 从横的方面来看,冷热相辅,互为依存;
  • 从纵的方面看,冷热相继,互为因果。

通过这种横纵关系,小说里零散、琐碎的情节和各个层次的意思就被细腻的金针编织到了一张冷热交替的大网里。

我再举一个例子。西门庆升官的时候,他的第五房妾李瓶儿刚好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官哥,同时又赶上西门庆过生日,可以说是三喜临门,西门庆要大宴宾客。这是西门庆的人生巅峰,也是小说热的顶点。这中间,小说专门安排了一段情节,是宴席上让两个太监选戏。格非老师说,这是一段妙绝天下的文字,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表面看,这个情节是在讽刺当时的官场。两个太监选戏完全是一场笑话,他们在西门庆三喜临门的宴席上,居然连选几出苦戏,大煞风景,写出了太监的昏聩,也反映了在场人物各种复杂的心思。但是,这段情节的作用绝不只是表现人物。在最热闹的宴会上,借太监的嘴说出最冷、最丧的唱词,是典型的热中带冷,这是点明主题的惯用手法。这种手法,在《红楼梦》也很常见。比如一个太监就说了一词,“叹浮生有如一梦里”,点题的意思很明显,暗示着宴繁华热闹的宴席有如梦里,同时它也预示了西门庆的儿子官哥将要有难,因为这句词出自当时的读者都很熟悉的杂剧,讲的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太监还说了一句唱词是,“想人生最苦是离别”,也有同样的作用。它就像《红楼梦》的判词,暗示了后面李瓶儿的死。李瓶儿死的时候,这首词也再次出现了,就是在提示读者这种冷热相继的关系。

冷热变化,阴阳相济,符合古人眼中世界运行的本质规律,可以说,小说是把这种规律转化成了一种写作技巧,用非理性的感觉逻辑,代替了理性的故事逻辑。《金瓶梅》正是因为这种写法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总结

好,《雪隐鹭鸶》这本书,我就讲完了。《金瓶梅》是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把它放到16世纪的世界小说史上看,几乎没有一部作品可以望其项背。近代作家李劼人甚至说,西方小说直到19世纪,出现了托尔斯泰、福楼拜之后,才能和它相提并论。它的主题和写法也都直接影响了之后的《红楼梦》。

格非老师在《雪隐鹭鸶》这本书里讲了他自己对《金瓶梅》的理解,分了社会、思想和修辞三个部分。我们今天也是从这三个角度讲了这本书,我来带你回顾一下。

  • 第一部分社会,我们讲了西门庆是传统社会中的非典型人格——“经济型人格”。要想读懂《金瓶梅》,首先要把它放回到16世纪的全球化和中国的社会转型中,这样才能理解西门庆和围绕他形成的那个人人皆商、金钱至上的社会关系网络。
  • 第二部分思想,我们讲了《金瓶梅》的主题思想是“无善无恶”的价值观。当时的社会,传统的儒家伦理秩序不起作用了,整个社会秩序和价值观都陷入混乱,《金瓶梅》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用一双超越善恶的“佛眼”旁观,或许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 第三部分修辞,我们讲了《金瓶梅》的写法“冷热金针”。它的整个故事不只是按照故事逻辑串联的,更是遵循了冷热交替的感觉逻辑。这个写法,是理解《金瓶梅》的钥匙。

希望今天的解读,能成为你读或者重读《金瓶梅》的一个契机。

撰稿:刘玄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热一冷·一庙一寺:《金瓶梅》里的生死轮回!
《金瓶梅》绣像本评点研究述评(上)
《金瓶梅》场景对偶研究
《金瓶梅》:剥离掉情色,用3个角度使你的阅读感悟高人一等
?《金瓶梅》是《红楼梦》的滥觞 ——《金瓶梅》笔记之三
徐景洲《读破金瓶梅》音频版第13—15集(薛胜利 播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