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型城镇化能否突破“胡焕庸线”——兼论“胡焕庸线”的地理学内涵.pdf 免费在线阅读

第35 卷第5 期 地 理 研 究 Vol.35, No.5

2016 年5 月 GEOGRAPHICAL RESEARCH May, 2016 从自然—生态—人文综合视角,全面解读“胡焕庸线”的地理学内涵,阐明新型城镇 化的战略方向,认为不宜也没必要将突破“胡焕庸线”作为目标之一。 新型城镇化能否突破“胡焕庸线” ——兼论 “胡焕庸线”的地理学内涵 王开泳,邓 羽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胡焕庸线”提出80 年来,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全面推 进,对胡焕庸线的研究急剧升温。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客观看待胡焕庸线成为亟待解决的 一个问题。研究认为:胡焕庸线不仅是中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界线,这 条界线的形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宜人为去“打破”。同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该树 立理性思维,稳妥有序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全面放开二孩 的新政策推动下,由于中国区域人口政策的差异性,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有望实现较为明显 的增长,西部地区增长相对缓慢,由此可能对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空间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胡焕庸线;新型城镇化;地理学;人口布局 DOI: 10.11821/dlyj201605002

1 引言 80 年前,胡焕庸先生运用手工制图技术,发现了中国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分界线,

被国际学术界命名为 “胡焕庸线”。这条线被视为百年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成果,也可以视

为较早期的运用 “大数据”的成果。这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直线将中国分为人口密集的

东南板块和人口稀疏的西北板块,两大板块的人口比例历经80 年基本没有变化。因此,

这条线提出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它不仅是中国人口地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条分界线为何如此神奇
2022年05月11日新型城镇化涨停板梳理
我国城镇化发展特征和内涵
何为新型城镇化--20121203
【社会学】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新内涵(全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