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章 四书(第一节 《大学》 与《中庸》)

第二章     四书

     “四书” 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部先秦典籍, 这是南宋朱熹为重新建立意识形态话语系统而确立的新的经典体系。 朱熹是一位非常有眼光的人, 他对“四书” 的选定即体现了他高远的见识。 因为这是一个便于学习而且非常有利于心性修养的经典系统,朱熹自己说: “读书且从易晓易解处去读, 如《大学》、《中庸》、《语》、《孟》 四书, 道理粲然, 人只是不去看。 若理会得此四书, 何书不可读? 何理不可究? 何事不可处? ” (《朱子语类》 卷十四)就《五经》 而言, 其所言在事、 在理、 在情、 在礼, 而《四书》 则是圣贤发自心灵的声音。《元史· 儒学传》 记许谦说:“学以圣人为准的, 然必得圣人之心, 而后可学圣人之事。 圣贤之心具在《四书》。” 因而明代大儒薛瑄就高度称赞《四书》 的选编说: “周、程、 张、 朱, 有大功于天下万世, 不可胜言。 于千余年俗学异端淆乱驳杂中, 剔拨出《四书》来, 表章发明, 遂使圣学晦而复明, 大道绝而复续, 粲然各为全书, 流布四海, 而俗学异端之说, 自不得以干正, 其功大矣!” (《读书录》 卷五)。《四书》 原本的次序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后来刊刻本因《大学》、《中庸》 量小, 篇页无多, 并为一册, 于是把《中庸》 移到了《论语》 前。

第一节 《大学》 与《中庸》

      《大学》、《中庸》 是从《礼记》 中剔选出来的两篇论文。《礼记》 收录很杂, 像这两篇应当属于七十子后学的作品。 这是《礼记》 中最精彩的两篇, 最能体现儒者的大怀抱与大气象。 故汉代人拈出了《中庸》, 北宋人拈出了《大学》, 到朱熹则合编为《四书》, 元代定为教材之后, 便成学生必读之书。《大学》 都是有关修身的, 故清代康熙皇帝说:“《大学》《中庸》, 俱以'慎独’ 为训, 是为圣贤第一要节。” (《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大学》 讲外王, 《中庸》 讲内圣, 其核心不外乎“修己治人” 四字。

1、 大学: 自我实现之路

      《大学》 的作者, 自古无传, 宋儒程子以为是“孔氏之遗书”。 朱熹编于《四书》, 并将它分为经、 传两部分, 以第一章为“经”, 以为是“盖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 下面的十章则为“传”, 是“曾子之意, 而门人记之也。” 并且认为“旧本颇有错简”, 故“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 别为序次”。

       所谓“大学”, 主要是针对“小学” 而言的。《大戴礼记· 保傅篇》 说: “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 学小艺焉, 履小节焉; 束发而就大学, 学大艺焉, 履大节焉。”《尚书大传》、《白虎通· 辟雍》、《公羊传· 僖公十五年》 等, 都有类似的记载, 虽然各书所言入小学、 大学的年龄不大一致, 但有一点则是一致的, 就是对于大学意义的理解。 分别言及了大学“学大艺”、“履大节”、“学经籍”、“业大道” 等, 自然所言的都是“大人之学”, 是成人进入社会、 展示人生的大道理、 大学问。 故《学记》 说: “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 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 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此大学之道也。” 由此可见古之所谓大学的意义。《大学》 正是一篇谈古代大学精神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文章的开头, 即以高远的识见,博大的胸襟, 勾勒出了一条人生自我实现的目标和路线, 即由内圣而走向外王的治平之路。

       其第一章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 否矣。 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

        这就是朱子所谓的“经”, 前人有“三纲六证八目” 之谓。 所谓“三纲”, 即明德、 亲民、至善。 所谓“六证”, 即止、 定、 静、 安、 虑、 得。 所谓“八目”, 即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三纲” 是大学的宗旨, 也是一个宏大的人生目标。 所谓“明德”, 就是“大德”、“光明之德”,“明明德” 就是彰显自己“光明之德”, 使之普照众生。 所谓“亲民”, 就是“新民”(亲、 新通用), 是指化民向善, 在道德教化之中使百姓不断表现出新的道德风尚与精神面貌。所谓“止于至善”, 是指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什么是“至善” 的境地呢? 这就是“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 止于敬; 为人子, 止于孝; 为人父, 止于慈; 与国人交, 止于信。”

     “三纲” 的提出, 是建立在“六经” 所给予的道德价值与理论基础之上的, 是以古之圣贤高大的群体形象为背景的。 这抽象的人生目标, 正是从尧、 舜、 禹、 汤、 文、 武、 周公等圣贤鲜活的形象中概括归纳出来的。 因此《大学》 在解释“明明德” 时, 举了尧王的“克明俊德”, 又举了文王的“克明德”。 在解释“亲民” (新民) 时, 列举了成汤“日日新, 又日新”的追求, 又举了周公“作新民” 的教训。 在解释“止于至善” 时, 则举了《诗经》 与孔子之言。 这个人生宏大的理想, 渗透着“人皆可以为尧舜” 的理念。 无论什么人, 都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之下, 实现这个人生理想, 并将人生的境界体现于不同层次。 在这个目标的设定中,物质利益追求与一切个人自私的打算, 被彻底丢弃在一边, “立德万世”、“泽被万民”、“道德至上” 等关键词, 完全占有了心灵的空间。 这作为一种精神, 高扬着人类向善的极限, 引领着人类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由此我们看到了古代教育的崇高目标, 看到了古代“大学精神” 的伟大与辉煌。

       为了实现“三纲” 的宏大目标, 《大学》 于内提出了“止、 定、 静、 安、 虑、 得” 六字心诀, 于外提出了八个步骤。 这六字心诀即所谓“六证”, 即: 知道要达到的境界(止) (信仰和理想是人生的方向,然而只有智者才可定向,很多人则是盲目的,或未知的,或错误的。), 就能够志向坚定(定) , 志向坚定就能免去浮躁而内心沉静(静) (初心不改,笃定前行), 内心沉静便能够面对现实而气定神安(安)(不受诱惑,不左右摇摆), 然后才能够沉心思虑(虑)(淡泊明志,心无旁骛,行以致远), 才能有所获得(得)。 这是一个心理上的路线与阶梯, 也是实现宏大目标的心理基础。

      实现这“三纲” 的八个步骤, 首先是“格物”。 关于“格” 的解释分歧多多, 或训“至”,或训“来”, 或训“感”。《一切经音义》 卷二十二引《苍颉篇》 说:“格, 度量也。” 看来“格物” 就是度量、 考究事物之理的意思。 也是就面对事物本身而进行分析、 推究, 这是获取正确认识的基础。 其次是“致知”, 即获取真知, 了解到万事万物本来之理。 用朱熹取程颐的话说: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 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于理有未穷, 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 始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 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其三是“诚意”, 即诚心诚意, 对人对己, 都没有半点欺诈。 这是自修的开始。 用《大学》的话说:“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 在这里《大学》 提出“君子慎独” 的概念。“慎独” 就是在人所不知而己独知的情况之下, 也要谨慎从事而无一丝苟且。就像有“十目所视, 十手所指” 一样, 暗地苟且之事是无法掩盖的。 只有诚实了, 才能端正心思。 其四是“正心”, 就是要把心放正, 戒除歪心眼, 这是自修的第二步。 用《大学》 的话说: “身有所忿, 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 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 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 则不得其正。” 如心不端正, 为邪念所困扰, 其结果就会“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 只有把心放正, 才能进而端正自己的行为。 其五是“修身”, 即检点自己的行为, 纠正感情用事的偏差, 要求合于礼的规范, 这是自修的完成。 自己行为端正了,才有可能治理好一个家。 其六是“齐家”, 即治理好家庭, 使一门之内和睦安宁, 父慈子孝。只有家齐才能国治, 即《大学》 所云: “其家不可教, 而能教人者, 无之。”“一家仁, 一国兴仁; 一家让, 一国兴让; 一人贪戾, 一国作乱……尧舜帅天下以仁, 而民从之。 桀纣帅天下以暴, 而民从之。(现代则是,民选君,君不正带来的危害,人民有其选择的责任。依靠人民,教育人民。) 其所令反其所好, 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 有诸己, 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凡事要从自身、 自家做起。 第七是“治国”。 这里的国是指封建之国, 与现在意义上的国家不同。 第八是“平天下”, 即使天下平定安宁。 这是儒家最高的人生目标。 但这目标的实现还在自身。“上老老, 而民兴孝; 上长长, 而民兴弟; 上恤孤, 而民不倍。”(上确实有巨大的影响力,上如风,民如草,一段时间混斗,一段时间腐败,与上有关,但亦有人“隐”而避世。)这 “八目” 构成了一条人生自我实现的阶梯, 只要认真地去履行, 便可以获得成功。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第一、《大学》 的目标是培养以天下苍生为怀包括帝王在内的圣贤, 是要剔除每个受教育者身上那种自私自利、 目光短浅的小家子气与庸俗气, 成就天下大材。 即便是不能实施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也应该在自己从事的事业与自己所在的位置上做到“至善”。 这种教育实际上是理想教育、 道德教育, 是培养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而不是教给人谋生的技术、 谋财的手段。第二、 在这种教育系统中, 最关键的一环是“修身”, 故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而修身最核心的问题是道德。 所以在通篇文章中都在强调一个“德” 字,如云“道得众则得国, 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 有人此有土, 有土此有财, 有财此有用。” 世俗之人在理论上都知道“德” 对于一个人立身的重要性, 可是一旦有金钱诱惑, 便把持不住。 故《大学》 又特强调说:“德者本也, 财者末也。” 为政者如果看重“财” 而轻视了“德”, 那就会“争民施夺”, 与民争利而施出劫夺的阴招。 但要明白,“财聚则民散, 财散则民聚”。 财富聚敛起来之日, 也就是失去民心之时。 当然对于金钱来说,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但君子爱财, 求之有道。“生财有大道, 生之者众, 食之者寡, 为之者疾, 用之者舒, 则财恒足矣。” 同时, 对于金钱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仁者以财发身, 不仁者以身发财。”“以财发身” 就是以财物成就自己的德行与事业, 即所谓“散财得民”。“以身发财”, 就是把自身作为工具, 把钱作为目的。 同时《大学》 中提到的“君子慎其独”、“富润屋, 德润身” 等等, 都是关于道德修养的。 道德为修身之本, 修身为治平之本, 这种逻辑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中国文化一直存在一种偏见,把财作为一种肮脏的东西,谈财就庸俗,就自私,就贪腐,而骨子里却一切为了财,千里去做官,为的吃喝穿,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极其虚伪。旧政府长期以来,不是领导人民创造财富,而是变法压榨、盘剥人民的财富,不是为民为公集聚财富,而是自己贪得无厌,朱门酒肉臭,以致不敢言财,忌财,弄得国空民穷。不爱财、贫穷、安贫乐道不是社会主义道德。)

        宋真德秀《大学衍义序》 说:“为人君而不知《大学》, 无以清出治之源; 为人臣而不知《大学》, 无以尽正君之法……此书所陈, 实百圣传心之要典, 而非孔氏之私言也……盖自秦汉以后尊信此书者, 惟愈及翱, 而亦不知为圣学之渊源、 治道之根柢也, 况其它乎? ……《大学》 一书, 君天下者之律令格例也, 本之则必治, 违之则必乱。” 这代表了古人对《大学》 意义的认识。(古代政治教科书

2、 中庸: 通向内圣之路

     《中庸》 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孔伋(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孟子求学于子思的门人,《孟子题辞》则称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受儒教祭祀。) 七十子之后, 在战国儒家学者中, 最早产生较大影响的就是子思。 关于子思的生平及著述, 《史记· 孔子世家》 中仅曰: “孔子生鲤, 字伯鱼。伯鱼年五十, 先孔子死。 伯鱼生伋, 字子思, 年六十二。 尝困于宋。 子思作《中庸》。” 孟子曾称鲁穆公尊礼子思, 《汉书· 艺文志》 云其曾为鲁穆公师。 钱穆先生据以考证, 说他当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前后(前 483 年), 卒于鲁穆公五年(前 403 年。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子思生卒考》, 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艺文志》 著录有《子思子》 二十三篇。 梁朝沈约曾见过此书, 指出“《中庸》、《表记》、《防记》、《缁衣》, 皆取《子思子》” (《隋书· 音乐志》 引,中华书局 1973 年版第 228 页) , 而这几篇皆见于今本《礼记》 中, 这为我们研究子思的思想提供了依据。 更值得庆幸的是, 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竹简与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竹书的发现, 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可靠、 更充足的资料。 郭店楚简中有《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 李学勤先生认为应属于《子思子》 (《郭店楚简研究· 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中国哲学》 第二十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子思子》 同其它子书一样, 不一定是子思一人的手笔。 应当看作是子思一派的著作。

        在子思的著作中,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庸》。 在《汉书· 艺文志· 六艺略》 中,礼类有《中庸说》 二篇, 说明汉代就有人将《中庸》 从《子思》 一书中提取了出来, 单独加以注释发挥了。《隋书· 经籍志》 中著录有戴颙《中庸传》、 梁武帝《中庸讲义》, 到宋儒对此更是赞誉有加, 认为“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 子思恐其久而差也, 故笔之于书, 以授孟子”(朱熹《四书集注》 引程氏说)。

      “中庸”, 据朱熹子程子说:“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 中者, 天下之正道, 庸者, 天下之定理。” 就是说: 中庸是不偏不倚、 不可更易的中正平常之道。 在儒家的理论中,“中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也是一种极高的道德精神。 所以孔子一则说: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再则曰:“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三则曰:“君子依乎中庸, 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中庸》 则是一篇关于中庸问题的专门论述。《大学》 多论德,《中庸》 则谈道;《大学》 讲“明德”“新民”, 《中庸》 讲成己成物。 因而《中庸》 比《大学》 要深奥难读。

      《中庸》 首章说: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这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领, 也是儒学的总纲领。 尤其首三句, 更为重要。 中庸之道本之于天, 原之于性。 天是性的本源, 性是道的根据, 道是教的根本。 人性表现而为行为, 即是道。 这意味着道即含摄于人性之中。 这是一个根本, 也是一篇理论的逻辑起点。 由于道与性的表里关系, 因此道便成为人不可须臾离身之物。 而道的本质则是“中和” , 天下之根本是“中” , 天下之达道是“和” , “中和” 使天地间充满生机。 而这“中和” 就是“中庸” ,就体而言是“中庸” , 就用而言是“中和” 。 因此在这一章中就提出了三个关键词: 率性、修道、 中和。 “率性” 言道之出于天而不可易, “修道” 言道之备于己而不可离, “中和”言道之为用而不可忽。

      以此为纲领, 《中庸》 中重点谈到了三个问题。 第一是“中庸” 的问题。 中庸之道极简单, 极明了, 而却极难做到。 原因是“知之者过之, 愚者不及” , “贤者过之, 不肖者不及” 。 论其浅近, 则“造端乎夫妇” , 这是最基本的, 人人都能知、 能行的, 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论其高远, 则“察乎天地” , 合天地并列, 赞天地化育, 博厚高明, 无所不载,无所不覆, 如四时错行, 如日月代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 但这个“中” 字最难把握。 舜能“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 颜回“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 , 因此而成就了他们的圣贤地位。 更多的人则是“遵道而行,半途而废” , 不能坚持。 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 就是因为外在的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干扰,使人迷失于现实的迷雾之中, 而不知道在何方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现在很多人把中庸理解为调和、 折衷, 没有立场的, 不讲原则,可以说是墙头草, 随风倒。 其实这是大错而特错的。 《中庸》 第十章说:子路问强。 子曰: “南方之强与? 北方之强与? 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 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 衽金革, 死而不厌, 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 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 强哉矫! 国有道, 不变塞焉, 强哉矫! 国无道, 至死不变,强哉矫! ”

     “强” 是君子抵抗政治、 社会的压力与诱惑, 坚守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强却有不同的表现。 坚持和谐而却不同流合污, 不管国有道还是无道, 自己都能坚守中道而不偏倚,这才是真正的强。 也是对中庸的坚持。

      第二是“修道” , 即“道不可离” 的问题。 为什么要“修道” 呢? 因为在现实利益的诱惑之下, 人最容易偏离道的方向而误入歧途。 “道不远人” , 是人的行为自己偏离了道。 只有“修身以道” , 才能保持身与道的联系。 “君子之道本诸身” , 行道也就像行远路、 登高山一样, 都要从自己脚下开始。 这样自身保持与道的联系与合一, 就非常重要。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 因此“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 不能不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坚持道德实践。 “君子素其位而行, 不愿乎其外” 。 “在上位, 不陵下, 在下位, 不援上” , “正己而不求于人” , “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于人” 。 在这里, 《中庸》 又特别提出了三德、 九经的概念。 “三德” 即知、 仁、 勇, “知斯三者, 则知所以修身” 。 “九经”即“修身也, 尊贤也, 亲亲也, 敬大臣也, 体群臣也, 子庶民也, 来百工也, 柔远人也, 怀诸侯也” 。 而其关键是修身, “修身则道立” 。 鬼神在冥冥之中监察着人的行为, 因而必须诚心向道, 不可欺诈。 “诚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 ” 诚心向道, 则必学习,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

      第三是“至诚尽性” 的问题。 道本于天, 原于性。 但现实社会中, 在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诱惑下, 许多人失去了本性, 失去了天良, 自然也失去了道。 唯有真诚才能使人明白道,唤苏本性。 诚是什么? 就是自己向外的真实呈现。 人只有在自己的真实呈现中, 才能完全显露本性。 而这本性本是来自于天, 是由天所命的, 在这种认识之下, 人与天、 人与万物、 万物与天, 在源头上都绾在了一起。 天之命、 人之性、 物之性皆备于我之性中了。 故《中庸》说: “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 尽己之性,尽人之性, 尽物之性, 就可以与天地参合, 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天地万物皆是因诚而有, 而这“诚” 本身又是仁的呈现, 诚者成也, 是天地仁慈而造就了万物。 故《中庸》 说: “诚者自成也, 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 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 仁也; 成物, 知也。 性之德也, 合外内之道也, 故时措之宜也。 ” 这就是说: 天地万物无非成于一个“诚” 字。 诚本于心, 道本于理。 诚是事物的开端, 同时也是归宿, 没有诚也就没有了事物。 对人而言, 诚不只是成就自己, 还能成就事物。 仁存于内则“成己” , 智发于外则“成物” , 而这“仁” 与“智” 都是源自本性的。 故而“至诚尽性”就成了大道之行的前提。 只有至诚尽性, 体悟到天地之道的“博也, 厚也, 高也, 明也, 悠也, 久也” 。

      《中庸》 中提出的如命、 性、 道、 诚诸命题, 成了宋明以降儒学的重要命题。 但《中庸》的目的并不是论证性与命、 道、 诚的关系问题, 而在于成就圣人, 确立君子内在精神修养的目标。 于是“修道” 便成了一个核心问题。 故文章一再对君子的精神状态进行描绘。 如说:“君子之道费而隐” 、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 “君子居易以俟命” 、 “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 致广达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等。 同时又一再展现圣人的博大精神气象, 如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 发育万物, 峻极于天。 优优大哉!” “仲尼祖述尧、 舜, 宪章文、武, 上律天时, 下袭水土。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 无不覆帱, 辟如四时之错行, 如日月之代明。 ” “唯天下至圣, 为能聪明睿知, 足以有临也……溥博渊泉, 而时出之, 溥博如天, 渊泉如渊。 ” 这实际上是展示了两个不同层次的精神境界, 以作为人生修养追求的目标。 要达到这个目标, 道路只有一条, 这就是“诚” , 由诚而复性, 而明道, 而至于道。 最终“成己” 、“成物” , 完成人生的自我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讲, 《中庸》 与《大学》 又是相表里的, 一个通向“内圣” , 一个走向“外王” , 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崇高理念与宏大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书》经典,修身齐家!
【来稿】“四书”是国学的基础——民权86岁退休教师冯韬
从汉儒到宋儒
陈生玺:用历史的观点解读《四书》
读四书丛说 作者:许谦
《国学经典与教育》测试题I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