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列女传》卷之二 贤明传:楚老萊妻

  楚老萊子(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存疑人物,或为老子在历史中的另一名字。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楚国人(湖北荆门),出生于楚康王时期,卒于楚惠王时期,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和老子与孔子一个时期。)之妻也。萊子逃世,耕於蒙山(蒙山,古称"东蒙"、"东山",素称"亚岱"。地处山东省临沂市西北、沂蒙山区腹地。是山东第一大山和第二高峰。是国家生态屏障的组成要素和区域自然格局的纽带。蒙山总面积1240平方公里, 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有1000米以上山峰14座,湖泊150多片,蒙山为文化名山,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西周时期颛臾王主祭蒙山以来,向为登临胜地。《尚书·禹贡》、《诗经·鲁颂》、《论语》等均有记载,唐宋以来,文人墨客题咏极多。 蒙山融道教、佛教、儒教于一体。)之陽。葭牆蓬室,木床蓍席,衣縕食菽,墾山播種。人或言之楚王曰:「老萊,賢士也。」王欲聘以璧帛,恐不來,楚王駕至老萊之門,老萊方織畚běn,王曰:「寡人愚陋,獨守宗廟,願先生幸臨之。」老萊子曰:「僕山野之人,不足守政。」王復曰:「守國之孤,願變先生之志。」老萊子曰:「諾。」王去,其妻戴畚萊挾薪樵而來,曰:「何車跡之眾也?」老萊子曰:「楚王欲使吾守國之政。」妻曰:「許之乎?」曰:「然。」妻曰:「妾聞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隨以鞭捶。可授以官祿者,可隨以鈇鉞(fū yuè,指斫刀和大斧;腰斩、砍头的刑具;帝王赐予的专征专杀之权。)。今先生食人酒肉,授人官祿,為人所制也。能免於患乎!妾不能為人所制,投其畚萊而去。」老萊子曰:「子還,吾為子更慮。」遂行不顧,至江南而止,曰:「鳥獸之解毛,可績而衣之。据其遺粒,足以食也。」老萊子乃隨其妻而居之。民從而家者一年成落,三年成聚。君子謂老萊妻果於從善。詩曰:「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療饑。」(《衡门》横木为门城东头,可以幽会逗留。洋洋流淌泌水边,可以解饥慰。)此之謂也。

  頌曰:老萊與妻,逃世山陽,蓬蒿為室,莞葭為蓋,楚王聘之,老萊將行,妻曰世亂,乃遂逃亡。

  

       译   楚老莱妻,是楚国老莱子的妻子。莱子逃避人世,在蒙山之阳耕种,芦苇为墙,蓬草为室,木床草席,穿的是乱麻织的粗布衣服,吃的是田里的豆子,开垦荒山进行耕种。有人对楚王说:“老莱,是贤能之士啊。”楚王想用璧玉和布帛聘请他,怕他不来。楚王便亲自驾车来到老莱子的门前。老莱当时正在编畚箕。楚王对老莱说:“我愚笨见识浅,独自守着祖先的宗庙,希望先生能幸临而帮助我。”老莱子说:“我不过是一个山野之人,不足以治理政务。”楚王又说:“治理国家来帮助我,愿意以此来改变先生的志向。”老莱子说:“好。”楚王离开后,他的妻子戴草帽背着柴薪归来。说:“为什么车辙的痕迹这么多呢?”老莱子说:“楚王想让我管理国家的事务。”妻子说:“你答应了吗?”老莱回答说:“已经答应了。”妻子说:“我听说,可以轻松的喝酒吃肉的人,也经常会被随意鞭笞,能授予你高官厚禄,也可以随意杀你的头。现在,你吃人家的酒肉,接受人家的高官厚禄,这一定便会被人家所控制,难道能免于祸患吗!我不希望自己被人家所控制。”于是扔下草帽而离开。老莱子见状说:“你回来,我为了你而改变想法。”于是便和妻子远行而不回头,到了江南才停了下来。说:“鸟兽的毛,可以织成衣服,拾取地上遗落的粮食,足可以够吃的。”老莱子随同妻子居住在这里,老百姓随从他在这里安家,一年便稀稀落落,三年成便聚集成村镇。君子说老莱子妻子从善非常果断,《诗经》中说:“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疗饥。”(大意为,简陋的门下,可以安居,洋洋的泉水,可以治疗饥饿)说的就是这个。颂文说:老莱子与妻子,逃乱世到山之阳,蓬蒿做屋,柴草为铺盖。楚王聘请,老莱准备前往,妻说生在乱世,于是便一起逃亡。

         析    乱世、衰世莫为官,可从教务农。

       这则故事,与“楚接舆妻”大致相同。要说不同,是老莱子的妻子说得更为明白。她认为吃人家的饭,必然会挨别人打,可以给你官职的人,也可以杀你的头。吃人家的饭,接受人家的官职,一定会被人家控制。她是不愿意让人家控制,所以她才愤然离去。

  其实,从老莱子妻的话中也可以看出,她是不愿意在乱世让自己丈夫出仕,从而受制于人。她甚至愿意与鸟兽同群,拾取遗落的粮食为生,也不愿意让丈夫出仕做官。

  其实,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生逢乱世,有很多人入世去做英雄,但也有人在乱世选择了避世,即后世所说的做了隐士,愿意过着清贫的远离俗世的生活。人们把这种生活看成是安贫乐道。其实,世道如何,每个人的感受完全不同,每个时代都有人会认为是乱世,所以,每个时代都有一批不愿意与世俗同流的人,也就是说,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隐者。只是这样的人,在每个时代都非常少,所以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并不可信。

  但是,我始终相信,的确有一种人能做到安贫乐道,甚至与是不是乱世无关。

  附:孝的内涵与表现

    记者:行孝思想影响我们做人、做事几千年,但有的市民对于孝的理解还比较浅显。今天我们要探讨老莱子与荆门孝文化,就要了解孝的内涵。能否请周教授和胡老师两位谈谈?

    周树青:好的。要想谈孝文化,首先应该知道孝到底是什么。孝道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对我国民众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总的来说,孝道是中国封建社会协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主要表现,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普遍提倡。对于孝的内涵,古人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涉及面较广,内容也较庞杂,但归纳起来,我认为大体有这样的五层意思:善事父母,养亲敬老;爱护身体,扬名显身;娶妻生子,传宗接代;顺乎亲意,绝对服从;忠孝合一,移孝忠君。所谓“善事父母,养亲敬老”,《孝经》里讲,“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意思是说,父母生前要好好奉养,死后要以礼安葬;“爱护身体,扬名显身”,就是要把自己的身体当成父母的私有财产,认真加以保护,然后以自己的名誉、地位、财富来增加父母的声望,这样才算得上孝;“顺乎亲意,绝对服从”则是强调子女对父母、对家庭的绝对服从;“忠孝合一,移孝忠君”,是封建社会将协调父子关系的孝移用到君臣关系上。

    胡维尧:孝在演化过程中,不可能不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不可能不形成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局面。但就孝文化的整体而言,其基本方面应当肯定,主要方面在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有着积极意义。排除某些曲解或误解,我们应当看到,第一,孝文化是民族文化,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反映了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的和谐精神;第二,孝文化经历代统治者推行,经历代群众实践,已深入民间生活的各个角落,并成为国人的精神支柱。

    老莱子山庄与老莱子

    记者:老莱子山庄有着怎样的历史?老莱子其人其事如何?陈处长,您作为老莱子山庄的管理者、孝文化的爱好者,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历史?

    陈进兵:好的。老莱子山庄是春秋时期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老莱子隐居自耕、奉养双亲的庄园,原址在今顺泉侧。史载,北宋荆门知军彭乘在山庄遗址凿得一泉,根据老莱子的孝迹,命名为顺泉;对山庄周边的田垄称作孝子田,老莱子使用过的水井称作孝子井。乾隆十四年,荆门知州舒成龙疏浚顺泉,书写“顺泉”两字,刻于泉后涯壁,又构筑孝隐亭,竖“老莱子之位”石碑,从此,老莱子山庄被列为荆门州城“八景”之一。现在的老莱子山庄是1993年重建的。

    史书记载,老莱子避世隐居荆门蒙山(今象山)数十年,垦荒耕种,生活俭朴,潜心钻研学问,侍奉双亲。老莱子在当时名声很大,学问高深,著《老莱子》十六篇,楚王驾至蒙山老莱子之门,请他从政,终未应允,孔子曾问业于老莱子。《史记》《庄子?外物》《战国策》《高士传》《前汉书?艺文志》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记者:说到这里,我想问一下,隐居荆门的老莱子与历史上的老子是否是同一个人?

    陈进兵:老莱子与老子是否为同一人,现在还没有定论,但两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两人都属于道家始祖人物,都冠以“老”字,都是楚人、隐士,都是长寿者,都与孔子有密切关系等。郭店楚简出土后,人们更加确定老莱子与老子有关。“老莱子是否老子”的论争,对学术研究的发展,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无疑能起到推动作用。

    记者:陈处长,老莱子是一个大孝子,还请您给我们讲讲老莱子的孝行。

    陈进兵:老莱子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在荆门蒙山之阳留下了“隐”与“孝”的千年佳话,流传的孝迹为“老莱斑衣”“戏彩娱亲”。他的孝行在历史上有很多记载,如西汉刘向的《烈女传》、南朝师觉授的《太平御览》、元朝郭居敬编撰的《二十四孝》、明代涂时相的《养蒙图说》、清代学者茅泮林的《古孝子传》等到史书。

    “老莱斑衣”“戏彩娱亲”的故事是讲老莱子70多岁的时候,父母都还健在,但已老态龙钟,行动非常不便,而老莱子对父母仍然一片孝心,体贴入微,希望两老长命百岁,安度晚年。他认为,儿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个孩子,不能因为自己年迈体弱而使父母伤心,在好饭好菜侍奉的同时,为了让父母快乐,他想办法引逗老人发笑,唤起老人对往事的回忆。一次,他脸上涂满油彩,穿戴五色彩衣,像婴儿一样在地上爬,学狗叫,直把父母逗得笑出了眼泪。又一次,他弄来拨浪鼓,手舞足蹈,让父母高兴。还有一次,老莱子挑水进屋,故意跌倒,作婴儿哭,博取双亲欢乐。有时候,他还弄小鸡、小鸟在双亲面前玩耍,逗老人开心。这些就是历史上记载的老莱子的寿行,虽然他70多岁了,但仍以童心取悦父母,其孝行感动和影响了许多古今人。

    老莱子与荆门孝文化

    记者:老莱子的孝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那么,老莱子给荆门带来了什么?他对荆门的孝文化影响在哪些方面呢?

    胡维尧:百善孝为先。孝为什么在中国影响非常深?这与孝的功能是分不开的。孝顺父母是一个核心内容,同时贯穿于整个人际生活中。孝与悌是分不开的,孝是一个家庭的粘连剂,不仅对父母要尽孝,孝同样适用于兄弟、妻子,强调的是垂范作用。孝的核心就是垂范和严格要求自己,以孝的方式来孝长、孝老,然后扩展到孝君、孝国等。应该说,老莱子起到了很好的垂范作用他肯定最先影响当地人,然后影响到外地人,这是毋庸置疑的。

      陈进兵:老莱子的孝行应该是开创了孝道先河。在古代“二十四孝”中,他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孝子,特别是在当时的社会动荡时期,他为后世留下了一个行孝的榜样,意义深远。老莱子作为中华民族孝亲的一面旗帜,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影响遍及海内外,在其隐居地——荆门,尤其如此。从古自今,老莱子孝亲的故事不仅在荆城人中传颂,而且老莱子山庄系列孝文化的园林景点,更使荆城人能近距离地感受孝亲氛围,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这些以孝文化为主题营造的景点自北宋以来逐步丰富,且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上世纪80年代,市政府重建了孝隐亭,1993年重建了老莱子山庄。

       周树青:正因为荆门有老莱子这样的孝亲榜样荆门才涌现出一代又一代孝子典型。汉朝荆门人魏熙,一代大儒,其七岁父母双亡,靠爷爷、奶奶抚养。在一个下雪天,爷爷、奶奶为了生活外出劳作,在学校读书的小魏熙在教室哭泣,先生问他为什么哭,他说看着爷爷、奶奶在这样的天气下还去劳动,他不忍心坐在屋内读书;北宋荆门知军彭乘也是至孝之人,《宋史》记载,其考中进士后,想到父母年迈,无心在开封城内游览,第二日便奏请朝廷批准返家侍奉双亲,其父去世后守父孝三年;明清时期的荆门学者贺运清,性至孝,母逝,庐墓守孝三年,服父孝,哀痛得形骸瘦削;清顺治年间荆门人王三荐在福建漳州为官,廉明公允,听到母亲在荆门老家逝世的噩耗后,恸哭得昏厥过去,同僚们见他贫寒,资助他料理母亲后事;清康熙年间荆门人胡作楫,至孝,母亲死去十几年,每逢忌辰,他便痛哭,好几天不言语;清乾隆年间荆门知州舒成龙,母亲去世,服孝三年,其在荆门任职期间还号召尊敬和优待高寿老人,表扬孝义人物。这些都是发生在荆门的故事,也是荆门古代的孝文化。有史料可查,自汉以来,荆门历史上出现了不下于50名在当地乃至全国都有名的孝子。

        除了这些孝子外,老莱子还给荆门留下了许多孝文化痕迹,除老莱子山庄外,还有老莱子当年隐居耕作之田——孝子田、饮水之井——孝子井、顺泉、隐孝亭、望云楼,还有一些地方至今有孝子、孝女牌坊,比如仙居的蔡氏节孝牌坊等,这些孝的痕迹又在影响着我们现代的荆门人,背母求学的刘芳艳就是荆门孝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一个很好佐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拜谒老莱子,体悟“孝”文化
东山讲堂(六)中华首孝  ——老莱子
荆楚文化:老莱子与隐士文化【选编】
有人说他就是老子,扑朔迷离,见首不见尾,终成悬案。
在乱世中,如何让自己“名利双收”?
弟子规小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