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苏轼对不上来,究竟写了什么
userphoto

2022.12.06 中国香港

关注
王安石与苏轼同为朝堂肱骨之臣,因缘际会相遇于北宋,君子同却又不和,他们都想为民生谋福祉,为国家开盛世。
王安石曾为一句诗笑恼了苏轼,提出一个上联为难他,这上联有多巧妙,才难成了千古绝对?

政见不同,俱为国之计

苏轼初入北宋官场,便被任命为陕西凤翔府签判。
凤翔府位于关中平原西部,东临长安,南望秦岭太白山,历来是关中“粮仓”。
苏轼赴任之后发现所谓的“粮仓”根本虚有其表,关中百姓生活困苦,徭役严重,而南部的山区也难逃一劫,当地官员滥砍乱伐,征民做苦力,百姓苦不堪言。
可苏轼只是一个小小的签判,人微言轻。
熙宁二年,他回到了京城汴梁。
此时的汴梁掀起了重重改革风潮,王安石变法的火种,以不可阻拦的速度飞快地扑向了全国各地。
苏轼还没来得及在汴梁站稳脚跟,就被卷入诡谲的政治漩涡中,而王安石变法的激进更让他选择站在了对立面。
但苏轼,一开始也是提倡改革的。
当年进士及第,苏轼给对自己有提携之恩的大儒欧阳修去了一封信,信中直言“天下的事,难的是变革。”
后来他又写了《进策》和《进论》,其中详细地阐述了变革主张,想要天下安定,就要“科百官、安万民、厚货财、训军旅”。
“科百官”是改善吏治,“安万民”是缓和阶级矛盾,使民能载舟而不覆舟,“厚货财”充盈国库,增加财政收入,“训军旅”则为富国强兵,官民钱兵,四方和谐统一国家方能富强。
苏轼的种种论述,是他希望朝廷能够真正的有忧患意识和励精图治改革进取的精神。
他与王安石,所期盼的都是安邦富国,但他们所倡导的改革方案,却像一列火车的两头,驶向的永远是不同的方向。
王安石认为改革是恒常且绝对的,他要求“权时而变”,墨守成规是不可取的,而苏轼不欲大刀阔斧,他想要修补枝节,维护大体,强调中庸,也就是所谓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王安石要改革科举制度,取消经科名目,只设进士科,要用“经义取士”,这遭到了苏轼的强烈反对,苏轼直言:“诗赋取士,自古实行,哪能轻易改变?”
他对皇帝亦是直抒胸臆,“当今之事,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字字句句,直指王安石改革操之过急,不利国家根本。
宋神宗觉得十分有道理,原本被王安石说动的心思又开始摇摆不定,他想任命苏轼为修中书条例,可变法遭到反对的王安石怎能将重任拱手送给苏轼,他强硬阻挠,最终宋神宗只得给他安排了一个全开封府推官的闲差。
这明晃晃地针对苏轼哪能善罢甘休,他陈述《上神宗皇帝书》,引经据典,逐字逐句批驳变法新政种种不合理之处。
这是苏轼向改革派公开宣战。
山雨欲来风满楼,不同意改革派激进变法的又何止苏轼一人?
关于变法变还是不变,如何变,朝野上下论战激烈。
以王安石、吕惠卿为首的改革派,仗着皇帝撑腰,言辞凿凿,“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不畏艰险,执意推进。
另一方形成的以司马光、文彦博、苏轼、张方平为中心的守旧派,斥责变法,声称“士夫沸腾,黎民骚动”。
在改革派与守旧派数次争锋相对中,苏轼一马当先,是守旧派阵营中敢于对敌人正面出击的一员猛将,他甚至又写了《再上神宗皇帝书》,在文中他将王安石比作晋武帝时期为祸天下的奸臣贾充,毫不客气的人身攻击已经不仅仅是朝堂上政治争论了。
在送官员刘恕的诗中,苏轼用词辛辣,直接将王安石喻为曹操和张汤,而将与之绝交的刘恕夸赞为当世孔融,对王安石极尽讽刺。
在开封府考试进士,苏轼作为主考官时,再一次写下策论影射王安石在朝堂上手握大权独断专行,并斥责他将败坏国事。
王安石并不忍气吞声,变法当前,他不会允许任何人阻挠,他对苏轼也进行了毫不客气地回击。
熙宁三年,皇帝心中的天秤最终还是偏向了变法。
改革派得利,守旧派仍固执己见阻挠变法的,不是被罢官,就是致仕,苏轼也难逃一劫。
王安石通过担任御史的谢景温,向苏轼发难。
谢景温弹劾苏轼兄弟二人在回四川为父奔丧时,多占船位,贩卖私盐和苏木,王安石下令淮南、江南、湖北、成都转运司对此事严加调查,搜集证据。
但查了很久都一无所获。
面对莫须有的罪名,敌人执意想扣上的黑锅,苏轼百口莫辩,朝堂勾心斗角,这场追逐名利的游戏让他身心俱疲。
沉重的压力和困难的处境让他自请下放,前往京外任职,次年他便远离汴梁,前往杭州做通判。

乌台诗案,蒙不白之冤

苏轼京外赴任,少了守旧派的诸多阻挠后,王安石的变法却没有当初预想的那么顺利推进。
熙宁七年,王安石罢相。
次年被重新起用,但由于改革派内部相互倾轧,年余再次罢相,王安石不再在中枢执政,而是退居半山园。
可当政的改革派仍然介怀苏轼当年的冷嘲热讽,小人当道,人心不古,他们决心要除掉苏轼,一展心中怨气。
元丰二年,御史奉命前去湖州缉拿苏轼,苏轼做湖州太守还不足两月,就遭到朝廷鹰犬疯狂肆意的攻击,他被两个狱卒像驱逐鸡犬一般押送汴京。
改革派数人接连上书,陈言苏轼包藏祸心,讪上骂下,讽刺新法不得民心,他们说苏轼“无尊君之义,亏大忠之节”,他们要求将苏轼斩首示众,以正风俗民心。
苏轼确有诗词嘲讽新法,但其中多是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和忧国忧民之思,但加诸他身的罪名,往往是断章取义的诬陷。
在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中有一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叫斥卤变桑田”,御史便以他反对农田水利法的罪名将他上告。
在《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中,“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也被政敌拿来大做文章,宰相王琏在宋神宗面前挑拨离间,说:“陛下飞龙在天,苏轼以为不知己,反欲求地下的蛰龙,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诸人挖空心思,对苏轼作词字斟句酌,捕风捉影,一定要给他按下一个罪名才罢休。
七月十八号,苏轼锒铛入狱。
直至十二月十八日,长达五个多月的时间,苏轼在牢狱中不断地受到审问和重刑折磨,当权的改革派一定要让他低头认罪,承认自己是“讥讽朝政”。
苏轼不堪折磨,最后写下了长达两万多字的“供状”,认下了一切莫须有的罪名,表示“甘服朝典”。
他一生畅所欲言,借诗作词直抒胸臆,从未想过会因此惹上牢狱之灾。
苏轼这一遭“乌台诗案”,震惊朝野,甚至内宫也有所耳闻。
仁宗曹皇后病重之际念叨苏轼还在狱中,宋神宗本想为了曹太后积福而大赦天下,曹太后却不愿意,教导他说:
“当初仁宗主持科举,回宫之后十分高兴的说,'吾今又为子孙得到太平宰相二人。’就是指苏轼兄弟。现在听说苏轼入狱,莫非是有仇人中伤吗?况且文人吟诗,本是常情,如果一定抓住细节,罗织成罪,这不是为君慎狱怜才的道理,应该仔细审察才士,为我积福不需要赦免天下凶恶。”
宋神宗只得听从曹太后的话。
但妇人之言于苏轼存活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无论在哪朝哪代,有才之人始终受朝堂敬重,张方平和范镇便上书论苏轼罪不至死。
改革派中也有持不同意见者,吴充便对宋神宗说:“曹操尚且能容忍祢衡,陛下为什么不能容下一个苏轼呢?”
王安石弟弟王安礼也劝说宋神宗,甚至连王安石也挺身而出,直言“岂有盛世而杀才士乎?”
二人虽政见背道而驰,但殊途同归,盼得都是国富民强,王安石也并不愿意落井下石。
朝堂上争论风风雨雨,狱中的苏轼只觉得凶多吉少,他作了一首《寄子由》嘱托后事,“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宋神宗看到后大动恻隐之心,感伤苏轼才华,便从轻发落,将他贬去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苏轼便就这样捡回一条命。
乌台冤狱,就此终结,但苏轼所受到的迫害与侮辱又何尝是短时间内可以治愈的。
元丰三年二月,苏轼抵达黄州,在困厄中艰难度日。
四年后,神宗又安排苏轼去了汝州(今河南临汝),几经辗转,经过金陵,他在好友的斡旋下见到了王安石。
元丰七年七月,艳阳高照,是出游的好天气。
苏轼在朋友的陪同下,前往蒋山谒见王安石,已经六十四岁的王安石也热情接待了这位曾是政敌的后辈。
王安石穿了一件家常衣服,而苏轼也没穿官服,两人一见面便相视而笑,苏轼开玩笑说:“我今天是穿着野服见丞相啊!”
王安石也笑着说:“礼仪难道是为我们这些人设的吗?”
说完二人更是哈哈大笑,毫不拘束。
人生十四年,两人各居别处,自汴梁相别后就从未相见。
朝廷政坛也不同于往日,王安石不再是改革派的主导人,苏轼也脱离了守旧派的圈子,没了政见的束缚和立场的相对,两人相见抛却了从前的不愉快,握手言欢。
他们同游多日,游览江山盛景,探讨文章学术,互作诗词唱和,甚至佛家禅道,两个人也相谈甚欢。
但说两个人完全冰释前嫌,也是未必。
王安石不赞同苏轼的政见,却是看好他在诗词文赋上展现的傲人天赋,他读苏轼所作《钱氏表忠观碑》,认为“绝似西汉”,“直须与子长驰骋上下”,也感慨苏轼“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叹自己“平生作诗,无此一句。”
而苏轼亦是如此,他对王安石的一些诗文多有揶揄。
如王安石《字说》中,“坡者,土之皮也”,苏轼便回以“滑者,水之骨也”。
对他在文坛的成就苏轼也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他曾读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赞他“此老乃野狐精也”。
王安石大病初愈后,再次邀苏轼作游,并且约他在秦淮河处定居。
苏轼听完后很是动心,他们二人一个被贬一个赋闲,都是难以施展抱负,不被重用。
再加上他并不愿意前往汝州赴任,如今听到王安石的劝说,苏轼更加动摇,并写下《次荆公韵》,“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他认为自己早应像王安石那样隐退了。
后来苏轼因种种原因未能顺利买下天地,只能离开金陵,王安石还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会面虽已结束,但二人友情并未就此终止,苏轼后来还给王安石写了两封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王安石也回信“俯仰逾月,岂胜感怅。”
金陵一聚,是二人最快乐的一次聚会也是最后一次聚会,仅分别一年多,王安石就病逝了。
苏轼奉命起草《王安石赠太傅敕》,在制词里他给予了王安石在道德和文章上很高的评价,也直言他在学术上敢于破旧立新的精神。
同年七月他看到王安石曾题在墙壁上的六言诗,感慨物是人非,心中更是悲恸,从此归耕见外,何人送我池南?

风乎舞雩,是忘年之交

苏轼与王安石,虽然政坛上争锋相对,毫不避让,但在诗词文赋上却脾性相投。
王安石有一句诗文,“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这句诗被苏轼看到了,苏轼连连摇头,说:“莫非王安石喝多了,怎么会写出这样的诗句呢?不通不通。”
他大笔一挥,便将诗句换了个说法,“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
改完之后苏轼越看越觉得自己作诗文采出众,洋洋得意而去。
后来再次拜访王安石时,苏轼才得知,当地有一种鸟就叫“明月”,明月鸟专门在晚上叫唤,而且遇到有月亮的晚上它会叫得更加欢快。
至于黄犬,是当地的一种虫子,它采完花蜜后就喜欢躺在花瓣中。
苏轼羞愧得面红耳赤,当即就为自己的无知向王安石道歉。
也有一日苏轼闲暇,便去相府拜访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正在午睡,他不好打扰便在书房等候,忽然看见案台上有纸,上面有题诗半首。
西风昨晚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见了哈哈大笑,认为王安石江郎才尽,诗做的一点不合常理。
他想只有秋天才能常有西风,而西风起处,群芳尽数落下,唯有菊花能够顶秋风傲霜雪,如此菊花的花瓣怎会四处飘零呢?
他提笔,在下面接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醒来后,苏轼早已离去,看到书房里他留下的两句诗,心中一晒,也笑苏轼过于狂妄,对生活观察不细便妄下结论,他决定好好给苏轼一个教训。
不久之后苏轼被贬,在他临行前往黄州去担任团练副使一职时,王安石给苏东坡留下一个对联难题: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他要求苏轼给出下联。
山塘,是苏州金阊门外至虎丘的一段路,大概有七里的距离,在山塘中间有一处叫做半塘,前不久苏轼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便以地名为联,要为难他。
苏轼信心满满的接下挑战,苦思冥想后却怎么也对不出满意的下联,只得仓皇认输。
转眼他到黄州已一年,又逢重阳节,风大吹落菊花满地,他到后园一看,十分吃惊,原来黄州的菊花与北方不同,花瓣落了一地,枝桠上光秃秃的,早已什么都不剩。
他想起了王安石曾经未做完的那首诗,此时才知自己见识浅薄。

结语

国家变法,二人如水火难容。
乌台诗案,一方仓皇入狱,一方避隐朝堂,王安石对苏轼不再是政敌恨意,而是文人间独有的惺惺相惜和宽谅仁爱。
苏轼被贬,王公赋闲,昔日各不相让,今朝相见言欢。
王公感激苏轼雪中送炭,苏轼敬佩王公胸怀宽大,把酒唱和,半生恩怨已了,往后尽数坦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个上联,结果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没有下联
王安石和司马光苏轼互怼了一辈子,虽为政敌却互相欣赏各自人品
大文豪苏轼:为什么一生怀才不遇、历经坎坷?
苏轼嘲笑王安石的诗太差,王安石为教训他出一上联,苏轼当场认输
如何评价王安石:他到底是千古罪人,还是千古一相?答案让人诧异
闲叙历史之—“乌台诗案的受害人是谁 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